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英國的叛逆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英國的重叛逆罪(high treason),或稱大逆罪,現代亦稱叛逆罪、叛國罪,是指一系列對王室不忠的罪行。構成重叛逆罪的行為包括密謀殺害君主;與君主的妻子、未婚長女或王位繼承人的妻子通姦;對君主發動戰爭並附和君主的敵人,為其提供援助或鼓勵;以及試圖破壞合法建立的繼承順序。歷史上還有其他幾種罪行被歸為重叛逆罪,包括偽造貨幣和擔任天主教神父。[1]
叛逆罪與輕叛逆罪不同;後者是指反對君主特定臣民的犯罪,僅限於謀殺法定上級,包括僕人謀殺主人、妻子謀殺丈夫或教士謀殺主教。輕叛逆罪自1828年起歸入謀殺罪,因此如今的重叛逆罪可簡稱為叛逆罪。
叛逆罪作為最嚴重的犯罪(高於謀殺或其他重罪),通常被認為威脅國家安全,因此面臨極其嚴厲的處罰。直到19世紀,叛逆罪的常用刑罰都是絞死並車裂。《1823年死刑判決法》頒布後,叛逆罪成為除謀殺罪外唯一必須判處死刑的犯罪。但《1998年刑事犯罪和擾亂秩序法》生效以後,英國叛逆罪的最高刑降為終身監禁。[2]
最後一名叛逆罪被告是威廉·喬伊斯。1946年,他因參與納粹對英廣播宣傳而被絞死。最近一次有關叛逆法的定罪在2023年——賈斯萬特·辛格·柴爾(Jaswant Singh Chail)被控謀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報道審判的媒體將其罪行簡單稱為「叛逆罪」, [3]但按照提出指控的法律,該行為實為「嚴重輕罪」(high misdemeanour)。[4]
Remove ads
犯罪行為
現今的叛逆罪法律包括:
- 1351年叛逆法令(最近由《2013年王位繼承法》修訂):
- 1702年叛逆法和1703年叛逆法(愛爾蘭):
- 企圖阻礙根據《1689年權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繼承法》進行的王位繼承
- 1708年叛逆法:
- 殺死蘇格蘭高等民事法院法官或高等刑事法院法官
- (僅在蘇格蘭法律中)偽造蘇格蘭大印
除1351年和1703年法令,舊愛爾蘭議會通過的另外兩項法令僅適用於北愛爾蘭。以下行為也構成叛逆罪:
- 1537年叛逆法(愛爾蘭):
- 企圖對國王、王后或其法定繼承人造成人身傷害
- 企圖剝奪其頭銜
- 公開宣布君主是異端、暴君、異教徒或篡位者
- 以叛逆之舉拒絕向君主交還其要塞、艦船、火炮等軍事資產
- 1542年愛爾蘭王位法:
- 實施任何危害君主人身安全的行為
- 從事任何可能擾亂或干擾君主對王位之擁有的行為
除叛逆罪外,《1848年叛逆重罪法》(至今仍然有效)還設立了一項最高刑為終身監禁的新罪,稱為叛逆重罪。由於當今英國已廢除死刑,所以叛逆罪和叛逆重罪的最高刑相同,均為終身監禁。在傳統的叛逆罪、重罪和輕罪分類中,叛逆重罪不過是重罪的一種形式。《1661年煽動法令》引入的幾種叛逆罪由此被降為重罪。《1967年刑事法》將普通法上隱匿及私了重罪(包括叛逆重罪)的行為除罪化,該法一併取消了輕罪與重罪的區別,但隱匿和私了叛逆罪在普通法下仍屬於犯罪。
對以下行為的謀劃(compass)、構想(imagine)、捏造(invent)、設計(devise)或意圖(intend)構成叛逆重罪:
- 剝奪君主的王位
- 向君主發動戰爭,以武力或脅迫手段使其改變政策或建議,或以武力或脅迫手段對議會兩院或一院施加威脅或威懾
- 煽動或唆使任何外國人入侵聯合王國或君主所統治的其他國家
1842年叛逆法規定,襲擊或驚嚇君主,或在君主面前攜帶武器均屬犯罪。此類行為被定為「嚴重輕罪」,最高可判處七年徒刑。[5]
刑事責任
一般認為國王無刑事責任,尤其是叛逆罪責任。威廉·布萊克斯通爵士有言:「法律假定國王無能力(incapacity)犯錯,為其聖明睿智、完美無缺。」英國刑事法院的權力源自君主,因此對君主無管轄權。指控君主犯有叛逆罪,等於指控君主對自己不忠。然而,英國內戰後,查理一世因叛逆罪受審。對他的審判和處決非常草率;準確地說,審判查理一世是革命產物,不能成為法律先例(precedent)——那些弒君者在君主制復辟後也受到叛逆罪審判。但是,任何人無正當理由試圖聲索王位都可能構成叛逆罪,因此簡·格雷夫人於1553年因篡奪王位被處決。
居住在英國的外籍人士須效忠英國王室,並可能因叛逆罪被起訴。唯一例外是戰時的敵方合法戰鬥人員,例如在英國領土上身着制服的敵方士兵。
居住在國外的英國臣民也繼續效忠英國王室。如果他在戰爭前歸化外籍,並在戰爭期間武裝對抗英國王室,則不構成叛逆罪。但是,在戰爭期間成為敵國公民則構成叛逆罪,因為這相當於效忠於君主的敵人。
精神病人不會因其罪行受到懲罰。但是在亨利八世統治時期,法律規定可以對患有精神病的叛逆罪被告缺席審判,如同對神志清醒的人那樣。瑪麗一世時期,這項法令被廢除。如今,法院有權將精神病被告送往精神病院強制醫療。[6]
《1495年叛逆法》規定,在兩個王位覬覦者之間的內戰中,為失敗方效力的人不能僅因與勝利者作戰就被認定有罪。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