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TikTok相關爭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TikTok(抖音海外版)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公司字節跳動運營的短視頻社交媒體平台,從創立之初至今,存在着各種爭議性事件。[1][2]
收集大量用戶數據的爭議
2019年1月11日,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發布一篇分析文章稱,指控中國公司字節跳動旗下的社交媒體應用TikTok與任何其他社媒手機應用一樣都會收集大量用戶數據。但如果TikTok將搜集的信息傳回中國大陸,有可能會成為中國共產黨的網絡管理機關和中國政府搜集情報的工具,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構成安全威脅[3][4][5]。
2020年5月,尼日利亞非政府組織「法律和權利意識倡議」(Laws and Rights Awareness Initiative)起訴TikTok其數據收集行為違反了《尼日利亞數據保護條例》(NDPR)[6][7]。
2020年7月15日,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指控TikTok在未經監護人的同意下,從2017年5月31日到2019年12月6日開始,至少非法收集了6700名14歲以下兒童的個人信息,並將數據轉移至海外,對TikTok處於1.86億韓元(約15.4萬美元)罰款。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隨着宣布清除所有賬號[8]。在TikTok在韓國被罰款的同時,眾多名韓星在中國內地的抖音-賬號被封[9][10]。
2021年2月,歐洲消費者聯盟向歐盟委員會提交多項針對TikTok的投訴,指控TikTok的服務條款和版權條款對平台的視頻創作者不公平,TikTok的內部貨幣系統同樣具有誤導性和不公平性,該公司不履行保護兒童數據並保護其免受傷害的義務,並且其數據收集通知可能違反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條款和消費者法律[11][12]。
2023年5月25日,紐約時報報道,根據其獲取的字節跳動和Tiktok內部文件,該企業員工定期在其內部使用的消息和協作工具Lark上發布用戶信息。2021年8月,一名英國用戶投訴其在該應用程序中受到虐待,為處理投訴,該女性的個人照片、居住國家/地區、互聯網協議地址、設備和用戶ID被發布於Lark上,根據內部報告和四名現任和前任員工的說法,Lark 上大量的用戶數據令一些TikTok員工感到震驚,特別是因為中國和其他地方的字節跳動員工可以輕易看到這些材料,截至去年底,來自 TikTok 的 Lark 數據存儲在中國的服務器上。Tiktok發言人Alex Haurek回應稱時報看到的文件是過時的,他們正在改變處理美國用戶信息的方式[13]。
2023年5月30日福布斯報道,Tiktok將上千Tiktok創作者的敏感數據存儲在中國的服務器上,這些數據包括稅號、信用卡號和美國創作者的社會安全碼等,這些創作者來源於全世界各地。截至5月30日福布斯發表報道時,Tiktok尚未回應福布斯的置評請求[14]。
2024年5月10日,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一份研究報告,註明Tiktok是中國3個「間諜應用程序」之一,並提及「中國通過各種其他應用程序和遊戲在線監控全球互聯網用戶。這些數據可用於了解用戶偏好,影響全球信息感知,並最終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15]。
2024年7月27日美國司法部提交給美國法院的法庭文件中稱,Tiktok和字節跳動一直在收集美國人關於墮胎、槍支管控、宗教等敏感話題看法的用戶數據,並通過Lark將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內[16]。
Remove ads
用戶知情權
2024年10月7日,韓國通信委員會宣布將調查TikTok是否可能違反韓國的個人數據保護法,監管機構懷疑該應用程序自動要求用戶接收廣告,而不是按照韓國法律的要求徵求用戶同意發送此類內容。韓國通信委員會表示,TikTok可能違反了《信息通信網絡促進和數據保護法》,尤其是服務條款和應用程序在獲得用戶明確知情同意方面存在問題[17]。
