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京都府
日本第一級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9月15日) |
![]() |
京都府(日語:京都府/きょうとふ〔きやうとふ〕 Kyōto fu */?)是日本近畿地方的一級行政區(都道府縣)之一。以令制國來說,其相當於山城國的全域、丹波國的大半與丹後國的全域。位於該府轄域南部的京都,自公元794年日本遷都至此(平安京)至明治時代來臨前是天皇駐地,曾長期為日本首都。
Remove ads
地理
京都府位於日本本州島中部附近的近畿地方,從北按順時針方向依次與福井縣、滋賀縣、三重縣、奈良縣、大阪府、兵庫縣相接壤。北部面向日本海。形狀大致呈現為從西北方向向東南方向長約140km的細長形狀。
北部的丹後半島和舞鶴灣、若狹灣面向日本海。北部丹後山地、福知山盆地,中部的丹波高地、龜岡盆地,南部的京都盆地共同組成了標高1,000m以下的低山地帶。全府面積75%以上為山地和丘陵。
京都府北部為日本海側氣候、府南部為瀨戶內海式氣候。府北部和中部的豪雪地帶分布廣泛。籠統地說來:舞鶴・綾部及丹後地區為海洋性氣候、其他地方大致呈現內陸性氣候的特徵

- 國立公園
- 國定公園
- 府立自然公園
- 府立琉璃溪自然公園、府立保津峽自然公園、府立笠置山自然公園
歷史





京都府長岡京市雲之宮遺跡於1960年、同地區的鶏冠井(かいで)遺跡於1962年被發掘出土。這兩處遺跡證明了京都府的山城地區在史前時代就出現了文明[2]。
- 866年 應天門之變(応天門の変)。
- 869年 因為瘟疫猖獗當地人在牛頭天王(現八坂神社)舉行御霊會。970年從毎年都舉行從而演變為現在的祇園祭。
- 1156年 保元之亂。
- 1159年 平治之亂。在這以後平清盛逐漸掌握政權。
- 1180年 6月、天皇移駕至福原京。
- 1183年 源義仲入京、平家逃亡。
- 1221年 承久之亂、設置六波羅探題。
- 1333年 建武新政。
- 1336年 足利尊氏入京。後醍醐天皇逃至吉野、南北朝時代開始。
- 1338年 足利尊氏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室町幕府正式成立。
- 1392年 南北朝統一。
- 1467年 應仁之亂。從足利義政時期開始東山文化變得興盛。
- 1485年 山城國一揆出現、當地人成立了自治政權直至1493年。
- 1568年 織田信長上洛。
- 1573年 室町幕府滅亡。
- 1579年 明智光秀平定了丹波國。此前一年修築了龜山城(現龜岡市)、和福智山城(後來的福知山城)即現在的福知山市。
- 1582年 本能寺之變,山崎之戰(山崎の戦い)。
- 1585年 豊臣秀吉繼任關白。
- 1586年 豊臣秀吉設置了聚樂第。建造了御土居等一系列建築對京都實施大改造。
- 1592年 豊臣秀吉修築伏見城(指月城)。
- 1596年 慶長大地震(實際在文祿年間),伏見城幾乎被全部破壞。
- 1598年 豊臣秀吉在伏見城死亡。秀賴移居至大坂城。
- 1600年 伏見城於關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中被西軍攻擊並燒毀。翌年徳川家康開始重建。
- 1601年 設置京都所司代。
- 1603年 二條城竣工。德川家康在伏見城接受了將軍委任(將軍宣下)。
Remove ads
- 1945年 美國第六軍團司令克魯格將軍進入京都
- 1950年 蜷川虎三當選京都府知事、革新府政(~1978年)
- 1957年 陸上自衛隊大久保駐屯地設置
- 1964年 東海道新幹線開業
- 1966年 京都國際會場(後來改稱「國立京都國際會館」)開館。
- 1972年 長岡京市設立。
- 1994年 京都建城1200年;京都府的16處建築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古都京都の文化財)名義被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 1997年 京田邊市成設立。聯合國在日本京都制定《京都議定書》
- 2004年 京丹後市設立
- 2005年 京丹波町設立。京都迎賓館開館。
- 2006年 南丹市、與謝野町設立。
- 2007年 木津川市設立。
行政區劃


京都府下轄26個次級行政區,其中包括以京都市為首的15個市級行政區,10個町級行政區,與1個村級行政區。府廳所在地的京都市是人口接近150萬的政令指定都市,日本全國城市人口排名第八。
經濟

