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得恩故居遺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得恩故居遺址是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平南縣大鵬鎮大山村馬玲屯[1][2]的一座漢族民居,被認為太平天國贊王蒙得恩的舊屋故地[3]

事实速览 蒙得恩故居遺址, 平南縣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

平南縣大鵬鎮為太平天國贊王蒙得恩、幼贊王蒙時雍的故鄉。1975年,廣西民族學院政治系太平天國調查組師生和平南縣文化館人員在平南縣大朋公社發現蒙得恩五世祖父蒙道先、五世祖母韋氏墓碑。蒙道先墓碑位於花王水教化村後。同時,調查組師生和文化館人員調查發現,距教化村三華里的馬鈴村有同治元年(1862年)蒙時雍家書(中國學界對該家書的真實性有爭議)提及的「本村之張十五契公」的後代,如張明生是張十五的元孫。花王水一帶的老人除稱蒙得恩是馬鈴村人外,指「現在張某某的住屋是蒙得恩的舊屋地[4]:45。」

1979年5月,在平南縣朋化鄉紫微村發現一張由蒙德揚(蒙時雍的七叔公)和侄子蒙上安、蒙上國(蒙時雍的二叔)出售鵬到水馬嶺村的先人房屋、土地給張俊智、張俊睿兄弟的契據。契據立於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二十日。該契據被認為與同治元年的蒙時雍家書相互印證,證實了家書的真實性[5]:94—95。張氏兄弟成為房屋主人後,在原房屋基礎上將所有平房都改為樓房,結構依舊不變[3]

1982年,平南縣文物管理所經與張氏兄弟的後代張文政協商同意,公布此房屋為平南縣文物保護單位。張文政持續使用所有房屋,但不得改變房屋原貌[3]。到2024年時,此處文物保護單位已隸屬於大鵬鎮人民政府,由大山村委會管理[1]

Remove ads

建築

張氏兄弟改建後的房屋(蒙得恩故居遺址),為一座座西向東、干打壘的土瓦木結構的漢族農民住宅。房屋一座三間正屋,正屋兩邊出廊頭,邊接兩旁廊屋,共有12間房屋。前有曬場,屋後有石基、竹林。房屋東邊至勒竹為界,西邊至屋後石基為界,北至屋地基為界[3]

建築面積約250平方米,以宅基中心為點,前後左右80米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宅基中心為點,前後左右120米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控制地帶[1][2]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