泄漏軍事情報的可能
作者克勞迪婭·比安科蒂(Claudia Biancotti)認為,令人尤為擔憂的是,TikTok在美軍的年輕軍人中間非常受歡迎,他們上傳自拍短視頻,拍攝時往往身穿軍服,上面的銘牌清晰可見,而拍攝地點在軍事設施內,有時是看起來像是戰場的地方[18][19][20]。
內容審查爭議
據《紐約時報》的報道,2019年11月,美國新澤西州一名高中生、17歲的弗羅薩·阿齊茲(Feroza Aziz)在TikTok上傳一段睫毛夾影片中提及有關新疆再教育營的內容[21],結果該影片遭到刪除,導致阿齊茲的TikTok賬號被封禁一月。而字節跳動的發言人喬希·加特納(Josh Gartner)對此解釋說,阿齊茲的TikTok帳戶被封,是因為她用之前的一個帳戶發布了一段包含本·拉登圖像的影片,違反了TikTok針對恐怖主義內容的政策,因此平台禁止了她的帳號和她發布內容的設備。
據德國之聲的報道,TikTok此舉引發外界對其內容審查的爭議。11月28日,TikTok美國公司對阿齊茲賬號解禁並對其道歉[22]。此後TikTok不再執行明顯的帖子審查制度,除了在所有平台都必須處理的一些具全球爭議性的內容外,很少有在TikTok受到審查的案例[23]。
危險行為泛濫 危害兒童青少年
TikTok泛濫大量涉及危險、無知行為的「挑戰」,例如以膠袋套頭、服食大量藥物、以藥物煮食、衝出馬路以肉身擋車等;甚至有直播主會以使用刀械、槍支、危險駕駛等危險行為吸引流量,各地青少年爭相模仿這些影片、挑戰,結果導致死亡或嚴重受傷悲劇。
對於大量未成年或年輕用戶來說,TikTok上諸多被炒作出的「挑戰」活動所產生的不良影響,甚至是造成人身危害的案件也被多方關切並質疑。[24]
2024年6月17日,美國醫務總監維韋克·穆爾蒂在《紐約時報》發表專欄文章,認為應該給Tiktok等社交媒體貼上警告標籤並告知用戶(特別是青少年的父母)這些平台可能會損害年輕人的心理健康[25][26]。
2024年6月1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經調查發現TikTok正在違反或即將違反《聯邦貿易委員會法案(the FTC Act)》和《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案(the 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27]。8月3日,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以違反《兒童網絡隱私保護法》為由起訴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28]。
Remove ads
散播缺德行為
不少TikTok直播主會以對他人進行惡作劇,甚至諸如在食肆舔公用餐具、偷拿餐點、污染餐點等炫耀或博取關注,但這些行為既無公德心,也不衞生。這些缺德行為甚至可能引發破窗效應,吸引更多網民模仿,最終令社會整體公德愈趨敗壞。
各地區的審查與限制
截止2023年2月26日全球各地區的審查與限制

![]() |
2018年4月份[來源請求],TikTok官方配合中國大陸的網絡審查機制[來源請求],開始嚴禁中國大陸地區使用TikTok[29][30]。與一般封鎖不同,TikTok採取的是斷網措施(斷網初期,中國大陸電腦網頁端用戶訪問TikTok時會看見一把鎖和「找不到頁面」的英文提示而非404,之後TikTok直接被防火長城屏蔽,但用戶用host的方式依靠中國大陸IP繞過防火長城訪問時仍然會看見一把鎖和「找不到頁面」的英文提示)主要針對阻止中國大陸的用戶使用。直接後果就是中國大陸用戶在插入中國大陸地區的SIM卡(+86號碼)的情況下,使用VPN也無法使用TikTok(無法連接TikTok的服務器,無法加載視頻)。[31]即使如此,網上依舊有很多解決方法。目前最廣泛的解決方法是將中國大陸地區發行的SIM卡拔出、打開飛行模式或者是更換成其他國家發行的SIM卡,也可以在不拔卡的情況下利用模塊或者中間人攻擊改寫數據來偽造歸屬地。同時中國網絡上也存在大量的破解版TikTok,破解版TikTok可以正常觀看視頻,但是電話號碼限制沒有被破解,用戶無法通過手機號碼登錄,但可以通過第三方賬號登錄。[來源請求]
2022年8月12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根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信息[32],這意味着字節跳動將算法與中國政府進行了備案,引發有關公司機密與公司隱私的爭議[33][34]。
