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至道十五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至道十五路是宋朝初年基於唐代道制行政區劃的革新。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宋朝全境為十五路:[1]
- 京東路,治宋州(位於今河南商丘)
- 京西路,治西京河南府(位於今河南洛陽)
- 河北路,治大名府(位於今河北大名)
- 河東路,治并州(位於今山西太原)
- 陝西路,治京兆府(位於今陝西西安)
- 兩浙路,治杭州(位於今浙江杭州)
- 淮南路,治揚州(位於今江蘇揚州)
- 江南路,治昇州(位於今江蘇南京)
- 荊湖南路,治潭州(位於今湖南長沙)
- 荊湖北路,治江陵府(位於今湖北荊州)
- 福建路,治福州(位於今福建福州)
- 西川路,治成都府(位於今四川成都)
- 峽路,治夔州(位於今重慶奉節)
- 廣南東路,治廣州(位於今廣東廣州)
- 廣南西路,治桂州(位於今廣西桂林)
在至道十五路的基礎上,北宋又陸續析置新路,形成所謂天聖十八路、元豐二十三路等。
至道十五路之路名,上承唐制,下對後世中國省級行政區名稱有深遠影響,儘管其疆界並不完全相同: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