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單清真寺

北京市西城区西单的清真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9.9080477°N 116.3670522°E / 39.9080477; 116.3670522 西單清真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單,是一座伊斯蘭教清真寺。現已無存。

歷史

1903年,應王浩然之邀,張德純(字子文)到北京西單牌樓清真寺(當時又稱「牛街下寺」)擔任第一任教長。1905年,丁寶臣至西單牌樓清真寺,獨立行醫,並且兼《天津商報》撰稿人。[1]1912年7月7日,王寬馬鄰翼等回族上層人士在花市清真寺成立中國回教俱進會,馬鄰翼為會長,王寬為副會長。這是中國穆斯林首個全國性宗教團體。後來該會會址設在西單清真寺。[2][3]1925年2月6日,《穆聲報》在西單清真寺創辦。[1]

張德純是晚清秀才,在西單清真寺任教長時,與京劇大師馬連良之父馬西園是好友。張德純於1920年代初到奉天創辦「文化清真寺」,1936年又創辦奉天私立回教文化學院並任院長。為覓新校址,1942年張德純請馬連良來奉天唱義務戲,籌款買校舍。[4]1930年改組之後的「中國回族青年會」在西單清真寺成立,會員多為西北中學、成達師範的學生,主辦並出版《回族青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日軍攻占北平,大部分會員離開北平。[3]1936年,北平有些漢族商販為贏得回民主顧,將自製食品掛上清真標誌「湯瓶牌」,冒充清真食品出售。此事被有的回民發現後,強行摘下湯瓶牌,釀成回漢糾紛。為此,中國回教俱進會、北平回民公會、教務研究會於1936年9月27日在西單清真寺舉辦聯席會議,研究解決辦法,會議由薛文波主持。會議決定中國回教俱進會、北平回民公會聯合組成北平回民食品營業審查委員會,製作統一的湯瓶牌。[3]

1952年,馬松亭阿訇接受政務院總理周恩來邀請,從香港回北京,擔任西單清真寺教長。他還參加了赴朝慰問團,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指戰員。1953年以後,馬松亭先後當選中國回民協進會副主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副院長、中國回民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1957年後,受到不公正待遇,文革中又遭迫害。粉碎「四人幫」後,馬松亭冤案獲平反,馬松亭重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5]1953年古爾邦節,原北平回教經學院學生馬仲達回北京,和當年的老師陳克禮馬堅一起在西單清真寺照了一張照片。[6]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發起人之一、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常委龐士謙哈吉曾擔任西單清真寺伊瑪目[7]西單清真寺後來拆除,原址興建西單菜市場。1997年,西單菜市場拆遷。後來原址興建君太百貨商場。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