Remove ads
2020年7月,TikTok因《港版國安法》的出台而撤出香港[35][36][37],字節跳動中國CEO張楠表示,(中國版)抖音在香港有很多用戶,將繼續為香港用戶提供服務。[38]
撤出香港地區後,TikTok從香港區應用商店下架,同時對香港地區的用戶採取了跟中國大陸相同的封鎖方式,但與中國大陸用戶的直接斷網或顯示找不到頁面的英文提示不同在於[來源請求],香港用戶當進入軟件之時會看到宣布終止業務的公告彈窗[37]。
2023年6月,字節跳動前高層指控字節跳動中共黨委成員都是「超級用戶」,能查看所有後台數據,並於2018年憑藉該公司的數據來識別和定位香港民主派。不過字節跳動否認相關指控。[39]
2022年12月5日,數位發展部禁止行政院及其所屬部會的資通設備及所屬場域使用抖音或TikTok,理由是抖音或TikTok屬於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台灣行政院表明,將協調四大院禁用抖音,違規公務員將按規定懲處。不過,相關限制並不禁止民間及個人在私人的設備上使用抖音和TikTok。[40][41]
2018年7月3日,印尼通信與信息技術部認為TikTok因「存在大量不良內容,對青少年兒童的成長非常不利」,而下令全網封鎖該app[42]。於是,TikTok隨後在印尼設立聯絡處,在當地組建20人規模的審查團隊,負責TikTok的內容管治以及和印尼政府的溝通。同年7月10日,TikTok在印尼獲得解禁[43]。
2019年2月,一名印度立法者呼籲印度聯邦政府封殺這款應用,他稱TikTok會導致該國年輕人「文化墮落」。印度議員薩米馬·安薩里(Thamimun Ansari)和泰米爾納德邦信息技術部長曼尼坎丹(M Manikandan)也要求聯邦政府封禁TikTok。據媒體報道,有多名印度網民因為在TikTok遭遇網絡霸凌而自殺。[44][45][46][47][48]
2019年4月3日,馬德拉斯高等法院以TikTok涉嫌傳播色情信息危害兒童為由要求印度中央政府下令禁止下載TikTok[49]。TikTok開發商字節跳動就此項禁令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上訴。4月16日,印度電子和通訊技術部要求谷歌和蘋果從應用程序商店中刪除TikTok應用軟件,但是已下載的用戶仍可繼續使用[50]。4月25日,印度撤銷對抖音海外版TikTok的禁令,Google Play和App Store可恢復上架[51]。TikTok在印度被封殺期間,損失新用戶達1500萬,4月份全球下載量更是相比3月下跌33%,封殺期間平均每日損失約50萬美元[52]。印度用戶只能使用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
印度發布指責抖音屬於「反猶太主義」,並且把抖音稱作境外敵對勢力企圖顛覆印度政權的工具[來源請求]。與推特助攻顏色革命相似,海外版TikTok不少有著反政府人士使用來組織本地抗議行動,
2020年6月29日,中印兩國在邊境爆發衝突,致使20名印度軍人死亡後,印政府以國家安全和隱私疑慮為由,禁止民眾59種中國手機應用程式,當中包括TikTok[53]。印度是TikTok全球份額最大的市場,自2017年面世以來,TikTok在印度產生近6.6億次安裝;而印政府此輪制裁會使得TikTok下半年再損失1億到1.5億次新安裝[54]。
印度政府宣布禁令後,TikTok從印度區應用商城下架,同時對印度地區的用戶採取了跟中國大陸相同的封鎖方式,不同的是印度用戶進入軟件時會看到宣布暫停業務的公告彈窗。
TikTok由於其隸屬公司總部所在地中國大陸自身的政治問題造成的影響,美國政府對TikTok愈發警惕,並逐步採取措施要求字節跳動部分出售TikTok美國業務,否則將禁止TikTok在美國的運營。目前,出售TikTok美國業務事宜已經出現部分進展。
2020年5月8日,荷蘭數據保護局宣布展開調查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TikTok是否充分保護了荷蘭兒童的隱私, 以及檢查TikTok在兒童安裝和使用該應用程序時提供的信息是否易於理解,並充分說明如何收集,處理和使用其個人數據。同時研究TikTok是否有徵得父母同意才能收集,存儲和使用孩子的個人數據[55][56]。
2020年8月11日,法國數據隱私監管局(CNIL)在5月收到針對TikTok的投訴後,已開始對TikTok進行初步調查。到了8月,CNIL發言人表示,調查範圍已擴大到涉及與透明度有關TikTok如何處理用戶數據的問題;TikTok用戶的數據訪問權限;歐盟以外的用戶數據傳輸;TikTok如何採取步驟和措施,以確保未成年人的數據得到充分保護[57]。
