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維·萊爾斯
美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維奧拉·亞歷山大·萊爾斯(Viola Alexander 「Vi」 Lyles—,1952年9月28日—),美國政治人物,隸屬民主黨,自2017年12月4日起擔任夏洛特第59任市長,也是該市歷史上首位非裔女性市長。她出身於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曾任夏洛特市政府行政官員與市議會成員,並於2013年至2015年間出任市議會副議長。
Remove ads
經歷
維奧拉·亞歷山大·萊爾斯於1952年9月28日出生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哥倫比亞市。她的母親是一名教師,父親擁有一家建築公司。她自年輕時即展現出對社會議題的關注。[1][2]萊爾斯在夏洛特皇后大學修讀政治學,取得學士學位後,進一步於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攻讀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注於地方政府行政與公共政策研究。她的學術背景為日後進入市政體系奠定了理論與實務基礎。[3][4][2]
1970年代末期,萊爾斯進入夏洛特市政府,起初擔任預算分析師(Budget Analyst),主要負責城市財政規劃與支出監督。她在財務管理領域表現突出,於1987年升任預算主任(Budget Director),成為市府財政部門首批晉升至高層職位的非裔女性之一。在該職位上,她主導城市年度預算的編製與審核工作,推動公共資源分配透明化與績效導向預算制度。[2][1][5][4]
1996年,萊爾斯被任命為夏洛特市副執行長(Assistant City Manager),負責統籌城市預算、社區治安、住房及交通等政策事務。她在該職位上任職至2004年離任,累積了豐富的行政與政策經驗。[6][1][7][8]
在市府任職超過三十年間,萊爾斯以嚴謹的行政風格與包容性治理觀聞名,並積極倡導女性與少數族裔在地方政府的晉升機會。2004年,她從公職離任,轉而以公共政策與社區發展顧問身分服務多個地方與全國性非營利組織,持續關注城市包容性發展與社會公平議題,為其日後投入政治生涯奠定專業基礎。[9][7]
2017年3月,萊爾斯正式宣布參選夏洛特市市長。同年9月,她在民主黨初選中擊敗時任市長珍妮佛·羅伯茲(Jennifer Roberts)及多位黨內競爭者,成為民主黨提名人。[10][11]
在2017年11月7日舉行的市長選舉中,萊爾斯以約59%得票率擊敗共和黨候選人肯尼·史密斯(Kenny Smith),成為夏洛特市歷史上首位非裔女性市長。[12]她於同年12月4日宣誓就職,接替羅伯茲就任第59任市長。[8]
事件
2020年,美國爆發「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國性示威浪潮,夏洛特亦出現大規模抗議活動。5月30日,萊爾斯宣布城市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連日示威。[13][14]在事件期間,萊爾斯多次公開呼籲市民以和平方式表達訴求,並表示認爲暴力對此事沒有幫助。[15]同時,她亦與市議會加入抗議者進行和平示威,並呼籲公開警察使用武器的錄影資料。[16]之後,夏洛特市政府陸續推出多項公共安全與社區治安改善措施,包括增設警察監督委員會、加強社區對話及交通監控規劃。相關政策在地方媒體引發討論,支持者認為有助於重建警民互信,但部分公民團體則批評改革幅度有限,亦有部分聲音認爲改革爲時尚早。[17][18][19][20]
2025年8月22日,一名來自烏克蘭的23歲女性難民伊琳娜·扎魯茨卡(Iryna Zarutska)在夏洛特市的輕軌藍線(Lynx Blue Line)車廂內遭一名陌生男子刺殺,事件震驚全美與國際社會。[21]刺殺案發生後,市長維·萊爾斯在發言中對兇嫌可能的精神健康問題表達關切,稱:「此類悲劇事件應該迫使我們反思整個社區正在採取哪些措施來解決根本原因」。但此言論被部分輿論批評為忽視受害者,並淡化事件的暴力性質。[22][23]
該案引發夏洛特市公共交通安全、警力部署與司法制度的廣泛爭議。民間團體與部分政界人士呼籲加強輕軌及車站治安措施,並檢討保釋與精神病患監管制度,並審視是否應當恢復執行死刑。[24][25][26]北卡羅來納州議會其後通過一項被稱為「伊琳娜法」(Iryna’s Law)的法案,加強對暴力犯罪者預審釋放及精神評估的規範。[27][28]
事件發生後,多個監察機構及州級官員對夏洛特公共交通系統的安全機制與資金運用提出質疑。州審計長宣布對Charlotte Area Transit System(CATS)展開調查,重點包括其公共安全預算、保安協議與監控程序。城市也被要求對交通系統的安保部門進行重新配置與檢討。[29][30][31][32]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