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屬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属栅
Remove ads

金屬柵metal gate),指在橫向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結構中,柵電極與晶體管通道之間由氧化層隔開——其柵材料為金屬。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大多數MOS晶體管中「M(金屬)」已被多晶硅取代,但名稱仍沿用。

Thumb
鋁在<111>硅中合金化形成凹坑。這是在去除集成電路鋁層後通過化學腐蝕顯現的。

鋁柵

首個MOSFETMohamed M. Atalla英語Mohamed M. AtallaDawon Kahng英語Dawon Kahng在1959年於貝爾實驗室製造,1960年實現演示。[1]他們採用作為溝道材料,並使用非自對準的柵。[2]鋁柵金屬(通常在真空蒸發室內沉積在晶圓表面)在20世紀 70年代初期非常常見。

多晶硅

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業界由於製造複雜性及性能問題,逐漸放棄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結構中使用鋁作為柵材。[需要引用]一種稱為多晶硅(高度摻雜的多晶硅晶粒)被用來替代

多晶硅可通過化學氣相沉積(CVD)輕鬆沉積,且能耐受後續高溫(900–1000 °C以上)處理——而金屬則不能。尤其是,金屬(常為)在熱退火步驟中容易與硅擴散合金化,導致短路。[3][4]尤其是在晶體取向為〈1 1 1〉的硅晶圓上,鋁在高溫加工中與硅過度合金化,會在鋁下方的源極或漏極區域和基底的冶金結之間形成金屬化短路,造成無法修復的電路失效。這些短路由金字塔狀的-合金尖刺向下貫入晶圓。在硅上的實際高溫退火極限約為450  °C。多晶硅還適合製造自對準柵英語self-aligned gate。在柵極就位後進行源極和漏極摻雜劑注入或擴散,通道與柵極完全對準,無需額外光刻步驟,從而避免層間錯位。

NMOS和CMOS

NMOS邏輯CMOS技術中,隨着時間和溫度的推移,柵結構所施加的正電壓會導致門介質下的正電性雜質擴散,通過柵介質遷移到電性較低的通道表面。那裡正電荷對通道形成的影響更顯著,降低了N溝道晶體管的閾值電壓,並可能隨着時間引發故障。而早期的PMOS邏輯技術對這一效應不敏感,因為正電的鈉離子被負電的柵極吸引,遠離通道,減少了閾值電壓的漂移。20世紀70年代的N溝道金屬柵工藝對潔淨度(無鈉存在)要求極高,製造成本居高不下。雖然多晶硅柵也對這種現象敏感,但在後續的高溫工藝中可暴露於少量HCl氣體(常稱為「Getter英語Getter」),與鈉反應生成NaCl並隨氣流排出,形成基本無鈉的柵結構,極大提高了可靠性。


但實用摻雜水平的多晶硅電阻並非接近零,對晶體管柵電容的充放電而言並不理想,可能導致電路速度下降。

現代工藝重返金屬

45納米製程起,金屬柵技術重新被採用,並配合使用由英特爾率先採用的高介電材料英語High-κ dielectric

NMOS的金屬柵電極候選材料包括Ta、TaN、Nb(單金屬柵);PMOS通常由WN/RuO₂構成(金屬柵常由兩層金屬組成)。這種方案可提升通道的應變能力,並使柵內電子排列減少電流擾動(震盪)。

相關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