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占·峇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丹斯里拿督斯里阿占峇基(馬來語:Azam bin Baki ;1963年5月12日—),馬來西亞調查官員,自2020年3月起擔任馬來西亞反貪污委員會(MACC)第6任首席專員。2022年因涉嫌違規超額持股,引起巨大爭議[1]。
Remove ads
生平
阿占峇基於1963年5月12日出生於馬來西亞森美蘭州。他獲得了馬來西亞工藝大學(UTM)電機工程文憑、馬來亞大學(UM)法學學士和亞洲電子大學(AEU)碩士學位[2]。
阿占峇基的職業生涯始於1984年,在馬來西亞反貪污局 (ACA) 擔任助理調查官,並於2000年起在霹靂州的反貪污辦事處任職,直到2007年被調往反貪局的總部[3]。
在反貪污局任職期間,他擔任過調查官、情報官、檢察官的職位,並參與了社區教育活動。2007年,他領導一個特別工作組調查巴生港口自貿區醜聞事件(PKFZ)[3],但該案最終在無人入罪的情況下結束。2013年,他晉升成為情報總監。2015年,擔任調查總監和副首席專員(運營)。2019年,他聯同其它執法機構調查前朝政府在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醜聞(1MDB)的違規行為,並從前首相納吉·阿都拉薩與其它41名個人賬戶中,充公了總計2.7億令吉資金[4]。
2020年2月底,馬來西亞政壇發生政治危機,導致執政黨希盟政府垮台,也導致司法機構產生人事變動。時任反貪腐首席專員拉蒂花於3月6日宣布縮短其任期的決定,由阿占峇基暫時接替她的職位。3天後的3月9日,阿占峇基獲得首相慕尤丁的任命,正式受委為馬來西亞反貪污委員會首席專員職位,即日生效[5][6]。
2021年10月28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第10屆國際反腐敗學院年度會議中,他受委為該學院2021年至2024年的理事會(BoG)成員之一[7]。
阿占峇基領導馬來西亞反貪污委員會以後,馬來西亞連續3年(2020-2022)貪污印象指數(CPI)下降。有觀點認為下降是政府缺乏改革反貪污委員會,讓其變得更獨立及有效率的政治意願的原因是其中之一[8]。但阿占峇基對此辯稱有關指數不一定能夠精準描繪真實的貪腐情況[9]。
2023年,馬來西亞貪污印象指數略有進步,得分從2022年的47分增至50分,改寫過去3年的低分狀態。國際透明組織馬來西亞分會指出,取得進步的部分原因包括反貪污委員會和總檢察署做出表率,提控知名政治人物。阿占峇基則指出,新成立的委員會在CPI排名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0]。馬來西亞在2024年的貪污印象指數維持不變,但國際透明組織大馬分會認為,近期爆發的沙巴貪腐案將影響2025年公布的排名。阿占峇基在與首相安華·依布拉欣主持反貪會儀式上表示,他將全力支持首相和政府希望消除腐敗的願景和承諾。然而,他承認反貪會仍面臨巨大挑戰,特別是在提高大馬CPI方面[11]。
Remove ads
2024年11月9日,一名吹哨人向網絡媒體《當今大馬》揭露,由沙巴首席部長哈芝芝·諾領導下的政府高層成員,以及沙巴民意黨的數名議員涉及貪污,並聲稱自己握有數段州議員商議金錢交易的影片報導[12]。
在一系列將多名沙巴州議員與涉嫌醜聞聯繫起來的視頻被泄露後,反貪會首先傳召沙巴礦物管理私人有限公司(SMM)前首席執行員恩吉洪和沙巴民意黨的數名議員助查,反貪會共傳召吹哨人在內的15人進行記錄陳述。阿占峇基否認反貪會從未採取行動的指責,並指已經第二次把調查報告提交給總檢察署。他指責吹哨人在向反貪會提供所有證據之前,已把證據交給媒體,而吹哨人仍在尋求豁免罪名的情況下才交出掌握的證據,對此無法提供任何保護[13]。另一方面,安華政府亦反對先向媒體爆料再投報的做法,以避免被控者受到輿論審判,招致社會諸多批評。
