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諾希山
马来西亚前卫生部总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丹斯里諾希山·阿都拉(馬來語:Noor Hisham bin Abdullah,原名:Yew Ming Seong;1963年4月21日—),是一名馬來西亞外科醫生,2013年至2023年擔任馬來西亞衛生部衛生總監,暱稱阿山哥。此外,他也是馬來西亞醫學委員會主席[3]。
Remove ads
早期生活
他於1963年4月21日出生在雪蘭莪州雪邦縣,是一名養子,養父母是華裔穆斯林,他直到46歲時才得知其身世[4]。關於諾希山的家庭身世有兩個版本,一稱他的母親是丹絨士拔福州人,後嫁給雙溪比力同是福州籍貫的華裔。父母離異後,母親帶着他與姐姐一起前往吉隆坡,之後皈依伊斯蘭教。另一個說法是諾希山的家庭原是貧窮的華裔家庭,他之後被一名伊斯蘭宗教師收養[5]。
諾希山求學時,曾嚮往成為一名宗教師,但宗教系的教師認為該科已有太多人修讀,因此鼓勵他修讀醫學系[4]。諾希山有馬來西亞國立大學(UKM)外科手術碩士學位及醫科學士學位。[3]童年時期住在吉隆坡貧民區,並曾就讀於吉隆坡美以美男子學校。[6]
事業生涯
諾希山於1988年起在吉隆坡大學附設醫學擔任住院實習醫生。1989年起在急診部門專攻。1994年,他獲得外科碩士學位後,成為登嘉樓醫院的普通外科醫生。在擔任3年的普通外科醫生後,他獲得澳大利亞的內分泌學進修獎學金,在博當地的各個機構接受培訓。
完成培訓後,諾希山於1998年被任命為吉隆坡醫院乳腺與內分泌外科部門的主管。四年後的2002年,他擔任布城醫院的乳腺與內分泌外科主任兼高級顧問,並持續到目前。2008年,他被任命為衛生部衛生(醫藥)副總監,隨後於2013年被任命為衛生總監。[7]
他在本地和國際期刊上發表了許多文章,並撰寫了許多有關內分泌外科的章節。他的專長是乳腺癌內分泌癌,並且也在馬來西亞一系列創新的健康教育和推廣計劃中發揮領導作用。2017年8月,他被任命為國際外科醫生國際委員會(ISS)成員,任期五年(2017-2019,2019-21)。 2020年,他和時任衛生部長阿漢峇峇(前任是祖基菲里阿末)負責處理2019冠狀病毒病馬來西亞疫情。
2020年8月17日,諾希山獲得國家元首蘇丹阿都拉冊封丹斯里勛銜[8]。同年12月10日,獲雪蘭莪蘇丹冊封拿督斯里勛銜[9]。
2021年8月5日,諾希山出席了由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所倡導的國家復甦理事會(MPN)自行召開的首次會議。諾希山在會議中做了很詳細的匯報,包括目前疫情局勢、政府採取的政策及措施等[10]。
2023年4月18日,衛生部為諾希山舉辦榮休儀式,以感謝其過去35年的服務和貢獻[11]。之後,諾希山於4月21日正式退休。他的位子由原任副衛生總監慕哈末拉茲接替[12]。
Remove ads
爭議
2018年,諾希山在馬來西亞大選時曾發布支持執政黨國民陣線的推文,受到G25組織[13]和淨選盟[14]的批評,強調公務員理應是為政府服務,並不是為政黨。
2021年3月21日,一名自稱為諾希山親屬的網民在推特貼文指諾希山女兒出嫁並在布城舉行了婚宴,還發布了婚宴合照。該合照引起網民在推特質疑為何包括諾希山的在場者沒有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包括沒有戴口罩和保持人身距離。對此,諾希山親自回復該網民指出,大合照只有家庭成員,且他們只是合照一會兒,意味着其他時間他們都有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15]。
另一方面,婚禮主持人菲特里亞哈亞也證實,他完成了主持諾希山女兒的婚宴,強調該場婚宴遵守標準作業程序,出席人數只占場地的30%,但無阻婚宴順利進行[16]。
2021年3月26日,諾希山在回應《當今大馬》提問時解釋,衛生部是經過風險評估和考慮幾個因素後,才允許此前從新西蘭回國的聯邦直轄區副部長山達拉古瑪居家隔離。他說,衛生部在提出建議前,必須先評估好風險,和考慮好所有因素和隔離地點。他也說,山達拉是從COVID-19病例較少的國家返來,加上擁有「適合」的住所,所以才獲准居家隔離[17]。
諾希山的這番解釋引起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的批評,稱諾希山容許後者居家隔離,是雙重標準的作法。林冠英表示:「諾希山的解釋令人失望,因為他的態度與國盟政治人物在為種植及原產業部長莫哈末凱魯丁辯解時的情況沒兩樣。」[18][19]
2021年8月1日,諾希山以擔心國會成為2019冠病超級傳播地點為由,支持展延國會[20]。人民公正黨班底谷國會議員法米法茲對此批評諾希山「選擇性擔心」,並強調此前曾有國陣議員也私下聚集在首相慕尤丁私邸[21]。民主行動黨依斯干達公主城國會議員林吉祥也要求諾希山證明有關「國會特別會議若繼續進行,就可能成為冠病超級傳播活動」的證據[22]。
Remove ads
評價
2020年4月14日,諾希山被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遴選為「世界三大頂尖抗疫醫生」[23],與諾希山齊名的另兩人是美國高級衛生官員安東尼福西及新西蘭衛生部執行長布魯斐德。
2020年10月25日,新加坡網媒《獨立新加坡》(The Independent Singapore)的一篇標題名為「諾希山、布魯斐德、福西—─冠病三大英雄」的專欄中,提到了這三名醫生在對抗冠病的卓越表現[24]。
2021年1月17日,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接受Astro Awani早晨節目的訪問時認為,只有諾希山一個人的努力並不足夠,政府需要集合更多專業醫生和其他專家的意見,共同抗疫:「諾希山是名好醫生,但一個人的意見不夠,現階段我們必須有更多人的看法,要有足夠的知識來為解決疫情的努力做出貢獻。」[25][26][27]
因抗疫不力,諾希山曾數次被砂拉越州民都魯國會議員張慶信批評;2020年11月11日,張慶信批評諾希山從未親自到過疫區抗疫,直言諾希山就是「怕死」,引起朝野議員的討伐[28]。在纏繞該課題4天後,張慶信為自身言論道歉[29];2021年1月9日,張慶信在國會上再次批評衛生部防疫決策不果斷,卻總是通過社交媒體博宣傳與搶功勞[30]。之後1月30日,因感染疫情人數暴增,張慶信指控諾希山在抗疫行動上不作為,在面對指責時只會以「傳達信息者」的說辭來推卸責任[31];7月30日,因實施長久的行動管制令後,疫情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日益惡化,張慶信批評諾希山的抗疫方針從一開始便走在大錯特錯的軌道上,卻成為整天忙著預測疫情走向的「衛生局預言家」,呼籲立即撤換他的職位[32]。
Remove ads
獎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