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邁克·薩德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威利斯·邁克爾·薩德勒,MC MM(英語:Willis Michael Sadler,1920年2月22日—2024年1月4日)是英國陸軍軍官,也是存活於世的最後一名特種空勤團首批成員以及最後一批長距離沙漠群老兵(傑克·曼是該部隊最後一位在世的老兵)。[1][2][3]
Remove ads
早年
威利斯·邁克爾·薩德勒於1920年2月22日出生在英國倫敦肯辛頓。他的父親名為亞當·薩德勒,母親則是威爾瑪·薩德勒。因父親在格洛斯特郡斯特勞德經營一家塑料廠,薩德勒一家搬遷至希普斯庫姆。[4]他曾在賽倫賽斯特的奧克利霍爾學校(Oakley Hall School)和漢普郡彼得斯菲爾德的比代爾斯學校學習,並在1937年畢業。[5]
軍事生涯
薩德勒畢業後移民南羅德西亞(今屬於津巴布韋),並在當地的煙草農場工作。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加入英軍羅德西亞團的反坦克部隊,與駐守在埃及-利比亞邊界由埃爾溫·隆美爾領導的德意志非洲軍作戰,[5]後晉升至中士,但因與部分軍官存在矛盾且拒絕長官道歉要求被降級。[4]
在開羅休假期間,薩德勒說服新成立的長距離沙漠群成員讓他擔任車隊的天文航導。他主要事跡是引導特種空勤團突擊隊員越過利比亞沙漠,對軸心國機場和基地實施夜間突襲。即使在凹凸不平的沙丘上,他也能夠用經緯儀確定隊伍方位。[4]
薩德勒在首次執行長距離沙漠群的任務期間,引導特種空勤團越過昔蘭尼加的賈洛綠洲至塔梅特(Tamet)軸心國空軍基地之間的643.74公里(400英里)沙漠,促使英軍摧毀24架敵機和擊斃數十名德國及意大利士兵,並在不久後晉升下士,獲得軍事勳章。[5]
1942年7月,英軍襲擊埃及的西迪·哈內什機場。薩德勒陪同18輛吉普車(每輛都配備機槍)摧毀37架德國飛機。同年9月重婚行動襲擊班加西期間,長距離沙漠群因未能避開意大利偵察,損失了70輛戰車。[5]
1943年1月,特種空勤團創始人戴維·斯特林率隊穿越泰拜蓋山口與英國第一軍團會合,共同對突尼斯市的軸心國軍執行火神行動任務。斯特林和10名士兵在行動期間被俘,薩德勒則與約翰尼·庫珀和弗雷迪·塔克西斯脫逃,並在缺水缺糧的情況下行走177公里直至在托澤爾遇見法國外籍兵團和美國第26步兵團。約翰·W·鮑恩中校懷疑3人是德國間諜,但經薩德勒解釋後解除誤會。隨後,他加入第八軍團繼續參與西部沙漠戰役。[6]
1944年初,薩德勒被派往蘇格蘭達弗爾訓練即將在同年6月參與諾曼底登陸的特種空勤團士兵。[7]同年8月,他參與霍茲沃斯行動跳傘進入法國,並在敵後作戰期間用武裝吉普車殲滅兩支德軍機槍小組,因而獲得軍功十字勳章。[4]2018年,他因參與解放法國在法國駐英國大使館的非公開儀式上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騎士級。[8]
斯特林被俘後,帕迪·梅恩接管特種空勤團領導權。戰後,梅恩和薩德勒加入福克蘭群島屬地調查局前往南極。[4]薩德勒在斯托寧頓島期間因建立基地獲得極地勳章。基地通過冰川與南極大陸連接,因此冰川消退後形成的地區被命名為「薩德勒通道」。[9]
Remove ads
晚年
薩德勒曾為軍情六處工作數十年,負責過福克蘭戰爭的欺敵行動,並在退休後從事航海事業。[7]1990年,他與皇家巡航俱樂部領航基金會前主任出版奧茲·羅賓遜(Oz Robinson)出版航海指南《大西洋的西班牙和葡萄牙》(Atlantic Spain and Portugal)的第二版。[10]
個人生活
1958年,他以軍情六處特工身份在外交部工作期間與帕特里夏·本森(Patricia Benson)結婚,二人育有一女名為莎莉(Sally)。帕特里夏·本森在2001年逝世。[4]
二戰結束後,薩德勒居住在格洛斯特郡切爾滕納姆。儘管晚年失明,他仍在2020年與特種部隊俱樂部成員在倫敦慶祝其百歲生日。[5]2024年1月4日,他在劍橋的一家療養院逝世,享年103歲。[5]
相關作品
2013年,肖恩·雷蒙特(Sean Rayment)出版特種部隊俱樂部系列短篇小說《與隆美爾作戰:邁克·薩德勒上尉》。[5]
2022年,湯姆·尚克蘭執導電視劇SAS:叛逆勇士。這部劇改編自本·麥金泰爾201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特種空勤團在西部沙漠戰役的故事。湯姆·格林-卡尼在劇中飾演薩德勒。[5]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