自2024年11月揭露沙巴政府貪污案件,以及2025年1月完成證人陳述以後,阿占峇基領導的反貪會面臨社會批評。人民復興黨仙本那國會議員沙菲益阿達認為,自沙巴貪污案件揭露以來,反貪會調查未有進展實乃「神跡」[14]。後來,阿占峇基表示,調查沙巴政府集體涉貪案的最大挑戰是缺乏足夠的信息,並將原因歸咎於吹哨人沒有向反貪會提供視頻證據[15]。民興黨署理主席達勒雷京指出,他曾見過在其它貪腐案件中,哪怕是證據更少,反貪會也會將嫌疑人扣押,駁斥阿占峇基是「一派胡言」[16]。前副法律和機構改革部長藍卡巴星駁斥有關缺乏足夠信息會阻礙反貪會對沙巴涉嫌採礦醜聞進行調查的說法,稱這是「荒謬」的[17]。
Remove ads
軼事
阿占峇基在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競選期間,被公正黨署理主席拉菲茲放話,一旦希盟成功執政,他將親自向後者對他展開的政治迫害行為算賬。拉菲茲因不滿反貪會連續兩天搜查其擁有的Invoke Solutions公司,批評反貪會試圖損害他的政治形象[18]。阿占峇基隨後接受採訪時自嘲對於拉菲茲的恐嚇言論感到害怕,並諷刺後者若掌權後可能的濫權行為,也表示不排除向警方投報[19]。拉菲茲後來澄清要在當選後對付阿占峇基是一場誤會[20]。
爭議
阿占峇基在擔任反貪會首席專員期間,他面對各種不同的指控,包括有罪不罰、撤消檢控、濫用職權和選擇性提控的批評。
里扎阿茲是馬來西亞第6任首相納吉·阿都拉薩的繼子,也是一名電影製作人,他參與的知名作品是好萊塢的《華爾街之狼》的製作,因涉及一馬公司案而被檢控。
2020年5月14日,總檢察署與里扎阿茲達成和解協議,後者只需歸還數百萬令吉就可以獲得假釋,同時檢方也要歸還里扎阿茲繳付的100萬令吉保釋金和結束對他的起訴[21]。里扎阿茲達成的協議內容引起了爭議,反貪會發表文告解釋稱,這項協議是經前總檢察長湯米·湯姆斯審議並同意,而總檢察署也發出相似聲明。
不過湯米湯姆斯本人則堅持否認有關同意政府撤銷里扎阿茲洗黑錢的控狀,並稱反貪會指他同意這項協議是虛假陳述[22][23]。
2024年9月29日,前財政部長達因·再努丁的妻子奈瑪哈立德(Naimah Khalid)根據《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反貪會首席專員阿占峇基告知其反貪機構官員,時任首相安華指示調查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及其兒子以及達因,還告知不要調查安華·依布拉欣前政治秘書法哈什·瓦法·薩爾瓦多·黎剎·穆巴拉克(Fahash Wafa Salvador Rizal Mubarak)因通過個人公司,收購科技聯合(HTPADU)股權一事而引發的爭議。奈瑪哈立德向警方報案,舉報反貪會涉嫌濫用權力調查其丈夫[24]。
2021年10月26日至12月15日,調查記者拉麗塔·庫納拉特南(Lalitha Kunaratnam)因在獨立新聞服務(INS)分別發表兩篇針對反貪污委員會主席阿占峇基持有百萬股權,涉嫌違反職業操守的文章,繼而引發巨大的社會爭議事情。
2022年4月22日,馬來西亞上訴法院法官莫哈末納茲蘭因被部落客拉惹柏特拉在其經營的《今日大馬》網站指控其銀行賬戶有來歷不明的資金,而受到反貪會立刻在隔日開擋調查。
