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薩拉米戰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薩拉米戰術(匈牙利語:Szalámitaktika;英語:Salami tactics),又稱切香腸戰術、漸進戰術,是一種以結盟、威脅來分化、征服的政治和軍事手段。成功運用此戰術,進攻方會以分化敵方、逐漸佔領少數領地的方法,達成統治一大片地區的目的。
歷史
「薩拉米戰術」一詞最早出自匈牙利語「szalámitaktika」,它於1940年代末期由匈牙利政治家拉科西·馬加什提出、用來描述匈牙利共產黨的戰略。[1][2] 當時拉科西的意思是說他已像切薩拉米香腸一樣將其他政黨逐步分化、消滅。[2][2][3]
納粹黨也曾使用類似的術語,即「Salamitaktik」,但納粹更常用的是一體化(Gleichschaltung),用以形容納粹黨在1933年奪得德國政權的過程。希特勒也是在執政過程中逐步消滅敵人而最終掌握大權的。[4][5]
晚近以來,亦有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等單位,以及學者布拉瑪·切拉尼,比平·拉瓦特等人提出的研究報告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海爭端以及中印邊界問題等議題採用此一戰術,藉由一系列漸進式的小行動,造成灰色地帶,緩慢推進,最終造成大規模的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用來達成原本設定的大目標,例如併吞他國的領土[6][7][8]。2020年,英國學者羅伯特·巴聶特(Robert Barnett)等人於在《外交政策》雜誌發表論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黨委書記吳英傑訪問不丹境內一處由該國建立、藏族人民居住的村莊為例,說明該國長期對不丹開展「蠶食」策略,以對抗印度[9][10]。2021年一份研究報告,列舉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尼泊爾邊境的「蠶食」策略,並訪問當地官員認為,為了「保持與中國間的關係」,尼泊爾中央政府故意漠視相關行動[11];2024年,該國又在尼泊爾邊境建立圍牆,入侵其國境,亦有尼泊爾國民聲稱遭其軍隊恐嚇。2025年,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提出報告,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海持續擴張,侵入其他國家領海,引起越南多次抗議,又以其在中華民國(臺灣)專屬經濟海域邊緣設立鑽井平台,逼近後者所控制東沙島限制海域,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企圖藉此「蠶食」中華民國主權、侵犯其國境[12]。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