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時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時雍(1820年代—?),太平天國官員。廣西省潯州府平南縣人,壯族,贊王蒙得恩長子。

1851年,蒙時雍隨父親蒙得恩參加金田起義。。後隨太平軍從廣西轉戰至天京(今南京)。擔任贊嗣君,曾參與外交事務。1861年,蒙得恩死後襲爵,稱為幼贊王,與干王洪仁玕、順王李春發同理朝政。同年,英國駐上海領事館官員富禮賜(R.J.Forest)在天京與蒙時雍會面。富禮賜在《天京遊記》中稱他是「小王爺」,「在綜理政事之時,他完全是一個小孩子」。中國研究者根據蒙得恩祖墳墓碑認為,富禮賜的記載不實,推測當年他「至少是三十六歲,是壯年人[1]:45」。

他和洪仁玕等發表《戒浮文巧言喧諭》。蒙時雍與林紹璋和英國參贊巴夏禮等人談判外交事務,拒絕了英國提出的賠償「損失」等無理要求。天京陷落後,蒙時雍不知所終。有說他是天京陷落時,眾多自行離城人員之一[2]:26

蒙時雍家書

1942年冬,歷史學家簡又文廣西省調查太平天國史料時,得知桂平縣的邑紳黃其鹿收藏有一封蒙時雍寫給二叔蒙上國的家信。此封家信寫於「高市尺一二尺,長市尺二尺許」的白絹上。1944年,桂平縣太平天國紀念堂舉行落成典禮時,陳列過家信原件[3]:25。其後,因日軍侵犯桂平縣,人員疏散,家書原件流失[4]:93羅爾綱指出,影印本是他所保存的照片。此封家書自出現後,中國學界即對其真實性有爭議[3]:25[4]:93

1975年在平南縣發現的蒙得恩五世祖父母蒙道先、韋氏墓碑被認為「進一步證明了這封家書的真實性[1]:44」。1979年5月,在平南縣朋化鄉紫微村發現一張由蒙時雍七叔公蒙德揚和他的侄子蒙上安、蒙上國出售鵬到水馬嶺村的先人房屋、土地給張俊智、張俊睿兄弟的契據。該契據被認為與蒙時雍家書相互印證,證實了家書的真實性[4]:94—95。1982年,契據所涉及的建築以蒙得恩故居遺址之名列為平南縣文物保護單位。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