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里克湖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艾里克湖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的內流微鹹水湖,是白楊河的尾閭湖,也是克拉瑪依市現存的唯一湖泊。[1]艾里克湖湖泊面積約52平方千米,蓄水量2.25×108立方米。艾里克湖曾與瑪納斯湖等湖泊為同一湖泊,分離後曾一度乾涸,21世紀初重新補水後,湖泊面積恢復。艾里克湖面臨着有機污染物的威脅,以《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為準,艾里克湖湖水水質為Ⅴ類。
名稱含義
形成變化
艾里克湖與瑪納斯湖、艾蘭湖等湖泊原為同一個規模較大的湖泊——瑪納斯湖群。第四紀中期,湖泊主要分為瑪納斯湖與艾里克湖-艾蘭湖兩部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艾蘭湖分離,此時艾里克湖面積近230平方千米。[3]
20世紀中葉,隨着瑪納斯湖、艾蘭湖逐漸乾涸,艾里克湖成為瑪納斯湖群保留下最大的湖泊。20世紀40年代,艾里克湖面積約82平方千米;50年代中期,湖泊面積降至41平方千米,平均水深超7米。彼時,艾里克湖尚為淡水湖。[3][4]1972年,白楊河水庫建成。雖然到1976年艾里克湖湖泊面積有小幅增長,一度增至超過43平方千米。然而此後入湖水量大幅減少,年入湖水量不過0.4×108立方米,進而導致湖泊面積萎縮。到20世紀80年代,湖泊面積縮減到15平方千米,水深減至1米。1991年,白楊河水量調節設施黃羊泉水庫、白鹼灘水庫完成建設,從此來自地表徑流的入湖水量基本截斷,艾里克湖湖泊面積加劇萎縮。1994年,湖泊面積僅剩10平方千米。[4][5]到20世紀和21世紀之交時,艾里克成為時令湖。2000年,全年乾涸。[4][6]艾里克湖的乾涸導致當地地下水下降,草場退化,胡楊林和蘆葦死亡、乾枯。阻擋風沙屏障的失去,進一步導致當地沙塵天氣增加,荒漠化加劇。[7]
21世紀初,引額濟克工程建成通水,艾里克湖入湖水量恢復,湖泊面積於2004年恢復至超過55平方千米,並在此後趨於穩定。[4][6][8]到2008年,累計引水超過7億立方米,水深約9米。本已失去蹤跡的魚類、禽類、獸類再次在湖區及周圍出現。[9]
Remove ads
地理地質
艾里克湖行政區劃上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一三七團的交界處,西南距克拉瑪依市市區約20千米。[10][11][3]湖區地理坐標系位於北緯45°48′和45°59′之間,東經85°44′與85°51′之間。地理上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緣,準噶爾西部山地東麓。[10]
艾里克湖湖盆三面環山,東側被平面山阻隔。[4]西北岸地勢平緩,為白楊河和木合台河的下游三角洲,分布有面積近20平方千米的湖濱沼澤,地表有淤積物。該地區土壤類型為草甸沼澤土。表層為草根腐殖質層,其下有沙礫質粘土潛育層。艾里克湖北岸與東岸是第三紀岩石構成的陡坡,高50米到70米,陡坡風化嚴重。靠近東坡有兩級覆有粗砂粒、卵石的台地,其中第一層為時代久遠的艾里克湖台地,第二層台地由第四紀沉積形成。台地與湖面有頂部沙粒裸露,高3到5米的沙丘。鹽土和鹽漬土在艾里克湖周邊發育。[3][10][12][13]艾里克湖湖底為硬化粘土,其間摻有卵石、碎石。[3]
氣候類型
艾里克湖湖區地處溫帶乾旱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春秋季短。年平均氣溫8.7℃,1月極端低溫近零下36℃,7月平均氣溫不足28℃,極端高溫超42℃。無霜期210天,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下旬為冰凍期,最大冰厚0.8米。湖區年均降水量超100毫米,最大降水量超227毫米,最小降雨量不足59毫米,年際變化大。年均蒸發量3500毫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超過2600小時,其中5到9月豐富,12月最少。艾里克湖區位於風口地區,春秋季多風,年均大風天數超過70天。[4]
水文水質