2020年10月1日,法新社宣布與TikTok簽署合作協議,推出事實查證計畫。法新社事實查證小組將檢查在菲律賓、印尼、巴基斯坦、澳洲及紐西蘭境內上傳到TikTok平台上的影音是否具有潛在錯誤或誤導內容,以阻止錯誤消息透過TikTok短影音平台散播。在審查TikTok有問題的內容時,法新社保有完全獨立的編輯權[58]。
2023年1月,法國國家信息與自由委員會(CNIL)調查得出,TikTok在用戶追蹤政策上存有疏漏 ,其網站沒有為用戶提供拒絕計算機跟蹤器cookie的便捷程序,也沒有向用戶充分說明公司使用cookie的政策,對TikTok處於500萬歐元的罰款[59]。
2020年10月9日巴基斯坦電信管理局(PTA)以收到大量對TikTok應用上不道德和不雅內容的投訴,決定對其實施封鎖[60][61]。不過在同年10月20日,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在TikTok公司保證阻止「低俗」和「非法」內容傳播後,巴方解除對TikTok的禁令[62]。
2021年3月11日,巴基斯坦高等法院針對TikTok傳播不雅內容違背巴基斯坦的道德標準和價值作出裁決,宣布即日實施封鎖,並下令國內網絡服務供應商立即將TikTok下架[63]。
2021年7月21日,TikTok在巴基斯坦第四次被禁,巴基斯坦監管部門表示,TikTok上有不合時宜的視頻[64]。11月20日,禁令得到解除。
2021年1月,西西里島巴勒莫市一名10歲女孩用手機在TikTok上拍攝自己窒息的過程,最終喪命。而該女孩年齡低於TikTok的最低13歲限制,卻能順利註冊使用TikTok。1月22日,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宣布暫時禁止年齡無法保證的用戶訪問TikTok,封鎖措施持續至2月15日。在2月15日之前,TikTok必須進行整改[65]。
2024年3月14日,意大利監管機構以TikTok對未成年人用戶保護不力為由罰款TikTok1千萬歐元。[66]
2020年6月30日,丹麥數據保護局宣布對TikTok進行調查,以確定TikTok應用程序是否符合歐洲隱私規則。 丹麥數據保護局在聲明中表示希望知道TikTok是否根據歐洲聯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為未成年用戶提供特殊保護[67]。
2023年2月28日,丹麥議會敦促所有國會議員卸載TikTok,理由是存在間諜風險。丹麥議會議長索倫·加德表示,已向179名國會議員和員工發送一封電子郵件,強烈建議刪除安裝TikTok 應用程序。丹麥工程協會亦呼籲禁止在公共部門用於官方通信的所有電話上使用該應用程序的功能[68][69]。丹麥國防部隨後亦以TikTok存在網絡風險而採取相同措施[70]。
2021年俄羅斯反普京示威中,TikTok起到了推動年輕人參加反對派抗議的作用,TikTok因而被俄羅斯政府威脅處以罰款[71],並指控在煽動反政府抗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原因是TikTok以及美國社交媒體等一票網站拒絕刪除用戶發布的反政府內容,隨後俄國正式起訴這些公司[72]。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歐洲數碼調查機構「Tracking Exposed」報告指出,TikTok在俄羅斯對內容採取限制,導致俄烏戰爭以來俄羅斯用戶無法再訪問平台內近95%的內容:報告調查發現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等在俄境外的機構賬戶,所發布視頻在俄羅斯都不能顯示。「TikTok尚未公開宣布這些變化......這是全球社交媒體平台首次以這種規模限制對內容的訪問」,報告亦補充指:「有關變化可能會對現實世界產生毀滅性的後果。」[73]。10月4日,TikTok以未能刪除有關LGBT內容而被俄羅斯網絡監管機構處以300萬盧布的罰款[74]。
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後,緬甸軍政府對多個社群媒體實施管制,並禁止了Facebook的使用,因此言論相對開放的TikTok,下載量在當地急速上升。但根據《路透社》報導,緬甸信息通信技術促進發展組織(MIDO)指出,在流血衝突遽增之際,疑似緬甸軍方也開始利用TikTok,對抗TikTok抗議者社區,在平台上發出死亡威脅進行心理戰,MIDO的內部人員指出,自從2月的政變開始之後,截至目前為止,相關內容的影片就有800多則。[75]TikTok表示查核後該影片違反涉及暴力的社群規定,會將緬甸軍方的相關恐嚇影片下架。也有部分人為了躲避緬甸軍方的騷擾,一些抗議者開始使用中國版抖音進行抗議活動[76]。
