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颱風勞娜 (1961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颱風勞娜 (1961年)
Remove ads

颱風勞娜(英語:Typhoon Lorna)是196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7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風暴在8月19日形成,在8月28日消散,維持了9天[1]

事实速览 形成, 消散 ...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1961年8月19日上午8時,一個低壓區正在133.6°E,12.1°N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發展,8月19日下午14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氣象局JTWC升格該低壓區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20W。熱帶低壓20W在廣闊的西北太平洋上穩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動。8月20日14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氣象局升格20W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勞娜」(Lorna),此時風暴位於130.1°E,15.7°N並在持續增強中。到了8月21日14時,勞娜被升格為颱風,其結構亦已經相當成熟,中心風速已達35m/s(蒲氏12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氣象局颱風等級,JTWC一級颱風等級),幾乎與此同時,勞娜突然轉向西南方向行進,移動方向幾乎轉了90°。勞娜仍在繼續增強。

8月22日02時,勞娜恢復向西北方向移動,於當日上午8時開始在127.3°E,16.8°N附近停滯打轉,當天晚8時即被再次升格為強颱風。8月23日起,勞娜再次恢復向西北方向前進,強度繼續增強,並把矛頭對準台灣。等到8月24日2時,勞娜中心風速已達55m/s,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氣象局升格為超強颱風,勞娜的增強並沒有因為達到超強颱風級而停止,而是不斷快速增強。

8月24日14時,勞娜達到了生命史上的峰值強度--65m/s(蒲氏18級,JTWC四級颱風強度),此時勞娜環流成熟,風眼結構良好,眼牆清晰。8月24日20時,超強颱風勞娜集結於台灣恆春東南165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8月25日5時許,勞娜攜55m/s的狂風登陸台灣屏東,登陸後,由於受到中央山脈的阻隔,環流被切離,強度因此加速減弱,8月25日10時出海時,已經減弱為強颱風,風速也減至45m/s,有14級。

次日凌晨2時,勞娜以強熱帶風暴的強度登陸廈門,中心風速30m/s。登陸後,勞娜並沒有像其他熱帶氣旋一樣迅速減弱消散,而是減弱為熱帶擾動後繼續向西北行進,於8月27日20時在衡陽市附近轉向西南偏西前進。8月28日08時,勞娜在永州再次轉向西南偏南方向。8月28日14時,勞娜受地形的牽制,轉向西南方向前進,並於當晚20時抵達桂林灕江,沿途的西南水庫楊堤鄉嚴加防備即將到來的強降水。晚22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氣象局對勞娜停止編號。1961年8月23日上午,勞娜在停編後不久終於減弱消散。

超強颱風勞娜登陸70餘小時後才徹底消散,創造了熱帶氣旋登陸後不消散的時間記錄。

Remove ads

影響

台灣

  • 當地評定巔峰強度分級:強烈颱風(CWB
  • 當地評定最大持續風速:60公尺每秒(120節;220公里每小時)(一分鐘)
當地發出之颱風警報: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氣象所於8月23日下午10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8月24日上午11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8月25日下午10時解除陸上颱風警報,8月26日上午10時30分解除所有颱風警報。

Thumb
彭佳嶼 19.2 m/s
彭佳嶼
19.2 m/s
板橋 -
板橋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14 m/s
基隆
14 m/s
臺北 11.2 m/s
臺北
11.2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12.2 m/s
新竹
12.2 m/s
宜蘭 12 m/s
宜蘭
12 m/s
蘇澳 -
蘇澳
花蓮 11.7 m/s
花蓮
11.7 m/s
成功(新港) 14 m/s
成功(新港)
14 m/s
臺東 17 m/s
臺東
17 m/s
大武 28.3 m/s
大武
28.3 m/s
蘭嶼 43.3 m/s
蘭嶼
43.3 m/s
臺中 5.2 m/s
臺中
5.2 m/s
梧棲 -
梧棲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義 -
嘉義
玉山 -
玉山
臺南 13 m/s
臺南
13 m/s
高雄 17 m/s
高雄
17 m/s
恆春 20.8 m/s
恆春
20.8 m/s
澎湖 19.8 m/s
澎湖
19.8 m/s
東吉島 -
東吉島
金門 -
金門
馬祖 -
馬祖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持續風力。圖例:
無數據
測得5級風或以下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Thumb
彭佳嶼 24.2 m/s
彭佳嶼
24.2 m/s
板橋 -
板橋
鞍部 -
鞍部
竹子湖 -
竹子湖
淡水 -
淡水
基隆 21.5 m/s
基隆
21.5 m/s
臺北 20 m/s
臺北
20 m/s
新屋 -
新屋
新竹 17.2 m/s
新竹
17.2 m/s
宜蘭 16 m/s
宜蘭
16 m/s
蘇澳 -
蘇澳
花蓮 16 m/s
花蓮
16 m/s
成功(新港) 19.1 m/s
成功(新港)
19.1 m/s
臺東 23 m/s
臺東
23 m/s
大武 37.6 m/s
大武
37.6 m/s
蘭嶼 51 m/s
蘭嶼
51 m/s
臺中 12.6 m/s
臺中
12.6 m/s
梧棲 -
梧棲
日月潭 -
日月潭
阿里山 -
阿里山
嘉義 -
嘉義
玉山 -
玉山
臺南 32.3 m/s
臺南
32.3 m/s
高雄 -
高雄
恆春 26.4 m/s
恆春
26.4 m/s
澎湖 24.7 m/s
澎湖
24.7 m/s
東吉島 -
東吉島
金門 -
金門
馬祖 -
馬祖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陣風。圖例:
無數據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測得16級風或以上

災害

高屏及臺東地區有災情,有人員傷亡、失蹤[2]

統計

更多信息 排行, 雨量(毫米) ...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臺灣

更多信息 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 上一熱帶氣旋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