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赤峰市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峰市map
Remove ads

赤峰市蒙古語ᠤᠯᠠᠭᠠᠨᠬᠠᠳᠠ
ᠬᠣᠲᠠ
鮑培轉寫Ulaɣanqada qota西里爾字母Улаанхад хо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前身為昭烏達盟[註 1]。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華北地區北部。市境西北接錫林郭勒盟,東北連通遼市,東南鄰遼寧省朝陽市,西南界河北省承德市。地處內蒙古高原東南緣,大興安嶺余脈南麓,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北麓。西拉木倫河源於市境西部,向東橫貫全市,老哈河由南部入境,於東部與西拉木倫河匯合成西遼河。全市總面積9萬平方公里,是內蒙古自治區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其中漢族人口約占77%,蒙古族人口約占19%。市人民政府駐松山區玉龍大街1號。

事实速览 赤峰市 · ᠤᠯᠠᠭᠠᠨᠬᠠᠳᠠᠬᠣᠲᠠ,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紅山出土玉龍

早在史前時代,赤峰市轄境即有古人類居住。紅山文化遺址即發現於城市郊外的紅山北坡。

先秦時期,活動於赤峰地區的主要是東胡。戰國後期燕國在邊境構築的燕長城從赤峰南部穿過。赤峰南部為燕之右北平郡,治所在寧城黑城,轄狗澤都、陽安都、白庚都、酉城都。

秦漢時期,赤峰地區屬遼西郡右北平郡所轄,北朝因之。隋代,屬契丹活動範圍,唐朝在此設饒樂都督府松漠都督府

五代十國時期,耶律阿保機東征西討,建立契丹國,後改國號為大遼,其國都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都位於本地。金代,今赤峰市全境屬北京路

元代,轄境屬中書省的上都路、遼陽行省的大寧路、全寧路和應昌路。初,為寧王藩地,大寧衛就位於今寧城縣境,永樂後,衛所內遷,由明朝羈縻兀良哈三衛游牧。後金征服漠南蒙古各部,清朝將其劃入盟旗體制。赤峰市轄境大部屬昭烏達盟,轄十一旗;小部分屬卓索圖盟,轄五旗。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廷於赤峰境內置烏蘭哈達廳,蒙古語「烏蘭哈達」意即赤峰,得名於市境東北的褐色孤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赤峰縣,「赤峰」之名由此為始。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升格為赤峰直隸州

Thumb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赤峰市轄境屬熱河特別區、熱河省管轄

民初,赤峰又改為縣。民國3年(1914年),北洋政府設熱河特別區,轄境包括今赤峰與朝陽、承德三市。民國17年(1928年),被國民政府改為熱河省。截止1932年,今赤峰市境內縣級行政建制有巴林左、巴林右,敖漢左、敖漢右、敖漢南,克什克騰,阿魯科爾沁,翁牛特左、翁牛特右,共九個旗;赤峰、經棚、林西、林東,共四縣;寧城、天山,兩設治局。縣級行政區共15個。

民國22年(1933年),熱河戰役爆發,日軍將其併入滿洲國。赤峰南部地區屬熱河省,北部地區屬興安西省。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同年赤峰地區被劃入中共解放區,南部分別屬於熱遼行政公署設置的熱中專區、二十二專區和熱遼專區。民國37年(1948年)9月,赤峰縣(今松山區)析置赤峰市(今紅山區),市縣並存。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此時赤峰轄境北部屬昭烏達盟,轄阿魯科爾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騰4旗和林西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赤峰轄境南部敖漢、喀喇沁、翁牛特3旗,寧城、赤峰、烏丹3縣,以及赤峰市,仍屬熱河省

1956年1月1日,撤銷熱河省,其所轄敖漢、喀喇沁、翁牛特3旗,寧城、赤峰、烏丹3縣劃入昭烏達盟,昭烏達盟人民委員會由林東遷駐赤峰。

1969年7月5日,昭烏達盟從內蒙古自治區劃歸遼寧省。

1979年7月1日,昭烏達盟由遼寧省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1983年10月10日,撤銷昭烏達盟行政公署,建立地級赤峰市。[1]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烏蘭布統鄉元寶山村草甸 2010年9月19日