另外隨著反華宣傳的提高,雖然TikTok一般不會管控涉及政治的內容,但造成緬甸人懷疑中國公司的形象,擔心會受到官方影響開始箝制反對派言論自由,使得TikTok的品牌在緬甸的長期信心受到新的挑戰[77]。
2022年3月,德國三家公共廣播NDR、WDR和ARD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TikTok屏蔽了包含納粹、LGBTQ文化和網球選手彭帥有關德語詞彙的帖子。「色情」和「性」這類的詞彙也被屏蔽, 這有可能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然而,諸如「男同」、「同性戀者」、「LGBTQ」這樣的詞同樣被屏蔽。其他被部分屏蔽的詞還有「變性人」和「流亡政府」。 另外,「奧斯威辛」、「國家社會主義」(納粹主義)等詞也被屏蔽了。在德國文化中,對於大屠殺的了解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回應媒體問詢時,TikTok答覆,「我們建立了自動過濾潛在有害評論的機制」,並稱正在全速工作,對程序進行改進[78]。
與此同時,TikTok推薦視頻內容的可信度也受到了質疑。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反虛假資訊機構NewsGuard發表了一份研究稱,TikTok將用戶引向有關烏克蘭戰爭的假新聞。這份研究稱,即便用戶沒有搜索烏克蘭戰爭的相關內容,仍會收到有關戰爭的假新聞。NewsGuard在其研究中稱,大量證據顯示,TikTok缺乏有效的內容標籤和審核,再加上它善於通過推送內容吸引用戶,讓該平台成為傳播虛假信息的肥沃土壤[79]。
2022年11月2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回應歐洲議會議員發來的一封信,信中表達了對歐盟用戶數據被發送到中國的擔憂,馮德萊恩證實了歐盟正在就TikTok展開多項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數據向中國的傳輸、處理未成年人數據的情況、針對未成年人的定向廣告等[80]。早前,TikTok修改了其隱私條款,使歐盟用戶的用戶數據可以被其中國員工所獲取[81]。
2023年2月,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以網絡安全為由,宣布禁止員工在辦公設備上安裝TikTok。[82][83]
2023年2月28日,歐洲議會決定禁止其員工手機下載TikTok。[84]
2024年2月10日,歐盟就Tiktok對未成年人的風險對Tiktok展開調查,其認為Tiktok為應對DSA所做的改變不足以保護未成年用戶[85]。
2025年5月,因涉嫌將歐洲用戶數據傳輸至中國,違反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TikTok被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處以5.3億歐元的罰款。[86]
2022年4月,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宣佈禁止民眾使用TikTok,理由是TikTok會誤導年輕一代。[87]
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中,許多親國民聯盟人士利用TikTok散播五一三事件以煽動種族和宗教情緒。[88]2022年12月7日,數碼通訊部長法米在一場記者會表示有1126部視頻內含挑釁和極端主義的視頻而被TikTok下架。[89]
2023年2月底,TikTok被一名推特用戶舉報,指TikTok版主可以使用未公開的促銷工具來決定哪些內容會像病毒一樣傳播開來,包括政治廣告,並可能影響了第15屆大選的演算法,使其對國民聯盟有利,並且有TikTok前員工是國盟成員,引起譁然。馬來西亞數字通訊部就視頻內容向TikTok聯繫,部長法米法茲表示,馬來西亞網絡安全局已被要求調查此事,並且評估歐盟懷疑TikTok應用程序的安全方面問題[90]。TikTok隨着澄清,該平台版主沒有任何權限或訪問任何形式的內容促銷工具,並禁止投放政治廣告[91][92]。
2023年2月27日,加拿大宣布禁止在所有政府頒發的移動設備上使用TikTok。[94]
