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快捷通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快捷通道[1](英語:E-channel[2])原名自助查驗通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邊防檢查機關在中國內地出入境口岸設立的自助出入境通關系統,該系統可將符合條件的旅客的生物特徵與旅行證件內已存儲或已在邊檢機關備案的生物特徵信息進行對比,直接完成身份識別及證件查驗,整個過程平均用時6至10秒。



歷史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於2005年3月先在拱北口岸試運行旅客入境自助查驗通道[3],6月在羅湖口岸設置3條用以測試香港居民入境[4]。2006年2月拱北口岸旅客自助查驗通道增加至24條,2009年北京首都機場開通入境自助查驗通道[5],2014年12月31日廈門出入境邊檢總站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五通客運碼頭啟用10條入境邊檢自助查驗通道[6]。2016年8月19日北京首都機場開通出境自助查驗通道[7]。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發生後,各口岸設立的自助查驗通道暫停使用[8]。2023年1月8日,恢復毗鄰港澳口岸邊檢快捷通關(但只恢復了港澳通行證持有者的自助通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持有者的自助通關並未恢復)。直到2023年5月15日起,全面恢復口岸快捷通關,相關要求與疫情前一致。[9]
使用方法
憑旅行證件通關快捷通道(兩地一檢口岸除外)設有兩道閘門,使用方式如下:[10]
- 旅客來到入口閘門前,將旅行證件放在閱讀器上,系統會查詢旅客的旅行證件以及簽證/簽注等信息,確認其符合出入境條件後開門;
- 旅客通過入口閘門來到出口閘門前,此時身後的入口閘門關閉,旅客要按照系統的要求按指紋並拍攝人臉(需取下帽子、墨鏡、口罩等),待系統識別為本人後出口閘門打開,旅客走出快捷通道,完成通關;
如有身體、行李等擋住門,則門不會關閉,需要將障礙物移走方可繼續。若使用快捷通道時遇到問題,可以向現場工作人員求助,不要擅自推門,否則造成設備損壞需要賠償。
持有下列證件並且已預留指紋的旅客可直接使用快捷通道通關[2][11]: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普通護照
- 卡式往來港澳通行證和有效簽注
- 卡式往來台灣通行證和有效簽注(團隊旅遊(L)簽注除外)
- 電子因公往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通行證和多次有效簽注
持有下列證件的人員須提前提出申請並進行備案,在完成指紋和面相採集後方可使用快捷通道,上述流程通常可在出入境口岸完成(僅部分出入境口岸提供信息採集備案服務[12])[13][14]:
- 本式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和多次有效簽注(團隊旅遊簽注除外)
- 因公往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通行證和多次有效簽注
- 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 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非中國籍)
- 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 有效期為一年的多次出入境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通行證(僅能在限定通行口岸使用)
- 外國電子護照和6個月以上有效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居留許可
- 外國護照(包括電子護照和其他類型的可機讀護照)和下列證件之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
- 對於外籍機組人員,需提供可免簽入境的護照或持有1年以上有效期的乘務簽證(C)、工作簽證(Z)或居留證件的[15]
免出示證件通關快捷通道設有兩道閘門,使用方式如下:[16]
- 旅客來到入口閘門前,平視攝像頭(需取下帽子、墨鏡、口罩等),按照屏幕顯示內容提示,核對本人身份信息,確認其符合出入境條件後開門;
- 旅客通過入口閘門來到出口閘門前,此時身後的入口閘門關閉,旅客要按照系統的要求按指紋並拍攝人臉,待系統識別為本人後出口閘門打開,旅客走出快捷通道,完成通關;
相關注意事項和前者類似。
2024年11月20日起,滿14歲的持有以下證件並已採集面相及指紋等個人信息的人士,便可以人臉識別代替出示證件在深圳的深圳灣口岸或珠海的拱北口岸的免出示證件通道通關[17][18]。
- 往來港澳通行證(須持有多次有效逗留(D)、探親(T)、商務(S)、人才(R)、其他(Q)類赴港澳簽注)
- 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 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非中國籍)
雖然使用免出示證件通道時無需出示旅行證件,但旅客仍然需要攜帶證件以備現場查驗或在其他場合使用。
Remove ads
未持有上述證件的旅客不能使用快捷通道。此外,下列人員不符合自助通關信息採集備案條件,無論持何種證件都無法使用快捷通道:
- 證件無法機讀或指紋不符合要求的人員
- 年齡在7周歲以下或身高在1.2米以下的人員
- 年齡在16周歲以下所持電子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或往來台灣通行證未存儲指紋信息的中國公民
- 不方便使用快捷通道的人員
兩地一檢通道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