位置

赤峰市地處西遼河上游,大興安嶺西南段山脈與內蒙古高原西遼河平原、燕山北麓山地截接複合部位。赤峰市境東南鄰遼寧省朝陽市,南與河北省承德市毗鄰,西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北是內蒙古通遼市。赤峰市邊界總長為2123公里。

赤峰市周邊四至極點:東點阿魯科爾沁旗紹根蘇木所轄朝倫巴特爾房身村;西點克什克騰旗達爾罕烏拉蘇木所轄少布查干村;南點寧城縣山頭鄉所轄哈巴氣村南山;北點阿魯科爾沁旗所轄呼熱吐古魯班諾爾的輝特扎哈諾爾北岸。赤峰東西寬375公里,南北長457.5公里。

地貌

赤峰市地理環境複雜多樣,地貌類型:山地1597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17.74%;高平原4740平方公里,占5.27%;熔岩台地2886平方公里,占3.21%; 低山丘陵17500平方公里,占19.44%;黃土丘陵20619平方公里,占22.90%;河谷平原7358平方公里,占8.17%;沙地20946平方公里,占23.27%。總觀地貌屬山地丘陵區,中低山和丘陵約占土地總面積的73.3%。市境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環山,西部地勢最高海拔2067米,而東部最低海拔不足300米。

氣候

赤峰屬大陸性溫帶半乾旱氣候,四季分明,季風氣候顯著。冬寒冷長,夏悶熱,春秋兩季較短。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0.7℃,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6℃,年平均氣溫7.5℃。

更多信息 1981−2010年間赤峰市的平均氣象數據, 月份 ...
Remove ads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信息 機構, 中國共產黨 赤峰市委員會 ...

歷任領導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赤峰市現轄3個市轄區、2個、7個

更多信息 赤峰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8] ...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400.10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8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8.6萬人,鄉村人口181.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4.63%,比上年增長0.9個百分點。男性人口203.2萬人,女性人口196.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16萬人,出生率5.39‰;死亡人口3.18萬人,死亡率為7.93‰。[13][14]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035,967人[15]。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341,245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305,278人,下降7.03%,年平均增長率為-0.73%。其中,男性人口為2,049,636人,占總人口的50.78%;女性人口為1,986,331人,占總人口的49.2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3.19。0-14歲的人口為619,079人,占總人口的15.34%;15-59歲的人口為2,567,308人,占總人口的63.61%;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49,580人,占總人口的21.05%,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34,224人,占總人口的13.24%。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143,486人,占總人口的53.1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892,481人,占總人口的46.89%。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341245人[16],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減少176801人,下降3.91%,年平均下降0.40%。其中,男性人口為2233288人,占51.44%;女性人口為2107957人,占48.56%。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5.95。0-14歲人口為666534人,占15.35%;15-64歲人口為3350599人,占77.18%;65歲及以上人口為324112人,占7.47%。

Remove ads

民族

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062,422人,占75.88%;蒙古族人口為814,470人,占20.18%;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159,075人,占3.94%。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293,311人,下降8.74%,占總人口比例下降1.4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11,967人,下降1.21%,占總人口比例增加1.42個百分點。其中,蒙古族人口減少15,354人,下降1.85%,占總人口比例增加1.07個百分點;滿族人口增加1,961人,增長1.62%,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26個百分點。

更多信息 民族名稱, 漢族 ...
Remove ads

經濟

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148.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0.4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723.4億元,下降1.1%;第三產業增加值974.6億元,增長3.1%。三次產業比例為21:33.7:45.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3577元,比上年增長2.4%。[14]

交通

赤峰玉龍機場位於赤峰市喀喇沁旗牛營子鎮玉龍村,為軍民合用機場。自2008年3月20日零時起正式啟用運營,原赤峰機場同時永久性關閉,所有民航航班均轉到赤峰玉龍機場起降。可晝夜起降波音747以下大型飛機。

G45 大廣高速G16 丹錫高速連接赤峰環城高速公路。 111國道 306國道經過赤峰市區。

赤峰南站,位於赤峰市紅山區站前街,於1935年啟用,為瀋陽鐵路局管轄的客貨運二等站。經過鐵路有京通鐵路葉赤鐵路赤大白鐵路

集通鐵路經過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林西縣、巴林右旗、巴林左旗。

旅遊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humb
作為遼陵一部分的慶陵慶州白塔

名人

姐妹城市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