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灣光復節

臺灣節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光復節
Remove ads

臺灣光復節(簡稱光復節)是中華民國政府為紀念1945年臺灣「光復」而制定的節日,定於每年10月25日。此一節日原稱「光復紀念日」,後改為「臺灣光復節」;2025年起,又與1949年金門古寧頭大捷以「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名義共同紀念。目前,此一節日亦為法定假日

事实速览 台灣光復節, 正式名稱 ...
事实速览 正體字, 簡化字 ...

由於臺灣主權及地位問題,光復節此一節日是否值得紀念,至今仍時常為各界所爭議。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1945年日本在臺北市公會堂向二戰同盟國投降的照片

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臺灣地區的受降典禮,於10月25日上午10點在臺北公會堂(現為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降方為日本第十方面軍,代表為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而8月29日獲任命的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則代表同盟國將領、中華民國最高領導人蔣中正受降[註 1]。同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運作,機關處所設於原臺北市役所(即現今行政院院址)

Thumb
1945年,太平町一丁目街道兩旁的商家掛起歡迎中華民國的旗幟

翌年(1946年)10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佈命令,首次將此日定為「光復紀念日」,並休假一天[1]。此後,此一節日則以「臺灣光復節」名義,載入中華民國法定節日[2][3]

Thumb
光復紀念鐘

戒嚴時期臺灣省城隍廟廟方為了能順利幫城隍爺慶生,便以慶祝「臺灣光復」的形式申請集會遊行[4]

臺灣光復節長期為法定假日。直到2000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頒布經修訂正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包括光復節在內的許多節日均取消放假[5][6][7]

2025年5月,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改設立「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將臺灣光復節與1949年10月25日金門古寧頭大捷的起始日合併為同一紀念日,以共同紀念兩項對中華民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事件。與此同時,並再次恢復放假[8]

Remove ads

註解

  1. 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發佈《一般命令第一號》規定在中國(滿洲除外)、臺灣、越南北部的日軍向同盟國授權的代表人蔣中正將軍投降。

參見

資料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