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江鎮 (澄邁縣)
中國海南省澄邁縣的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江鎮(郵政式拼音:Kimkang[1]),清朝末年及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時為集市金江市,古作打鐵市,是海南島上的一個行政建制鎮,位於南渡江的北岸,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澄邁縣的縣治。
澄邁縣的縣治在清朝光緒年間由老城墟(今老城鎮)遷至金江鎮時,時人發現鄰近的南渡江中的沙土有黃金,並將當時的南渡江命名為「金江」,金江鎮因而得名。金江鎮距離海南省省會海口市48公里,在清朝康熙年間即為澄邁縣的重要墟市,而在嘉慶年間則已有「小蘇州」之譽。
Remove ads
歷史
金江鎮位於南渡江北岸[2],距離海南省省會海口市48公里[3]。金江鎮所在曾有一個名為「打鐵市」的集市[2],因相傳當初有幾戶打鐵匠居於當地而得名[4],而此名也記載於道光年間的《瓊州府志》第九卷[5]。澄邁縣的縣治原設在縣東北海濱[6]的老城墟(今老城鎮),惟當地水土較差[2]。後來,老城墟發生強烈地震,此後瘟疫流行,病死了很多人[2],使縣治終在光緒十八年(1892年)自老城墟遷至打鐵市[3][7]。遷治時,時人發現時稱「新安江」的南渡江[2]中的沙土含有黃金[4],於是就將之命名為「金江」,打鐵市也隨之更名為「金江市」[8]。中華民國成立後,澄邁縣仍治金江市[1]。1950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進駐澄邁縣後,解放軍瓊崖縱隊所屬澄邁縣民主政府從六芹山遷入金江市,並於同年5月1日改稱「澄邁縣人民政府」[2][9],金江鎮仍為澄邁縣的縣治至今[8]。
行政區劃
金江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澄邁縣下轄的一個行政建制鎮[10]。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於現金江鎮所在地設置金江區,為縣轄區[4]。1957年,金江區改置為金江鎮[4],其後同屬澄邁縣的太平鄉併入金江鎮[2]。1958年,金江鎮改置為金江人民公社,直至1986年方復置為金江鎮[4]。
金江鎮現時下轄11個社區和44個行政村,共55個村級行政單位如下:建國社區、中山社區、文化中社區、文化北社區、城東社區、向陽社區、鍾寨社區、光明社區、城西社區、江南社區、長安社區、大塘村、村頭村、大催村、塘口村、博潭村、京嶺村、大坡村、天山村、大拉村、新雲村、長坡村、長村、合福村、軍口村、南墩村、東聯村、北河村、五聯村、六角塘村、茂坡村、福龍村、潘村、美亭村、黃竹村、龍坡村、名山村、好讓村、大美村、揚坤村、雅新村、塘北村、興加村、太平村、夏富村、六山村、北方村、木棉村、春芳村、海仔村、山口村、善井村、高山朗村、道南村和仁丁村。[11]
Remove ads
經濟發展
金江鎮的集市在清朝康熙年間即為澄邁縣「商賈多聚」的重要墟市,而在嘉慶年間已發展成「山川分明,人文淵藪,貨物所聚,舟車所過」、被人目為「小蘇州」的繁華市鎮[12]。金江鎮的輸出品以生豬、米穀、鴨蛋為大宗,而輸入品則以布匹、洋紗、煤油、黃豆為大宗。在公路未通以前,儋、臨兩縣南部之出口貨物多由南渡江經過金江鎮。由於澄邁縣人民政府一直設於金江鎮,因此金江鎮的經濟、文化、人口有了較大的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小城鎮[8]。
城市圖片
- 金江鎮市區全景圖:由南渡江南岸望向金江鎮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