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轉換突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轉換突變(Transition,簡稱Ts)是一種點突變,指DNA序列中嘌呤(A或G)互相轉換或嘧啶(C或T)互相轉換的突變[1],而嘌呤與嘧啶間的轉換則稱為顛換突變。一個核苷酸有兩種顛換突變可能發生,僅有一種轉換突變的可能,但後者發生的機率高於前者數倍[2],轉換突變因搖擺鹼基對之故而較少改變編碼的胺基酸,可能因對基因的影響較小而較易被保留[3]。

C-T突變

胞嘧啶(C)可自發去胺而轉為脲嘧啶(U),後者可由尿嘧啶DNA糖基酶(UDG)切除(鹼基切除修復)以阻止突變,若未在DNA複製前修復則會造成轉換突變[4]。被甲基化的胞嘧啶(5-甲基胞嘧啶)發生去胺反應的機率更高,其去胺後轉為胸腺嘧啶(T),可由胸腺嘧啶DNA糖苷酶(TDG)切除修復,若未及時修復也會發生轉換突變[5](TDG亦可移除DNA中突變產生的脲嘧啶[6])。C-T突變是人類細胞中最常發生的突變,有數種癌症與這種突變有關[7],且造成人類基因組中的CpG位點出現頻率低於期望值,此現象稱為CG抑制[8]。
2020年,有研究統計發現CG抑制的程度和基因組大小成反比,並提出假說認為基因組演化過程中,細胞為抑制轉位子表現而將其甲基化,使該處C-T突變的機率增加,可能進而變異產生強化子等具有新功能的序列[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