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陝西老坊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陕西老坊寺map
Remove ads

陝西老坊寺(亦被稱為陝西老坊清真寺,簡稱為老坊寺。曾也被稱為陝西清真大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回族清真寺。屬伊斯蘭教格底目派。陝西老坊寺最初為陝西清真大寺,始建時間說法不一,可確定在光緒三年(1877年),該清真寺重建。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稱為陝西老坊寺。陝西老坊寺的大殿是烏魯木齊市文物保護單位

事实速览 陝西老坊寺, 基本資訊 ...

歷史

清政府準噶爾之役獲勝後,開始了大規模的開荒屯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現在的烏魯木齊市地區修建了迪化城。起初屯墾的任務僅由士兵承擔,被稱為軍屯。其中陝西省甘肅省等地的回民也有從軍的將士,清政府鼓勵他們攜家帶口的耕作。長此以往,很多回民將士選擇攜眷永駐迪化,成為了較早在新疆定居的回族人。除了從軍入疆,亦有因災荒離家從陝西省、寧夏府等地的百姓前往新疆屯墾,被稱為戶屯。其中包括大量的回民。隨着回民人數的增多,建設清真寺之事迫在眉睫[刊 1][刊 2]

現在的陝西老坊寺頂梁記載了該寺屬於重建,「重建陝西古社清真大寺合方人建成」,以及記載了重建時間,「歲次大清光緒三年」[新 1]。然而關於陝西老坊寺的興建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其一,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陝西籍回民在迪化城南門旁修建了迪化最早的清真寺,即陝西寺,寺址即現陝西老坊寺寺址。隨着回民信眾的增多,陝西老坊寺在光緒三年(1877年)重新修建了清真寺大殿,並命名為陝西清真大寺[刊 3][書 1]。另一種說法則為最早建造的清真寺也是陝西寺,因捐建者多來自於陝西得名。不過這座清真寺寺址則位於北梁,因此也被叫做北梁寺[a]。然而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該寺教長妥明起事反清,隨後發展成同治新疆回亂。到了光緒二年(1876年),劉錦棠左宗棠收復新疆,在重新控制迪化後,該寺被查封。部分陝西籍回民在第二年(光緒三年,1877年)選擇在現址重新修建清真寺,並沿用陝西寺之名,即陝西清真大寺[刊 2][刊 4][刊 5][書 2]

隨着各地回民數量的增多,同鄉們選擇修建屬於自己的清真寺。例如來自陝西的回民先後分出鳳翔寺邠州寺等清真寺,來自甘肅的回民修建了固原清真大寺、蘭平坊(現又拆分為蘭州寺永登寺)等清真寺[刊 2][刊 3]。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從陝西寺分出的烏魯木齊陝西大寺竣工[刊 3]。與之同一年,陝西清真大寺正式更名為陝西老坊寺,簡稱老坊寺[刊 4][書 1]。陝西老坊寺是新疆和平解放之前,迪化回民二十三坊之一[b][刊 4]

隨着時間的推移,老坊寺開始出現殘損。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老坊寺成為了裝訂廠和刷子廠的所在地。沖床運行時產生的震動,使得老坊寺大殿的瓦片掉落。為了保溫,工廠又將剩餘的瓦片換成油氈。廠方將原本的木雕花卉門拆除,並修建土牆。而等到清真寺歸還於信眾後,又面臨着地基下沉、牆體下陷且開裂、屋頂漏水等情況[新 1][刊 5]。2003年4月,陝西老坊寺大殿被列為第三批烏魯木齊市文物保護單位[書 3]。2013年4月到10月,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投資300萬元人民幣對老坊寺進行修繕,此次修繕為落架維修[書 4]

Remove ads

建築

陝西老坊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新市路54號[書 3]。陝西老坊寺是院落式建築,占地面積近1000平方米。清真寺大殿坐西朝東,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建築面積310平方米,東西寬15米,南北長超過20米,建築高9米,台明高0.4米。前殿為六架梁單檐歇山卷棚頂,後殿為七架梁單檐硬山勾連搭頂的磚木結構建築。老坊寺的檐角較深。左右兩側無檐廊,僅進深方向設有前檐廊,前檐牆明間設有隔扇門,次間設有隔扇窗。另外三面牆體由青磚包土坯砌制。院內為水泥地面,大殿東側為阿訇住房和講經堂,南側是水房,北側有舍房和大門。室內西牆由聖龕,講經台設於西北角,地面為木地板[刊 5][書 3][書 5]

與其他伊斯蘭建築不使用偶像及動物圖飾不同的是,老坊寺在木質的屋檐、斗拱雀替上有內容為動物的雕刻和彩繪。雕刻的技法包括浮雕、透雕、立體圓雕等。圖案內容包括喜鵲站在裂口的石榴之上,老鼠爬伏在葡萄之上,爪擒寶珠的鳳凰,口含銅錢的蝙蝠,站在大象身上的蝙蝠等。這些有動物的雕刻與彩繪多出現在外觀和前殿,而後殿主要以波斯語為主的彩繪和磚雕,這可能是重建清真寺時,因為清末戰亂,社會矛盾重重,為了迎合主流文化,將伊斯蘭文化中華文化融合所致[新 1]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