阿占峇基被質疑其領導的反貪會違反了司法機構本身就擁有能制衡法官的制度的原則[25],同時他也被質疑在本身持有數百萬股票的違法事件中,反貪反並沒採取相同的調查行動具有雙重標準。不過反貪會表示,會開檔調查是基於接獲投報,並非因為媒體的新聞報道或網站指控[26]。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和考慮之後,馬來西亞律師公會在5月27日的特別大會上同意通過行動來抗議反貪會干涉司法機構。馬來西亞律師公會認為,反貪會調查一名法官的行為,會對法官造成恐懼,繼而影響法庭裁決的公平性和公眾對司法的信心,同時違反了司法分權的基本原則,並定於6月17日展開名為「司法獨立之行」(Walk for Justice)的遊行示威,目的是要求政府捍衛司法獨立、維護公眾對司法系統的信心、譴責反貪會的行為和期望推行司法改革[27]。
馬來西亞律師公會聯同沙巴與砂拉越數百名律師和在野黨議員計劃遊行至國會大廈抗議,但最終被馬來西亞警察堵截在吉隆坡默布草場(Padang Merbok)。不過,該團體成功將其4項訴求的備收錄遞交給負責法律事務的首相署副部長瑪斯恩美雅蒂,遊行活動隨着解散。這是繼同年1月持股醜聞的示威活動後,第二次針對反貪會的遊行集會[28]。
- 2020年8月6日,前任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因涉嫌在檳城海底隧道事件索賄,被反貪會逮捕調查。林冠英在被通宵扣留了一晚後,透過面子書撰文分享在扣留所的經歷,控訴在上吉隆坡地庭的前一天,他被反貪會要求必須換上橙色囚衣,還得睡在沒有床墊也沒有枕頭的木地板上,質問反貪會為何對待他的待遇遠不及因貪污腐敗而被調查的前首相納吉·阿都拉薩,以及是否存在着雙重標準。阿占峇基對此駁斥林冠英的指控,指所有人都使用了同樣的程序,包括納吉和其他幾名巫統領袖,逮捕林冠英並沒有雙重標準待遇。如果林冠英覺得自己在拘捕行動受到不公平對待,他可以向警方報案,或將此事帶上法庭[29]。林冠英隨着貼出一個2018年9月20日納吉並沒有被關在扣留所,而是被安置在反貪會建築物內的視頻,表示希望能幫助喚起阿占峇基的記憶[30]。3天後,阿占峇基重申,換上橙色囚服事宜是由查案官斟酌,否認在調查林冠英的案件時表現偏心,強調反貪會在執行任務的過程專業和透明[31]。
- 2020年8月下旬,時任國防部副部長依瑪希山寫支持信,推薦兒子出任官企董事,引發網民和反對黨議員炮轟,抨擊此為裙帶主義行為,阿占峇基對此被質問為何尚未調查此事[32]。但反貪會對此解釋,表示政治人物、副部長或部長發支持信並不違法[33]。
- 阿占峇基曾在2020年反貪會成立53周年的儀式上接受專訪時宣告,將致力保證會援引《2010年保護告密者法令》保護吹哨者。然而,在2021年至2022年阿占峇基涉及的持股醜聞中,他起訴揭露他的舉報人,將自己的公信力推翻。
- 2021年7月21日,阿占峇基因在一場會議上質疑由國際透明組織發布的貪污印像指數(CPI),並認為其真實性、可信度和可靠性令人生疑,引起輿論詬病。民主行動黨主席林冠英質疑阿占峇基是對國際透明組織將馬來西亞CPI指教下降至2018年以來新低點一事懷恨在心,同時也認為阿占峇基涉及各種濫權瀆職的指控,並不適合掌管反貪會,呼籲阿占峇基應該辭職[34]。人民公正黨署理主席拉菲茲諷刺,若自身是反貪會主席早就辭職謝罪[35]。反貪污與朋黨主義中心(C4)感嘆阿占峇基的言論顯示對貪腐的極膚淺認識[36]。
- 2022年9月30日,民主行動黨主席林冠英反駁阿占峇基聲稱其領導的反貪會已是一個獨立的機關,因此不需要對國會負責的言論,並羅列18宗案例,稱反貪會不但允許被用作對付在野黨議員和反對政府人士的政治武器,也未能履行其法定職責,背離了其無畏無懼,不偏袒及獨立行動的目標[37]。
個人觀點