2024年11月7日,加拿大創新、科學及工業部長商鵬飛在渥太華宣布,基於國家安全審查期間出現的信息和證據,以及加拿大安全和情報界的建議,加拿大政府已下令關閉TikTok在多倫多和溫哥華的兩個辦事處的業務。商鵬飛指出這一決定與「對國家安全的特定威脅」有關,但強調政府不會阻止加拿大人訪問TikTok應用程序或剝奪他們創建內容的能力[95]。
2023年3月1日,土耳其個人數據保護委員會 (KVKK)宣布對TikTok在2021年1月隱私政策更新之前,未經許可查看兒童個人信息和收集數據,對後者處於175萬里拉的罰款,並限定TikTok在1個月內將服務條款翻譯成土耳其語,在3個月內使其隱私政策文本符合土耳其法律[96]。
2023年3月,捷克國家網絡安全監管機構將TikTok列為安全威脅,理由是中國的法律明確要求所有企業和個人與中國國家情報部門合作。[97]
2023年3月10日,比利時首相宣布,禁止在聯邦政府提供的手機上使用TikTok,規定暫定為期六個月。[98]
2022年7月,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表示,TikTok經常掩埋或隱藏反映政治運動的詞語,包括對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批評,以及大多數國家與性別、性取向或宗教有關的標籤。與此同時,TikTok極力否認會配合中國政權的任何要求[99]。同月,TikTok公司駐澳大利亞公共政策主任布倫特∙托馬斯(Brent Thomas)在回復澳大利亞影子網絡安全部長James William Paterson的質詢信函時承認TikTok在中國的員工可以查閱國際版澳大利亞客戶的數據,並表示:「我們從未將澳大利亞用戶的數據提供給中國政府,中國政府也從未要求我們提供澳大利亞用戶數據,而且即使被要求,我們也不會提供」,但澳方James William Paterson則表示,鑑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TikTok可以拒絕中國政府的數據索求是非常令人難以置信的。[100]
2023年4月,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在所有聯邦政府的設備上移除TikTok。[101]
2023年7月15日,在澳大利亞參議院的聽證會上,TikTok數據安全主管法洛(Will Farrell)稱其不知道公司總部位於哪裡,並表示字節跳動中國員工可以訪問到澳大利亞用戶的數據,但員工只能獲得完成工作所需的最低限度的訪問權限,並且在獲得任何訪問權限之前需要獲得多重批准。他拒絕回答澳大利亞用戶的數據被中國員工訪問頻率的問題。同時,其稱TikTok不在澳大利亞收集用戶位置,這種行為只針對其他市場。[102]
2024年5月29日,澳大利亞監管機構稱,TikTok不存在明顯違法隱私法的情況[103]。
2023年3月16日,英國當局決定該國的政府設備禁用TikTok。[104]
2023年3月17日,紐西蘭議會服務部首席執行官拉斐爾·岡薩雷斯-蒙特羅 (Rafael Gonzalez-Montero) 表示,在3月底禁止TikTok在所有可以訪問紐西蘭議會網絡的設備上使用[105]。
新加坡網絡安全局和智慧國及數碼政府工作團指出,若非必要本地公務員不可在政府設備用TikTok。該團隊要求政府發給職員使用的設備是用來處理公事,當局也清楚列明這些設備只能下載獲批准的應用。設備也設定了保安配置,以維護資料[106]。
2023年5月起,越南政府對TikTok展開「全面調查」,以確保其遵守當地有關內容管理、稅務和商業政策的規定[107]。
2023年5月,奧地利內政部長格哈德·卡納宣布禁止公務員在公務手機上使用TikTok[108]。
2023年11月13日,尼泊爾政府以破壞「社會和諧」為由決定禁止TikTok。[109]2024年8月22日,禁令取消。[110]
2024年4月18日,吉爾吉斯斯坦以需要「保護吉爾吉斯斯坦孩子們的健康」為由決定禁止TikTok。[111]
2024年6月28日,科索沃當局宣布禁止在官方設備和國家互聯網網絡上使用TikTok。科索沃總理阿爾賓·庫提表示,內政部提議禁止在國家機構中使用TikTok,以消除網絡風險。內政部副部長巴迪爾·多布拉(Bardhil Dobra)表示,所有機構都有義務制定必要的技術限制來禁止中國的應用程序[112]。
阿爾巴尼亞認為TikTok「流氓」並宣布將TikTok從2025年1月1日起關閉一年。[11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