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太平洋颱風季

西太平洋的颱風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5年太平洋颱風季
Remove ads

2025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於2025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沒有指定的形成時間,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1]

事实速览 2025年太平洋颱風季, 氣旋季長度 ...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水域的颱風。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25年太平洋颶風季。於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氣象廳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25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於此地區的熱帶低氣壓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均會給予當地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可能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官方以國際名稱為準);風暴的中文名字現時由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台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協商確定,但中央氣象署未必採用,因此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與臺灣採用的中文譯名可能不同。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巔峰形態為準。更多關於西太平洋的颱風,請參見太平洋颱風季

Remove ads

風季預測

香港

香港天文台3月預料2025年會有5-8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屬於偏多[2],並在8月份將上修至7-10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屬於偏多,並預料風季可能在6月或之前開始;並在10月之後結束[3][4]

澳門

澳門氣象局在4月5日預料2025年會有4至7個熱帶氣旋影響澳門,屬於正常數量[5],且預測風季會在6月下旬後開始,比平均時間較遲,也不排除有強颱風或以上級別的颱風影響。隨後在8月29日上修至10至12個熱帶氣旋影響澳門,[6] 並表示9-12月份可能受強颱風或以上級別的影響。

臺灣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在6月27日公布颱風季展望,今年下半年颱風可能正常,而侵台颱風個數則是正常,大約3~5個。[7]

風暴時間表

颱風博羅依 (2025年)颱風樺加沙 (2025年)熱帶風暴米娜 (2025年)颱風塔巴 (2025年)熱帶風暴琵琶 (2025年)熱帶風暴藍湖颱風劍魚 (2025年)颱風楊柳 (2025年)颱風竹節草 (2025年)強烈熱帶風暴韋帕 (2025年)熱帶性低氣壓WP072025颱風丹娜絲 (2025年)熱帶性低氣壓WP0320252025年6月台灣熱帶性低氣壓強烈熱帶風暴蝴蝶 (2025年)

風季概述

已被國際命名的熱帶氣旋

強烈熱帶風暴蝴蝶(Wutip)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蝴蝶源自6月5日位於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雅浦以西300公里處的一片大氣對流區,該系統在隨後數日逐漸發展成一個低壓區[8],並在登陸菲律賓呂宋後進入南海,日本氣象廳在9日將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0日下午5時半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10],並在當日晚上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01W。系統在餘下時間受其東北方的一個副熱帶高壓提供的引導氣流朝西北偏西方向移動,趨向海南島附近海域。

系統在11日上午加強為熱帶風暴,並獲日本氣象廳命名為「蝴蝶」[11],雖然受到一定的風切變影響,但仍無阻它整合結構,日本氣象廳在13日凌晨將蝴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12] 。此時蝴蝶已經接近高氣壓的脊軸,開始轉向東北方移動[13],隨後在晚上11時於海南省東方市八所鎮沿海登陸[14]。儘管蝴蝶受地形作用影響,部份深層對流已開始崩潰,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4日上午仍將它升格為颱風,而蝴蝶亦一直維持強度直到它在下午1時於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再次登陸[15]。在登陸後蝴蝶因與陸地摩擦增加而迅速減弱,日本氣象廳在當日晚上便將它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最終蝴蝶在翌日(15日)晚上於中國內陸完全消散[16][17] ,它的殘餘雲帶隨後併入鋒面系統。

Remove ads

事後調整

日本氣象廳在最新路徑報告圖中將其最高風速下調為55 kn(100 km/h;65 mph)。

熱帶風暴聖帕(Sepat)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聖帕是由一個在6月21日於北馬裡亞納群島以北的熱帶低氣壓發展而成[18]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翌日(22日)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02W。儘管系統受到熱帶對流層上部槽帶來的風切變影響,但溫暖的海水仍使它在23日加強為熱帶風暴,獲日本氣象廳命名為「聖帕」。聖帕受其東北側副熱帶高壓引導保持西北方向移動,趨向日本中部,同時結構亦得到改善。然而聖帕在24日開始對流活動便顯著下降,導致強度逐漸減弱。隨着聖帕進入更乾燥且低海溫的惡劣的環境,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25日凌晨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同時西風槽為聖帕帶來較強的風切變,聖帕在26日早上開始轉化為溫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隨後在下午對其發佈最後警報。

Remove ads

強烈熱帶風暴木恩(Mun)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6月30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小笠原群島東南方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0W。

7月1日上午1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05。晚上9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7月2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4W。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7月3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03,並命名「木恩」。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直接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

7月4日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7月6日上午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時,香港天文台表示木恩已轉化為溫帶氣旋。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7月7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停止對其編號。

7月8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和台灣中央氣象署同時表示木恩已轉化為溫帶氣旋。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並認為其已進入副熱帶低氣壓過渡期。

