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列克謝·布拉戈維申斯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列克謝·謝爾蓋耶維奇·布拉戈維申斯基[註 1](俄語:Алекс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ий[a]白俄羅斯語Аляксей Сяргеевіч Благавешчанскі[b];1909年—1994年),蘇聯軍事人物,曾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擔任蘇聯空軍援華抗戰志願隊大隊長。1938年榮獲蘇聯英雄稱號,1943年晉升空軍中將

事实速览 阿列克謝·布拉戈維申斯基 Алексей 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ий, 暱稱 ...

因為絡腮鬍且勇猛無比的形象,他被中國飛行員別稱為「張飛大隊長」[1]

Remove ads

生平

1909年10月18日生於格羅德諾省布列斯特(現白俄羅斯境內)市的一個鐵路工人家庭。1914年搬到庫爾斯克居住。1927年4月參軍。1933年起在布良斯克空軍部隊服役。1937年9月至12月,在空軍研究所擔任試飛員,對伊-15伊-16戰鬥機進行了多次測試[2]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他主動請纓來華助戰,擔任殲擊機大隊長。期間,他主要駕駛伊-15戰鬥機,在南昌武漢等地參加對日空戰,靈活應用戰術迎敵。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的9個月中,他累計個人擊落敵機8架,與隊友協同配合擊落敵機20多架[1]。1938年11月14日,由於在抗日戰爭的突出表現,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布命令,決定授予布拉戈維申斯基蘇聯英雄稱號,以及列寧勳章和金星獎章[3]

1938年10月至1939年1月,再次擔任試飛員。隨即參與蘇芬戰爭,擔任第54殲擊航空旅旅長[2]。1941年開始的蘇德戰爭期間,擔任第2殲擊機航空軍軍長。先後在加里寧方面軍沃爾霍夫方面軍西部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波羅的海沿岸第一方面軍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作戰。參與了大盧基戰役伊斯卡拉行動庫圖佐夫行動巴格拉基昂行動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等戰役戰鬥。1945年2月9日,在波蘭盧賓受到重傷[2]

二戰勝利後,繼續在空軍研究所工作。1960年轉到圖波列夫設計局工作,歷任副主任(1962-1965),飛行試驗基地負責人(1965-1975),副首席設計師(1975-1983),首席設計師(1984-1985)[2]

1985年春,率領代表團來華訪問,受到中方熱情接待。他在武漢還會見了當年並肩作戰過的吳鼎臣老戰友,併合影留念[1]

1994年5月25日在莫斯科去世[4],安葬於特羅耶庫羅夫公墓

Remove ads

榮譽

主要榮譽:蘇聯英雄金星獎章、兩枚列寧勳章、一枚十月革命勳章、三枚紅旗勳章、二級蘇沃洛夫勳章、二級庫圖佐夫勳章、二級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勳章各一枚、一級衛國戰爭勳章和紅星勳章各兩枚,獎章多枚[2]。1938年,獲中華民國政府授予的四級雲麾勳章,當時證書上的名字寫的是百樂克萬敘斯基[5]

備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