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阻抗控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阻抗控制(Impedance control)是一種處理力和位置關係的控制理論,常用在有機械臂英語manipulator (device)和環境互動,而且力和位置的關係非常重要的應用中。例如,在人機協作英語Human–robot collaboration的應用中,人施加的力會直接關聯到機械手臂移動或停止的速度。相較之下,傳統的位置控制或力矩控制,在機械手臂碰觸到其他物體時表現通常很差。因此,阻抗控制便是為了解決這類互動問題而發展的。

機械阻抗(Mechanical impedance)是速度比值,和電路中的阻抗電壓電流的比值)類似。彈簧常數定義彈簧有形變時的力輸出。阻尼常數定義有速度時的力輸出。若控制一個機構的阻抗,也就表示控制其抵抗外部移動的能力,這往往是由環境所造成的。

機械導納(Mechanical admittance)是機械阻抗的倒數。機械導納表示其運動和受力的比例。若機構對外界的物體施力,物體可能移動,也可能不動,視其特性和受力而定。例如對桌子上的大石頭施力,和對湖面上漂著的浮木施力,兩者會有不同的運動方式。

阻抗控制的核心理念就是將環境視為導納,有施力就會可能有對應的運動,而機械臂則為阻抗,其施力會受位移的影響。阻抗控制有一個假設:「對環境而言,機械臂就是物理系統,控制器無法讓機械臂變成非物理系統。」 此一經驗法則也可以寫成:「大部份的情形下,環境像是導納(例如質量,也許會受運動學的限制),此時與其相關的應該是阻抗,一個針對環境產生運動而產生力的函數,函數可能非線性、動態甚至是不連續。」[1]

Remove ads

原理

阻抗控制不單純控制機構的力或是位置,而是控制力和位置之間的關係。阻抗控制會以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為輸入,力則為輸出。 因此控制器可以維持力和位置、速度、加速度之間的動態關係,讓機構有類似彈簧-質量-阻尼的行為:,其中是摩擦力,是靜止力。

質量()和彈簧(剛性為)是儲能元件,而阻尼(阻尼係數)是耗能元件,若可以控制阻抗,也就可以控制互動時的能量交換,因此阻抗控制也可以說是互動控制[2]

機械系統在本質上就是多維度的,典型的機械手臂可以依三維座標擺放物體,同時可以考慮俯仰(pitch)、偏擺(yaw)和橫滾(roll)三個自由度。理論上,阻抗控制器可以讓機構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阻抗。例如可能在某一軸上的剛度很強,但在另外一軸格外有順應性(compliant)。透過補償機構的運動學和慣量,可以任意的擺放這些軸,而且有不同的座標系統。例如可以使機器人零件夾具在與砂輪相切方向上具有很高的剛度,同時在砂輪的徑向方向上具有很高的柔順性(控制力時幾乎不考慮位置)。

Remove ads

應用

阻抗控制可用在機器人上,以此為通用策略,用在傳送給機械手臂的命令上,也可以用作終端效果器,將被操作物體非線性運動學或動力學一併考慮[3]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