2020年10月1日,阿占峇基在反貪會成立53周年儀式上接受專訪時表示,為改變公眾認為反貪會無法在沒有外部干預的情況下專業地履行職責,他贊成政府提出的一些有助於提高公眾信心的修正案,包括反貪會首席專員的任命需要得到國會議員的支持、在反貪會之下成立一個服務委員會,以終止由公共服務委員會控制的反貪會官員和工作人員的招聘服務、修改聯邦憲法,以允許議會任命反貪會首席專員,並為成立服務委員會鋪平道路。阿占峇基強調,在未來三年內,其領導的反貪會重點將放在打擊經濟犯罪和幫助政府減少公共資金外流,但這並不意味着不會優先考慮其他類型的腐敗案件。關於零腐敗的願景,阿占峇基承認這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情:「迄今為止,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聲稱擁有零腐敗,如果我們想談論零腐敗,那麼我們必須看看前線人員,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執法人員。如果他們是乾淨的,那麼社會也會認為這個國家是乾淨的。 因此,為了實現零腐敗,我們必須糾正(腐敗行為)前線人員,特別是那些與外國人打交道的人」。他在補充反貪會過去三年處理的許多案件都是基於從舉報人那裡收到的信息,但也明白許多人仍然不願就貪污行為提出投訴的情況宣告「我們想向他們保證,舉報人將在《2010年保護告密者法令》的保障下受到保護,不會受到加害行動」[38] 。
2021年10月1日,阿占峇基在紀念反貪污委員會成立54周年儀式上接受訪問時表示,儘管打擊腐敗並不是該委員會的唯一責任,但其它機構總是對委員會過度依賴。阿占峇基坦言,這種過度依賴包括,其它政府機構都有自己的誠信部門,但就連撰寫官員的犯罪報告這種最基本的職能,都總是等待反貪會的官方報告。然而,這種自己的調查結果和建議的報告,對於解決問題、系統或程序至關重要,但許多人缺乏建立反賄賂管理系統的意願。阿占峇基坦言,反貪會的存在並不是展示實力或對越界人士施加重罰,而是提醒堵住公共管理體制的漏洞,因此反貪會將大部分重點都放減少納稅人資金流失方面的採購、執法和腐敗領域的問題展開,同時特別針對公務員內部的腐敗問題進行訓練。他也強調,關於政治獻金有關的問題,認為是時候引入規範這種做法的法律,因為在廣泛定義的政治獻金的例子中,有關可疑做法無法得到有效調查[9]。
2022年7月21日,阿占峇基在一場媒體活動上向媒體表示,由國際透明組織每年發布的貪污印像指數(CPI)不一定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真實貪污情況,而是衡量貪污水平的一種印象。他表示,國際透明組織發布對公共部門腐敗的感知程度的年度調查對國家進行排名,並非所有部門都與腐敗有關,其中涉及人權問題以及商業道德等。在與媒體的問答環節中,阿占峇基還被問及他對馬來西亞投資者對CPI的印象會否遠離某個國家的看法。他認為,外國投資者仍然在其他國家投資,而這些國家的貪污印象遠比馬來西亞嚴重,並引述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NM)的報告,外國投資者沒有理由會基於這種印象而跑掉,但如果有投資者可能因為其他各種原因避開馬來西亞,他不知道這些原因是什麼。他補充說,投資者仍在進入CPI比馬來西亞差的國家,比如泰國、印度尼西亞或越南,建議媒體去調查[39]。
封銜
彭亨:
蘇丹阿末沙效忠成員勳章(AAP)(2008年)[40]
彭亨王冠拿督勳章(DIMP)—拿督(2011年)[40]
蘇丹阿末沙效忠拿督勳章(DSAP)—拿督(2013年)[40]
蘇丹阿末沙效忠斯里勳章(SSAP)—拿督斯里(2014年)[40]
吉蘭丹:
吉蘭丹效忠斯里勳章(SPSK)—拿督(2022年)[45]
砂拉越:
砂拉越之星國家領袖勳章(PNBS)—拿督斯里(2023年)[46]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