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爾巴尼亞人起源問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世居歐洲巴爾幹半島的阿爾巴尼亞人的起源問題一直是歷史學界的爭端問題。至2010年代初,多數學者認同古巴爾幹族源說,認為當今的阿爾巴尼亞民族主體是包括伊利里亞人、達契亞人、色雷斯人在內的古巴爾幹人的後裔[1]。目前學界對這三個古巴爾幹民族支系的認知尚少,且這些民族早在史前時期即融合為一體。對阿爾巴尼亞人的最早記載出現於11世紀末拜占庭帝國的史冊中,此時的阿爾巴尼亞已完全基督化,而其基督化前的文化所剩無幾,多少只得從神話傳說中尋覓線索。因毗鄰古希臘,受其影響較深,基督化前的阿爾巴尼亞神話中摻有諸多希臘神話的元素,但其主幹還是以古巴爾幹宗教為主[2][3]。語言方面,阿爾巴尼亞語是印歐語系下獨立於其他語言的一個分支—阿爾巴尼亞語族。目前發現的用阿爾巴尼亞文書寫的最早文字實物源自15世紀。人類學家通過對比遺傳基因發現阿爾巴尼亞人與歐洲多數民族共有同源祖先[4]。
發源地

1462年用阿爾巴尼亞文書寫的文獻出現時,阿爾巴尼亞民族早已形成。在缺乏先前語言紀錄的情況下,歷史語言學家只得通過阿爾巴尼亞語中的拉丁語和斯拉夫語借詞來分析原阿爾巴尼亞語的發源地[5]。阿爾巴尼亞語發源地的具體位置不明確,但分析表明,應當是一個多山地區,而非平原或海岸。在研究古阿爾巴尼亞語的動植物單詞時發現,凡是描述巴爾幹半島山區特有物種的單詞使用的都是原阿爾巴尼亞語特有單詞,而與農漁業活動相關的單詞均為拉丁、斯拉夫等外語借詞。斯拉夫語借詞又提供線索:阿、斯民族早期接觸地區應在海拔600至900米的山地[6]。根據拉丁語借詞的分析多少可以確定阿爾巴尼亞人的發源地在伊拉切克線以北,比今日阿爾巴尼亞共和國的位置更內陸、更靠北。
阿爾巴尼亞語中的拉丁語借詞可分為古達爾馬提亞語和羅馬尼亞語兩種類型,前者位於亞得里亞海岸,後者位於巴爾幹東北地區[7]。一些學者認為阿爾巴尼亞語的拉丁語層實際源於東羅曼語言(如羅馬尼亞語)而非達爾馬提亞語[1]。這些學者認為現代羅馬尼亞語和阿爾巴尼亞語的百餘個羅、阿二語獨有的同源詞證實了這個觀點,且說明歷史上羅、阿二族人民曾是近鄰,他們更進一步提出接觸地在塞爾維亞東部的摩拉瓦河谷[1]。這些同源詞的借詞方向多為羅馬尼亞語借自阿爾巴尼亞語,說明歷史上羅馬尼亞人群從斯拉夫人聚居區移至阿爾巴尼亞人聚居區,即阿爾巴尼亞人在巴爾幹中西部地區(今科索沃、阿爾巴尼亞北部)的出現早於他族。今日,阿爾巴尼亞與希臘毗鄰,如若古時阿爾巴尼亞人曾與歷史悠久且占據文化絕對優勢的希臘人長時期接觸,現今阿語中的希臘借詞應占多數,拉丁、斯拉夫語借詞數量之上,但實則不然[8]。伊利里亞族源說的支持者認為伊利里亞南部海岸的原著民在斯拉夫民族入侵時退出海岸低地,移居東北山區[9][10]。此觀點有另種理論,認為阿爾巴尼亞人是居於達爾馬提亞與多瑙河間的伊利里亞部落南遷後的後裔[11]。支持達契亞族源說的學者認為阿爾巴尼亞人在3至6世紀期間從喀爾巴阡山脈南下到如今位置[12]。色雷斯族源說的支持者認為原阿爾巴尼亞人居住在色雷斯亞(今希臘北部),以斯科普里、尼什、索非亞和今阿爾巴尼亞東南部圈起的範圍內[13],或在斯拉夫入侵時從羅多彼附近的巴爾幹山脈南下到如今位置[14]。
Remove ads
參閱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