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肯尼思三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肯尼思三世
Remove ads

肯尼思·麥克杜夫(中世紀蓋爾語:Cináed mac Duib現代蓋爾語Coinneach mac Dhuibh[1] 簡稱為肯尼思三世,綽號有阿唐酋長王棕毛王[2] 967年前–1005年3月5日)是蘇格蘭國王(997年—1005年在位)。他是杜夫王(Dub mac Maíl Coluim)之子。許多蘇格蘭人的來源資料提到他為杜夫之子肯尼思之子吉里克,這是一個錯誤。[3] 另一種解釋是,肯尼思有一個兒子吉里克二世為他的共治者。[4][5][6]

事实速览 肯尼思三世, 阿爾巴國王 ...
Remove ads

說明

在十世紀間,蘇格蘭有個王朝的兩支線互相敵對,兩者之間為繼承王位而衝突不斷;一支是康斯坦丁·麥克肯尼思(康斯坦丁一世,862年-877年在位)的後裔,另一支是康斯坦丁的弟弟艾德·麥克肯尼思(877年-878年在位)的後裔。富爾頓的約翰英語John of Fordun肯尼思·麥克馬爾科姆(肯尼思二世,971年-995年在位)曾嘗試建立新的繼承規則來限定只有自己的後代才有王位繼承權,其他支系無權繼承王位。成功設計登上王位的康斯坦丁·麥克科林(君士坦丁三世,995年-997年在位)是艾德最後為人所知的後裔。隨着他的死,康斯坦丁和艾德後裔之間的王位之爭宣告結束。但又出現了另兩線敵對支系爭奪王位,兩者都是康斯坦丁的後裔。[7]

一支是肯尼思·麥克馬爾科姆的後裔,以他的兒子馬爾科姆·麥克肯尼思為代表,另一支是肯尼思之兄杜夫·麥克馬爾科姆(962年-967年在位)的後裔,以他的兒子肯尼思三世為代表。無論是君士坦丁三世還是肯尼思三世,兩者都沒能將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張至坎布里亞,那或許是馬爾科姆二世的據點。如按照肯尼思二世繼承規則來講,馬爾科姆確實是合法繼承人。當馬爾科姆二世設法殺害肯尼思三世後標誌着他的支系的勝利。他統治到了1034年,享國長久的他讓自己的後代繼承了王位。[7]

但肯尼思三世有後裔倖存下來,兩線之爭仍未結束。在1033年,馬爾科姆二世被肯尼思三世的後代殺死。麥克白塔德·麥克芬萊克(1040年–1057年在位)和盧拉赫及其父都是肯尼思三世的後裔,他們的對手是馬爾科姆二世的外孫鄧肯·麥克克里南(鄧肯一世,1034年–1040年在位)。在十一世紀上葉他們繼續着苦澀讎隙的王位爭鬥。[7]

同時代的斯特拉斯克萊德國王英語List of kings of Strathclyde也介入了這場世仇王位爭奪,雖然目前還不能確定他們和蘇格蘭的王朝的哪個敵對支系是否有何聯繫。有的理論認為,他們代表着唐納德·麥克君士坦丁(唐納德二世,889年-900年在位)的另一線後裔,因為有的觀點認為斯特拉斯克萊德國王歐文一世英語Owain ap Dyfnwal (fl. 934)(死於937年)是唐納德的後裔。[7] [8]

Remove ads

腳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