艾里克湖湖泊面積略多大52平方千米,長約12千米,最大寬度4.2千米,平均寬度3.5千米。最大水深超8米,平均水深4米有餘。蓄水量2.25×108立方米。[4]艾里克湖是白楊河的尾閭湖,發源於吾爾喀什爾山東南麓的白楊河是艾里克湖的主要水源,從西北注入艾里克湖。發源於扎伊爾山的木合台河也是艾里克湖的水源。[10][3]艾里克湖湖水呈黃綠色,屬於微鹹水湖。pH值8.54,電導率1.42毫西門子每厘米[4],水質硬度超178毫克每升,總鹼度(以碳酸鈣計)超190毫克每升。根據阿列金分類法,艾里克湖屬於硫酸鹽類鈉組Ⅱ型[a]。[4]湖泊總溶解固體1—1.9克每升,有機污染物中氨氮0.2—0.4毫克每升,總氮0.6—1.2毫克每升,總磷0.02—0.08毫克每升,化學需氧量34.8—39.9毫克每升,溶解氧8.0—9.7毫克每升。[14]
影響艾里克湖水質的主要污染物來自有機污染物,如氮污染、磷污染,化學需氧量也較高。這些污染源主要來自白楊河到艾里克湖之間的農牧業生產,烏爾禾區和一三七團的主要產業即以種植業和畜禽養殖業為主的農牧業,源自於這些產業的氮、磷、氨氮等污染物並未進入城鎮污水管網,而是直接排入白楊河。另外,有機污染物還可能來自於湖區底泥氮、磷釋放。雖然入湖水量有所增加,但依然難以抵消對農牧活動增加、湖水蒸發對湖水水質的影響。[15]
Remove ads
生物資源
在艾里克湖中,監測到浮游植物6門109種,其中綠藻門種類最多,有53種,優勢種屬為四尾柵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綠球藻屬;藍藻門有31種,優勢種屬包括小顫藻(Oscillatoria tenuis)、小形色球藻(Chroococcus minor)、小席藻(Phorimidium tenus);硅藻門有16種,以菱形藻屬具有優勢;另外也包括4種甲藻門、3種裸藻門、2種金藻門。艾里克湖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超過近2580萬個體每升,平均生物量超過16毫克每升。艾里克湖中,有4門39種浮游動物。主要浮游動物為輪蟲,共19種。以前節晶囊輪蟲(Asplanchna priodonta)、蒲達臂尾輪蟲(Brachionus budapestiensis)、針簇多肢輪蟲(Polyarthra trigla)最為常見。另也有以球形砂殼蟲(Difflugia globulosa)為主的原生動物;以象鼻溞屬為主的枝角類動物;2種橈足動物。浮游動物平均密度約8個體每升,生物量約0.3毫克每升。[14]
已知艾里克湖分布着12科27屬29種植物,以楊柳科、胡頹子科、檉柳科、藜科、禾本科、豆科等為主的植物構成湖泊周圍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群落。其中喬木主要以胡楊、苦楊、尖果沙棗為主;灌木以毛檉柳、梭梭、鹽穗木為主;草本植物以蘆葦、疏葉駱駝刺、光果甘草為主。湖區最常見的植物物種為胡楊、毛檉柳、蘆葦、小果白刺。大多數植物物種豐富度較低。[16]水生植物中蘆葦年產可達1.5萬噸到2萬噸。[4]
艾里克湖因曾乾涸,已無土著魚類分布。湖中現有3目3科9屬9種,其中具有種群優勢的為鰱、鱅。2018年,湖區捕魚量為630噸。[14]另外,艾里克湖附近會出沒有野豬、黃羊等野生動物,天鵝、鶴、野鴨、隼等鳥類在此棲息。[17][9]
Remove ads
環境保護
艾里克湖湖水面積恢復後到2013年,艾里克湖湖水水質一直保持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Ⅲ類。2014年開始,湖水水質逐年惡化,水質降至Ⅴ類。[15]2015年,艾里克湖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試點湖泊。艾里克湖生態環境保護試點項目本欲通過10餘個治理項目,於2016年將艾里克湖水水質達到Ⅳ類。然而克拉瑪依市人民政府和烏爾禾區人民政府對該試點保護項目實施不力,不作為、慢作為,使該試點項目進度滯後、配套資金不到位,多個項目未啟動或進駐嚴重滯後。其中因底泥疏浚工程未如期實施,導致湖水水質從2014年的Ⅴ類下降為2016年劣Ⅴ類。2017年,經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後,部分項目工程得以實施。截至2018年末,艾里克湖水水質重新穩定達到Ⅴ類。[18][19]
2022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督查發現艾里克湖及周邊水域近兩年開始嚴重補水不足,導致湖泊面積萎縮。為此,克拉瑪依市、塔城地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開始調度白楊河及相關水庫的水源,並修繕了入湖水量監測站。[20][11]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