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神奇秘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神奇秘譜
Remove ads

神奇秘譜》,為古琴譜,為是明朝藩王朱權所輯,[1]因爲朱權號「臞仙」而亦稱《臞仙神奇秘譜》。本譜編纂歷時12年,在洪熙乙巳年(1425年)成書。分爲三卷,共收錄64首古琴曲,包含部份唐、宋遺譜,是已知最早的刊印減字譜古琴曲集。[2]

事实速览 《神奇秘譜》, 作者 ...
Thumb
《臞仙神奇秘譜》(下卷)

近代琴家中,吳文光姚丙炎管平湖陳長林等人對《神奇秘譜》的研究和打譜著力最多,各自完成了部份琴曲的錄音和記譜。

歷史

《神奇秘譜》的編纂者朱權(1378-1448)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在靖難之役之前是寧王。朱棣起兵之後,朱權對其予以支持。朱棣稱帝後,永樂元年(1403年)改封朱權於南昌。爲了避免朱棣猜嫌,他開始專注於琴茶之事,而後遂成《神奇秘譜》等著作。[1]

分卷

《神奇秘譜》總共收錄六十四首古琴曲,按起源年代分爲三部分。上卷爲〈太古神品〉,有16曲。[2]按朱權所述,此「乃太古之操,昔人不傳之秘」,主要收錄古老的琴譜。例如唐代分為兩譜的《高山》、《流水》以及《廣陵散》等。琴家查阜西在《琴曲集成》的據本提要中表示這16曲多為唐、宋遺譜。[3]

中卷和下卷統稱〈霞外神品〉,其名取自宋代浙派的《紫霞洞琴譜》(已亡佚),分別收錄27首、21首琴曲,所選取的都是朱權曾經學過的曲子,因而琴譜與上卷略有不同。[2]

琴曲

更多信息 上卷 〈太古神品〉 ...
更多信息 中卷 〈霞外神品〉 ...
更多信息 下卷 〈霞外神品〉 ...

研究成果

1950年代起,北京古琴研究會的琴家們對《神奇秘譜》開始一系列的研究及打譜,試圖找回琴曲的聲響。在這些琴曲中,〈廣陵散〉為一大重點,管平湖吳景略等諸多琴家都有各自打譜的版本。其它琴曲也陸續被打譜,例如:姚丙炎打譜的〈酒狂〉、陳長林打譜的〈龍朔操〉、〈大胡笳〉及管平湖打譜的〈離騷〉等都獲得了高度的認同並流傳至今。[4]

打譜成果較多的琴家則為管平湖、姚丙炎和吳文光,其中管平湖的錄音有8首;[5]而姚丙炎的《琴曲鉤沉》中有19曲;[6]吳文光的《神奇秘譜樂詮》則是收錄了全譜64曲的打譜成果,堪稱最豐富。[7]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