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頓沙丘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頓沙丘(Siton Undae)是火星北極高原附近最大和最密集的沙丘場之一[1],其名稱取自火星古典反照率特徵[2],2007年3月20日,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接受。該沙丘群覆蓋範圍為北緯73.79度到北緯77.5度、東經291.38度至東經301.4度(西經43.98度–西經57.08度)[2],其中心位於北緯75.55度,東經297.28E(西經62.72度),直徑為約222.97公里(138.55英里)[2]。
西頓沙丘群是北極沙海(Undae)的一部分,它與許珀耳玻瑞亞和阿瓦洛斯沙丘群一起綿延在北方大平原低地上[3]。西頓沙丘群位於火星北部最深盆地內,含有非晶體二氧化硅層的玻璃質沙丘[4]。從理論上講,西頓沙丘群可能形成於北部高原凹地單元的早期侵蝕期間,並且其沙源也可能來自特紐依斯峭壁,雖然現在業已枯竭。其他具有相同形成史的沙丘場包括奧林比亞和阿斯普勒冬沙丘群[3]。
西頓沙丘群是北極圈最密集沙丘場中最靠南的沙丘場,它的存在表明沙源向北部和西部的有效輸送和堆積。西頓沙丘群連同阿瓦洛斯和許珀耳玻瑞亞沙丘群也是通往低密度沙丘場的一條支流,這些沙丘區一直延伸到火星本初子午線。[1]。
Remove ads
沙丘特徵

使用歐空局火星快車號軌道器上的光學與紅外礦物光譜儀(OMEGA),對包括西頓沙丘群在內的環極地沙漠沙丘的光譜分析結果表明,80%至90%的沙子是由火星冰川下火山噴發所產生的火山玻璃構成。這些玻璃和晶體物質的比例與冰島冰下火山噴發物相似[5]。還有理論認為,大量的粒狀玻璃可能已被轉移至北方大平原和西頓沙丘群,起因是來自火星克律塞平原、水手谷、朱文塔峽谷和南部阿西達里亞等地區的災難性洪水[5]。
西頓沙丘群的沙丘含有非晶體二氧化硅層玻璃質沙子,但北極高原區缺乏存在火山的證據,也沒有任何因隕坑撞擊而產生的大規模熔融沉積物的證據,因此,這表明這些二氧化硅塗層的沉積物可能是在酸性作用下,通過玄武岩砂的蝕變而形成。此外,從理論講,玻璃狀沉積物的酸性蝕變可能是火星上常見的轉化機制,尤其是在高緯度地區[4]。
熱輻射成像系統照片
另請查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