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摩納哥賽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摩纳哥赛道map
Remove ads

摩納哥賽道是一條位於摩納哥公國的街道型賽道。賽道盤桓在蒙特卡洛拉孔達米訥,通常也被稱作蒙特卡洛賽道,因為賽道大部分位於蒙特卡洛。這條賽道在每年四月至五月期間的周末會迎來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國際汽聯世界電動方程式錦標賽摩納哥古董車大獎賽英語Historic Grand Prix of Monaco。多年來,亦有不同比賽作為一級方程式的支援系列賽,包括過往GP2系列賽GP3系列賽等,以及現時的國際汽聯二級方程式錦標賽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錦標賽保時捷超級盃

事实速览 蒙特卡洛賽道, 位置 ...
Remove ads

歷史

摩納哥的街道上舉辦大獎賽的奇思妙想來自於摩納哥汽車俱樂部的主席安東尼·諾格斯,他也是皇室格里馬爾迪家族的密友。1929年,威廉·格羅佛·威廉姆斯開着一輛布加迪賽車贏得了在摩納哥舉辦的首場比賽。

特徵

Thumb
現在的摩納哥賽道和周邊道路

通常在比賽之前六個禮拜人們就開始準備賽道,而結束比賽之後一般要花3周的時間來拆除各項設施。這條狹窄的賽道充滿了各種窄彎和高低落差,甚至被一些人認為是F1比賽中最有挑戰性的賽道。[誰?]儘管這條賽道歷經數次整改,但它始終能夠考驗車手的駕駛技術。這裡有F1中最慢的彎角(僅能以46公里/小時通過的洛斯髮夾彎,也就是現在的費蒙酒店髮夾彎),也有能以260公里/小時通過的高速彎(距離洛斯髮夾彎三個彎角,在隧道的出口處)。

Thumb
摩納哥賽道中的隧道

鑑於賽道的這些特性,它比較考驗車手的技術,對於賽車動力的要求就相對地沒那麼嚴苛。但由於它實在是太窄,你在這裡幾乎看不到什麼超車,因為太危險。尼爾森·皮奎特曾經把在這裡開車比喻成「在你家的客廳騎自行車」。在1987年之前,參加比賽的車輛數被限制在20,而當時別的賽道的上限是26。在著名的隧道賽段,車手需要經歷先從明到暗再從暗到明的轉換,同時這裡也是整條賽道最高速的部分,極具挑戰性。最終的比賽排名通常由排位賽成績和比賽策略決定(因為很少有超車)。
人們數次嘗試改善維修區狹窄的空間。2002年,他們從碼頭開闢了一大塊地並稍稍修改了某一部分的賽道,從而為維修站釋放了新的空間,並在2003年的大獎賽首次投入使用。
比起其他同規格的賽道,這裡被認為不夠安全。如果作為一條新賽道,那麼出於安全的考慮,它是絕無可能被允許加入F1大獎賽賽道家族的。
2009年1月,它在一項英國的民意測驗中被評為七大運動奇蹟之首,大約有3500人參與了投票。[1]
為了應對摩納哥狹窄的賽道造成賽車擠塞問題,自2012年GP2系列賽起在此賽道使用分組排位賽制度。

Remove ads

賽車調校

比起其他的大部分賽道,摩納哥賽道對於賽車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賽車在這裡需要強大的下壓力,但不是為了一般認為的彎中速度,而是為了減少制動時間並且在加速時保持賽車穩定。很多車隊在這裡會選用特製的翼片套件來生成更多的平面。2001年的時候喬丹車隊飛箭車隊嘗試了新的側翼。飛箭的側翼看起來就像一個普通的尾翼,但是更小,並且一直延伸到了鼻錐上方。喬丹的側翼則延伸到了車手前方的天線上。但是在周四的測試之後,FIA就禁止了這些創新。
剎車磨損在這裡不是問題,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在低速行駛時保持剎車的工作溫度。唯二的兩個重剎車點是在出隧道的減速彎以及聖德沃特和米拉比烏彎之間,而且前者比後者程度更甚。低溫下剎車咬合是一個問題,因為碳剎車碟的表面會在低溫下變得光滑,降低了剎車片剎車碟之間的摩擦力,從而減少了制動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06年胡安·巴布羅·蒙托亞的剎車碟上增加了半圓形的細槽來增加摩擦力,剎車的溫度也隨之提高。
與此同時,賽車引擎卻需要降溫。F1賽車沒有別的降溫手段,只能靠運行過程中吸入的空氣帶走熱量。以前很多車隊採用擴大散熱口來鼓入更多的空氣,這也創造了流行的「摩納哥鼻錐」。車隊也會使用齒比更密的變速箱,因為摩納哥沒有長直道,加速很少。 一些車隊還會為這條賽道設計一些特殊的部件。

賽道設計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