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超級馬林「海獅」I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超級馬林「海獅」I(英語:Supermarine Sea Lion I[a],最初稱為超級馬林「海獅」)是一款英國雙翼競速水上飛機,由超級馬林公司設計製造,用於參加1919年9月在英國伯恩茅斯舉辦的施耐德杯賽事。該機型以超級馬林「嬰兒」的一個版本為基礎,後者是英國首款自主設計製造的單座水上戰鬥機,於1918年2月完成首飛。
註冊號為G-EALP的超級馬林「海獅」,在與阿芙羅539[b]的競爭中勝出,獲得了1919年施耐德杯英國參賽機型的資格之一。9月10日比賽當天,濃霧遮蔽了航線,導致超級馬林「海獅」的飛行員巴茲爾·霍布斯(Basil Hobbs)被迫在水面緊急降落。再次起飛時,飛機的機身意外撕裂。之後在比賽過程中,當飛機再次降落在水面時,受此前事故影響,機身翻轉並沉沒。這場賽事最終在混亂中結束,比賽結果被宣布無效。受損嚴重無法修復的超級馬林「海獅」隨後被拆解報廢。
Remove ads
背景與發展
超級馬林「海獅」是為參加1919年施耐德杯賽事、作為英國參賽機型而研發的,該賽事前一次舉辦是在1914年,當時英國是冠軍。1919年的賽事由英國皇家航空俱樂部主辦。[3]
超級馬林「海獅」以超級馬林「嬰兒」為基礎[4],而後者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滿足海軍委員會N.1B號技術規格的需求。超級馬林「嬰兒」的原型機是英國首款單座水上戰鬥機[5][6]。該機型採用推進式布局,搭載一台200匹馬力(150千瓦特)的奈皮爾「獅」式發動機;不過1918年2月超級馬林「嬰兒」首飛時,配備的是一台150匹馬力(110千瓦特)的發動機[5][7][8]。
超級馬林「嬰兒」雖已建成但未試飛,因此作為備用部件交付,用於支持後續的原型機測試[6][9]。當N.1B項目終止時,第三架飛機(編號N61)尚未完成組裝。N61的設計是超級馬林「嬰兒」原型機的改進型號,超級馬林公司在1919年產品手冊中重點推介了該設計。這款命名為「A」型單座船身式水上飛機的飛機,獲選參加了1919年施耐德杯競賽[9]。
Remove ads
設計

N61採用了由超級馬林公司總設計師威廉·哈格里夫斯(William Hargreaves)於1918年獲得的專利艇體設計[9]。N61的艇體沿用了林頓·霍普為空軍部飛船設計的原始構型,該構型可能曾被應用於超級馬林「海獅」[3][10]。
超級馬林「海獅」的艇體後部採用向上收窄的橫截面設計,艇首則採用防濺浪造型[9]。其機翼為全新設計,翼弦長度較原始的超級馬林「嬰兒」有所縮減,上翼安裝改進型副翼,方向舵與升降舵Elevator (aeronautics)均擴大尺寸[9]。上下翼展長度不等,連接雙翼的撐杆呈外斜造型[3]。該機配備由製造商借出的早期型奈皮爾「獅」發動機,發動機擁有獨立安裝架[3][11]。垂直尾翼與方向舵面積均大於超級馬林「嬰兒」[3]。
雷金納德·約瑟夫·米切爾於1916年開始為超級海軍公司工作,並在哈格里夫斯之後成為公司總設計師。他很可能參與了超級馬林「海獅」的設計工作,並協助進行參賽準備。[11]
Remove ads
服役歷史


註冊號為G-EALP的超級馬林「海獅」參加了1919年施耐德杯賽事[12]。由於賽事規則要求每個參賽國家僅能派出三架飛機,而當時有四家英國公司計劃參賽,因此必須先舉辦一場選拔賽來確定最終的參賽機型[11]。超級馬林「海獅」的競爭對手是另一款雙翼機——阿芙羅539。在選拔賽開始前,阿芙羅539意外受損,超級馬林「海獅」藉此機會換裝了新到的螺旋槳。選拔賽期間,超級馬林「海獅」速度雖慢於阿芙羅539,但仍憑藉其整體表現獲得了參賽資格[11];阿芙羅539型則被列為備用機型[3]。
9月10日賽事當天[13],超級馬林公司的亨利·比亞德駕駛這架飛機搭載付費乘客在斯沃尼奇灣上空飛行[14]。由於天氣有霧,比賽的開始時間推遲到了下午5點左右[15]。
超級馬林「海獅」於下午1點左右抵達,隨後系泊在超級馬林公司的船隻「挑圖片」(Tiddleywinks)號旁。比賽開始前,超級馬林「海獅」一直停泊在海上,因此避開了其他競爭對手從考斯飛往海灘降落後遭受的損壞。比賽開始後,尚未受損的飛機紛紛出發,但濃霧遮蔽了比賽航線。飛行途中,超級馬林「海獅」的飛行員巴茲爾·D·霍布斯少校(Basil D. Hobbs)因在斯沃尼奇灣上空迷失方向,被迫降落以重新確定方位。再次起飛時,飛機撞上水中的漂浮物,導致他不慎在「海獅」的機身撞出一個洞。受損的飛機為完成強制要求的第一圈着陸,在伯恩茅斯碼頭附近降落,卻隨即機身翻轉、機尾朝上並沉沒,霍布斯被迫退出比賽。霍布斯在失事地點被救起,失事飛機則被拖至伯斯坎比碼頭,之後送回超級馬林公司位於南安普頓伍爾斯頓的工廠,經檢查發現已無法修復。[14][15][16]
由於大霧,這場比賽最終在混亂中結束,比賽結果也被宣布無效[14]。超級馬林公司藉此次賽事從默默無聞變得聲名漸起,但超級馬林「海獅」的損毀對公司而言是個打擊[17]。該飛機的機身後來得到修復,1921年被捐贈給倫敦科學博物館展出。1928年,經超級馬林公司同意,已嚴重老化的機身展品被拆解處理[18]。
技術參數(「海獅」I)
參考資料:《Supermarine Aircraft Since 1914》[19]
基本信息
- 機組:1
- 長度:26英尺4英寸(8.03公尺)
- 上翼翼展:35英尺(11公尺)
- 下翼翼展:28英尺3英寸(8.61公尺)
- 機翼面積:380平方英尺(35平方公尺)
- 空重:2,000磅(907公斤)
- 總重:2,900磅(1,315公斤)
- 發動機:1台奈皮爾「獅」IA型發動機W-12水冷活塞發動機,450匹馬力(340千瓦特)
- 螺旋槳:4槳葉木製定距螺旋槳
性能
- 最大速度:147英里每小時(237公里每小時;128節)
- 續航時間:2小時30分鐘
腳註
書籍來源
期刊來源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