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世界遺產列表
安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2年制訂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世界遺產指對全人類有重要文化或自然價值的遺產項目[1]。越南1987年10月10日加入公約,該國自然和文化遺蹟因此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越南到2023年共有八處世界遺產,其中文化遺產五處,自然遺產兩處,複合遺產一處[2],總數在東南亞位居第二,僅次於擁有十處的印度尼西亞[3]。
1993年,第1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哥倫比亞會晤,順化歷史建築群入選越南第一項世界遺產[4]。1999年,廣南省入選會安古鎮與美山聖地[注 1]兩項文化遺產。下龍灣、峰牙-己榜國家公園[注 2]分別在1994和2003年入選自然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分別在2000和2015年把兩項遺產的入選標準擴展到特殊地質與地貌價值[注 3][注 4]。河內升龍皇城2010年入選,適逢河內建城千年慶典[5]。長安名勝群2016年入選,是該國最新入選的世界遺產,也是東南亞第一個複合遺產[6]。
入選的世界遺產引來大量遊客,推動越南旅遊業增長[7]。據越南文化、體育與旅遊部記載,長安名勝群是越南最熱門的世界遺產,2019年遊客人數突破六百萬,收入超8.67億越南盾[8]。除入選項目外,越南還有七項遺產列入預備名單。
世界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十項標準收錄世界遺產,入選項目必須符合至少一項標準,其中第一(i)至六(vi)項為文化遺產,第七(vii)至十(x)項為自然遺產,同時符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標準的叫複合遺產,順序按入選年份排列[9]。
† | 複合遺產 |
名稱 | 圖像 | 地址 | 入選年份 | 教科文數據 | 簡介 |
---|---|---|---|---|---|
河內升龍皇城 | 河內市 | 2010 | 1328;ii、iii、vi(文化) | 李朝於公元11世紀由建起河內升龍皇城,是大越獨立的標誌。皇城是在公元七世紀的中國要塞遺址上建成,與19世紀後期建築和東南亞文化交相輝映,持續充當地區權力中心長達近13個世紀。[5][10] | |
胡朝時期的城堡 | ![]() |
清化省 | 2011 | 1358;ii、iv(文化) | 胡朝1397年橫跨馬江與八里河建起城堡,皇城融皇權象徵、技術與商業新趨勢與一體,建設風格以佛教文化占主導並融入儒家思想[11][12]。 |
順化歷史建築群 | ![]() |
順化市 | 1993 | 678;iv(文化) | 順化是阮朝都城,城內及周邊的歷史建築經歷三場戰爭摧殘依然保存完好,是傑出的19世紀建築群[13][4]。 |
下龍灣—葛婆群島[注 5] | 廣寧省、海防市 | 1994[注 3] | 672;vii、viii(自然)[注 3] | 下龍灣有1600多個喀斯特石灰岩柱和小島,形狀、尺寸多種多樣,經炎熱而潮濕的熱帶氣候催生。石灰岩島從海中升起,覆蓋茂密的叢林植被,許多中空島嶼形成巨大的洞穴。像下龍灣一樣,葛婆群島的生物極其多樣化,有700多座石灰岩山巒或島嶼。[15][17][18] | |
會安古鎮 | ![]() |
廣南省 | 1999 | 948;ii、v(文化) | 秋盆河河口附近的會安古鎮富含木質建築,如紀念碑、開放市場、渡輪碼頭。建築風格融本土與中、日、歐洲文化影響於一體,是15至19世紀東南亞貿易港的典範。[19][20] |
美山聖地[注 1] | ![]() |
廣南省 | 1999 | 949;ii、iii(文化) | 占婆王國在4到13世紀修建許多印度教廟宇和殿堂,供奉印度教神明濕婆,如今均已廢棄並受嚴重破壞,是王國精神與政治生活的象徵。[21][22] |
峰牙-己榜國家公園[注 2] | ![]() |
廣平省 | 2003[注 4] | 951;viii、ix、x(自然)[注 4] | 峰牙-己榜國家公園坐落在安南山脈,西側與老撾欣南諾國家公園交界。峰牙-己榜擁有多樣化的石灰岩喀斯特生態體系,包含陸、水生棲息地,森林、稀樹草原、大型洞穴。山水洞據稱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洞穴通道。[24][25] |
長安名勝群† | ![]() |
寧平省 | 2016 | 1438bis;v、vii、viii(複合)[注 6] | 長安名勝群是紅河三角洲南部邊緣景區,富含石灰岩喀斯特高峰和山谷。這裡有三萬多年的人類活動考古痕跡,回溯至新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公元10至11世紀建成的華閭是越南古都。[6][26] |
預備名單
除已入選的世界遺產外,接受《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成員國還可以把遺產項目列入預備名單,任何遺產在提名《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入選預備名單[27]。越南到2023年共有七項遺產列入預備名單。
# | 複合遺產 |
名稱 | 圖像 | 地址 | 列入年份 | 對應標準 | 簡介 |
---|---|---|---|---|---|
沙壩老石刻區 | 老街省 | 1997 | 959;(複合) | 兩百多塊刻有各種圖案和複雜設計的大小石塊,不但有山巒、丘陵、田野圖案,還有漢族象形文字、岱依族和瑤族護身符痕跡。[28][29] | |
三池自然遺產區 | ![]() |
宣光省、北𣴓省 | 2017 | 6262;vii、x(自然) | 三池自然遺產區地處石灰岩山脈並由原始森林覆蓋,動植物種類繁多。喀斯特山脈周圍是吟江、朗江、三池,還有許多形成上萬年的洞穴。項目主要由四部分組成:三海國家公園、南春湖自然保護區、納杭自然保護區、林平防護林。[30][31] |
吉仙國家公園[注 7][注 8] | ![]() |
同奈省 | 2006 | 5070;vii、ix、x(自然) | 吉仙國家公園擁有許多珍稀或特有動植物,是越南現存為數不多的天然林區和熱帶雨林。公園積極治理洪水,保護治安水電站的水源。[37][38] |
安子名勝古蹟和歷史遺蹟群 | ![]() |
廣寧省、北江省、海陽省 | 2014 | 5940;ii、iii、v、vi(文化) | 東潮山脈是13至14世紀大越陳朝所在地,也是竹林禪派發源地,以風暴和歷史文物聞名。項目涵蓋範圍包括:廣寧省汪秘市安子名勝及歷史遺蹟區、廣寧省東潮縣級市陳朝歷史遺蹟區、北江省安子名勝遺蹟區、海陽省崑山-劫泊-青梅遺蹟。[39][40][41][42] |
獸窟 | ![]() |
清化省 | 2006 | 5072;(文化) | 菊芳國家公園的獸窟早在1.3萬至七千年前就一直有人類居住。經考古學家1976年發掘,其中包含宋維文化、和平文化、北山文化的居民生活痕跡,考古遺址包含十個土層。[43][44] |
香山—香寺名勝群# | ![]() |
河內市 | 1991 | 960;(複合) | 香山—香寺地區擁有許多山洞,動植物生態體系豐富,生態和文化價值顯著。考古遺址可追溯上萬年,地質構造更可追溯兩億年。一年一度的香寺廟會吸引數百萬遊客。[45][46] |
喔㕭-葩梯考古遺址區 | ![]() |
安江省 | 2022 | 6572;ii、iii、v(文化) | 喔㕭-葩梯考古遺址區擁有1940年代初至20世紀末發現的宗教、墓葬、住所等文化遺蹟約40處,是公元初至7世紀扶南相關文化存在的確證。遺址區為當時印度洋—克拉地峽—太平洋的主要轉運點[47]。 |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