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維普斯語文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維普斯人的民間文學
在民間文學的體裁中,具有史詩雛形的作品引人注目——這些是關於當地最早定居者(所謂的「祖先老爺們」паны-предки)以及古代楚德人的傳說。童話史詩(神奇童話、生活童話、諷刺童話)也得到了發展[1]。某些儀式民俗體裁保存得相當穩固,例如喪葬哭喪歌。各種諺語、俗語和名言警句也廣為流傳。
20—21世紀
維普斯書面文字的創製始於1931年,當時出版了學校教材、文選和詞典。但在1938年,維普斯語書籍被焚毀,教師和其他社會活動家遭到逮捕並被驅逐離開故鄉[2]。
維普斯語文學在卡累利阿的萌芽始於改革時期(Перестройка)的最初幾年。在1980年代,在蘇聯作家協會卡累利阿分會舉辦的青年作家會議上,留里克·洛寧、愛德華·布龍佐夫、維亞切斯拉夫·西多羅夫等一批青年作家開始嶄露頭角。來自舍爾托澤羅村的詩人阿列夫京娜·安德烈耶娃(1938年—2001年)也用維普斯語寫作。
維普斯族作家
以下作家採用俄語和維普斯語雙語創作:
- 尼古拉·維克托羅維奇·阿布拉莫夫 (1961年—2016年)
- 阿納托利·瓦西里耶維奇·佩圖霍夫 (1934年—2016年)
- 瓦西里·安德烈耶維奇·普利金 (1922年—1987年)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