特別是在南部(舊山城國),擁有京都市和宇治市等觀光都市,觀光業很發達。
在中部地區,丹波黑(黑豆)的栽培與加工很發達,超越原產地(兵庫縣丹波篠山市)。林業則有北山杉等。在南部地區,茶的栽培與加工很發達。

擁有被指定為重要港灣的舞鶴港,在北韓被經濟制裁前,入港的北韓船隻很多。另外,舞鶴與北海道小樽港間,有新日本海渡輪定期通航。貨櫃吞吐量:10,829千噸。
地域
- 京都都市圈
- 福知山都市圈
- 舞鶴都市圈
京都府五成五的人口都居住在府廳所在地的京都市,人口集中率僅次於東京都(舊東京府),在所有道府縣中位列第一(如果算入東京都的話,東京都23特別區(舊東京市)為第一位,約有2/3)。
京都府南北細長,位於內陸側的部份,也被稱為「山背」的南部(舊山城國),與面對日本海,被稱作両丹的北部(舊丹波國、舊丹後國)的差異很大,形成南部與北部的不同。
南部(中心地:京都市)是京畿,與大津市、舊攝津國(阪神),和奈良縣北部的交流很多。而被稱為北近畿的北部(福知山市、舞鶴市、宮津市等),與舊但馬國(現在兵庫縣北部)、舊若狹國(現在福井縣嶺南地方)交流較多,與京都市較少。[來源請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成長中,相對於舊山城國的快速發展,與北陸地方和山陰地方連結的北部,雖位在日本海的要衝,其發展有被輕忽的傾向。近年來,舊丹波國也形成工業區塊,在從山城(久御山町),經由丹波(南丹市)到丹後(京丹後市)的京都縱貫自動車道等的建設完成後,希望能矯正南北差異[6]。另外,約自1965年起,舊丹波國區的龜岡市等南丹地區與京都市連結也增加了,目前一般以船井郡以南,當作南部。
文化






- 世界文化遺產
- 國寶美術工藝品(都道府縣裡繼東京排名第二)
- 185件
- 國寶建築物(都道府縣裡繼奈良排名第二、52件73棟)
- 宇治上神社 - 拜殿、本殿
- 賀茂御祖神社(東本殿、西本殿)2棟
- 賀茂別雷神社(本殿、權殿)2棟
- 海住山寺 - 五重塔
- 觀智院 - 客殿
- 教王護國寺 - 金堂、五重塔、大師堂、蓮花門
- 光明寺 - 二王門
- 廣隆寺 - 桂宮院本堂
- 高山寺 - 石水院(五所堂)
- 三寶院 - 唐門、表書院
- 慈照寺 - 銀閣、東求堂
- 淨瑠璃寺 - 三重塔、本堂
- 仁和寺 - 金堂
- 清水寺 - 本堂
- 大仙院 - 本堂
- 大德寺 - 唐門、方丈及玄關(兩棟)
- 大報恩寺 - 本堂(千本釋迦堂)
- 醍醐寺 - 金堂、五重塔、清瀧宮拜殿、藥師堂
- 知恩院 - 三門、本堂(御影堂)
- 東福寺 - 三門
- 南禪寺 - 方丈
- 二條城 - 二之丸御殿(6棟)
- 平等院 - 鳳凰堂(含翼樓、尾樓4棟)
- 法界寺 - 阿彌陀堂
- 豐國神社 - 唐門
- 北野天滿宮 - 本殿、石之間、拜殿及樂之間(複合社殿1棟)
- 本願寺(西本願寺) - 黑書院及傳廊(兩棟)、書院(對面所及白書院)、唐門、飛雲閣、北能舞台
- 妙喜庵 - 茶室(待庵)
- 妙法院 - 庫裏、蓮華王院本堂(三十三間堂)
- 龍吟庵 - 方丈
- 龍光院 - 書院
- 特別史蹟(3件)
- 慈照寺(銀閣寺)庭園
- 鹿苑寺(金閣寺)庭園
- 醍醐寺三寶院庭園
- 特別名勝(都道府縣裡為日本最多、11件)
- 慈照寺(銀閣寺)庭園
- 鹿苑寺(金閣寺)庭園
- 醍醐寺三寶院庭園
- 金地院庭園
- 淨瑠璃寺庭園
- 西芳寺庭園
- 大仙院書院庭園
- 大德寺方丈庭園
- 天橋立
- 天龍寺庭園
- 二條城二之丸庭園
- 法金剛院青女瀧 附 五位山
- 本願寺(西本願寺)大書院庭園
- 龍安寺方丈庭園
- 重要傳統性建築物群保存地區(都道府縣裡為日本最多、7件)
特產
著名人物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