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霍亂疫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霍亂疫苗(英語:cholera vaccine)是一種可有效預防霍亂的疫苗[1]。約85%施打過疫苗的人在施打後6個月仍有效力,50─60%的人在施打後1年仍有效力[1][2][3]。施打後2年,仍受疫苗保護的人數會降低到50%以下。當社群裡有足夠比例的人受到疫苗保護,就可能產生群體免疫現象,因而讓不受保護的人免於罹患霍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感染霍亂風險較高的人在疫苗接種外也應該併用其他防治方式。目前建議口服的霍亂疫苗需要重覆服用2─3次[1],部分國家也備有針劑式霍亂疫苗,但針劑較不易取得[2][1]。
兩種口服藥劑通常都是安全的,但可能會有輕微腹痛或腹瀉的副作用。對孕婦和免疫功能較差者,兩種藥劑也都是安全的。霍亂疫苗在60多個國家取得藥物許可證。在霍亂盛行的國家使用疫苗防治,是符合成本效益的[1]。
在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上,霍亂疫苗是衛生系統中最重要的必需藥品[4]。霍亂防疫的成本在美金1角到4元之間[5]。
Remove ads
研發歷史
1885年,西班牙人Jaume Ferran i Clua曾首次為人類接種霍亂疫苗,在西班牙為至少3萬人接種[6][7]。但其結果不被科學界和同行所接受,幾個調查委員會均未發現他的接種起到了保護作用,甚至有人懷疑他的疫苗殺死的人多於拯救的人[6][7][8]。
1892年,猶太裔的法國微生物學家沃爾德瑪·哈夫金在法國巴斯德研究院工作期間,研發了首例人類霍亂疫苗並進行了人體試驗[6][9][10][11][12]。1893年,全球第五次霍亂大流行期間,在獲得「微生物學之父」路易·巴斯德的肯定後,哈夫金前往印度加爾各答地區開展大規模霍亂疫苗接種,並成功降低了霍亂發病率[9][10][12][13]。直至1895年秋,他記錄接種了約42,000人;1896年3月,哈夫金重新回到加爾各答,再次接種了超過3萬人[12]。
1990年代,口服疫苗首次引入[1]。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