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軍令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軍令部
Remove ads

軍令部 (日語:軍令部軍令部󠄁󠄁ぐんれいぶ)為大日本帝國海軍參謀部,並為天皇直屬單位。職掌為輔佐統帥,以及海軍之作戰與指揮。

事实速览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Thumb
1930年代,日本海軍軍令部

概要

軍令部始建於1884年的「海軍省軍事部」,1893年成立「海軍軍令部」,1933年《軍令部令》制定後始稱「軍令部」。其地位與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本部平行,首長為軍令部長[1],後為對應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總長的職銜,亦於1933年將軍令部長改稱軍令部總長。部長/總長是由天皇所任命的海軍將領,不對內閣(包括首相海軍大臣)與國會負責。軍令部次長的職掌為輔佐部長/總長,兩者皆為御前會議的成員。

軍令部平時主管作戰與用兵計畫的作為,戰時為聯合艦隊總司令的直屬長官,並決定作戰目標。軍令部雖屬於海軍最高單位,但設置之初,帝國政府為尊重陸軍,是將軍令部與參謀本部一併列於陸軍之下;這現象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才有改變。

沿革

  • 1884年2月-海軍省達丙第21號規定,設立外部組織軍事部。
  • 1886年3月-修正參謀本部條例,設置參謀本部海軍部。軍政、軍令分離。
  • 1888年5月 - 成立海軍參謀本部。
  • 1889年3月 - 改制海軍參謀部,再次納入海軍省轄下。
  • 1893年5月 - 敕令第36號海軍省改制,海軍省管轄軍令事項移至分離獨立的海軍參謀部;敕令第37號海軍軍令部條例規定,設立海軍軍令部;敕令第49號廢止海軍參謀部等條例。軍政、軍令再度分離,平時與陸軍參謀本部地位對等的軍令機關。
  • 1903年12月 - 敕令第293號戰時大本營條例改訂,戰時亦與陸軍參謀本部地位對等。
  • 1933年10月-軍令海第5號軍令部令,海軍軍令部改稱軍令部,軍令部長改稱軍令部總長。
  • 1945年10月15日-軍令海第8號,廢除軍令部。

組織

  • 第一部:作戰
  • 第二部:軍備
  • 第三部:情報
  • 第四部:通信

1893年海軍軍令部條例

第一條 海軍軍令部設置於東京,掌管制定出師作戰、沿岸防禦的計劃,監督鎮守府及艦隊的參謀將校,並監視教育訓練。

第二條 海軍軍令部長由天皇從海軍大將或海軍中將中親補,直屬天皇,參與帷幄機務,管理部務。

第三條 戰略上的事務、與海軍軍令相關的事項,由海軍軍令部長管轄,制定計劃,經天皇親裁後,平時移交海軍大臣,戰時直接向鎮守府及艦隊司令長官傳令。

第四條 海軍軍令部長奉勅令為檢閱使,檢閱鎮守府和艦隊。

第五條 海軍軍令部設副官二人,一人由海軍大尉出任,另一人由本職為海軍大尉者兼任,傳達命令、掌理庶務。

第六條 海軍軍令部設如下二局分理部務: 第一局:制定出師作戰、沿岸防禦的計劃、艦隊軍隊的編制、軍港要港相關的事項; 第二局:監視教育訓練、諜報和編纂相關事項。

第七條 各局設局長各一人,海軍大佐以上補任,各局局員設置為:第一局海軍少佐二人、海軍大尉四人,第二局海軍少佐一人、海軍大尉三人。另外在第二局設海軍機關少監或海軍大機關士一人服局務。

第八條 海軍軍令部出仕將校由臨時海軍佐官或海軍大尉四人擔任,服部務。

第九條 公使館附將校由海軍佐官或海軍大尉八人擔任,由海軍軍令部長管理。

第十條 海軍軍令部設海軍文庫主管一人,由海軍大尉出任,掌理海軍必要圖書的搜集和保存。

第十一條 前述諸條外,設海軍編修一人、海軍編修書記五人,屬於第二局;設書記三人、技手一人,服部務。

Remove ads

歷任軍令部總長列表

更多信息 姓名, 就任時軍階 ...
Remove ads

參見

註解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