Remove ads

颱風丹娜絲(Danas)

PAGASA:Bising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6月28日,一個熱帶擾動在雅浦島東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8W。

7月4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5W。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06。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7月5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04,並命名「丹娜絲」[19]。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凌晨3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5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11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下午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5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7月6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6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11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晚上11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晚上11時40分,颱風丹娜絲於嘉義縣布袋鎮登陸。

7月7日凌晨0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颱風。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上午5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上午6時,颱風丹娜絲在桃園市新竹縣交界處出海。上午7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上午8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5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8日晚上10時,中國中央氣象台表示熱帶風暴丹娜絲於晚上9時25分左右在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公尺/秒);之後於晚上11時45分左右在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20米/秒)。

7月9日凌晨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9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11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低壓區。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停止對其編號。同時,香港天文台及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7月12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丹娜絲已消散。

事後調整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丹娜絲的巔峰風速上調至100節(每小時185公里)。

強烈熱帶風暴百合(Nari)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7月10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小笠原群島西南方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3W。

7月11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6W。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07。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7月12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7月13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05,並命名「百合」。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

7月14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上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15日凌晨1時,熱帶風暴百合在北海道襟裳岬附近登陸,成為9年以來首個登陸北海道的颱風。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上午7時,熱帶風暴百合在北海道紋別市附近出海。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中國中央氣象台和台灣中央氣象署同時表示百合已轉化為溫帶氣旋

強烈熱帶風暴韋帕(Wipha)

PAGASA:Crising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7月15日,一個熱帶擾動在菲律賓以東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6W[20]

7月16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09。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並判定其為季風低壓。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5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7月18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06,並命名「韋帕」。同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9W[21]

7月19日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上午8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11時,香港天文台和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

7月20日凌晨0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下午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傍晚6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同時表示強烈熱帶風暴韋帕於下午5時50分左右在廣東省台山市沿海登陸,登陸時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3米/秒)[22]。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中國中央氣象台表示強烈熱帶風暴韋帕於晚上8時15分左右在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海陵島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晚上9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21日凌晨2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及澳門氣象局再次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7月22日上午9時30分,強烈熱帶風暴韋帕在越南太平省錢海縣登陸。上午11時,日本氣象廳、中國中央氣象台和澳門氣象局再次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停止對其編號。

7月23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台灣中央氣象署、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同時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香港天文台及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韋帕已消散。之後,其殘留雲系往北印度洋繼續發展。

熱帶風暴范斯高(Francisco)

PAGASA:Dante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7月20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帛琉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7W。

7月21日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

7月22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上午1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0W。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10,日本氣象廳則對其發佈烈風警報。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7月23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07,並命名「范斯高」。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

7月25日上午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11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日本氣象廳和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同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7月26日凌晨2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停止對其編號。

7月28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范斯高已消散。

颱風竹節草(Co-may)

PAGASA:Emong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7月22日,一個熱帶擾動在臺灣東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9W。

7月23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不久後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1W。同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11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中國中央氣象台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11。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中國中央氣象台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同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08,並命名「竹節草」;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

7月24日上午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日本氣象廳、香港天文台及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10時40分,強烈熱帶風暴竹節草在菲律賓邦阿西楠省阿格諾英語Agno, Pangasinan附近登陸。

7月25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下午2時,中國中央氣象局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5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26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上午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對其停止編號。下午2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7月27日上午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澳門氣象局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再次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香港天文台則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7月28日凌晨2時,香港天文台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7月29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7月30日凌晨4時30分,熱帶風暴竹節草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島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風力最大有9級(23米/秒)。上午9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再度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熱帶風暴竹節草在上海市奉賢區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風力最大有9級(23米/秒)。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

7月31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和台灣中央氣象署再次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再次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下午5時,香港天文台再次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澳門氣象局再次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8月1日下午5時,香港天文台再次將其降格為低壓區。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對其停止編號。

8月2日凌晨2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8月3日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認為竹節草已消散。之後,日本氣象廳天氣圖顯示其已並入鋒面系統。

颱風羅莎(Krosa)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7月21日,一個熱帶擾動在關島東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8W。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

7月23日傍晚5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7月24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2W。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12。上午1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09,並命名「羅莎」。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下午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7月25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7月26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上午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7月27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

7月28日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29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上午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

7月30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再次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8月1日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8月3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再次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再次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並認為其將在24小時之內轉化為溫帶氣旋。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認為其已轉化為溫帶氣旋,同時對其停止發佈編號。

8月4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並表示其已轉化為溫帶氣旋。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和台灣中央氣象署同時表示羅莎已轉化為溫帶氣旋。

熱帶風暴白鹿(Bailu)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7月31日,一個熱帶擾動在沖繩群島東南方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3W。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8月1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13。晚上8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

8月2日上午7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3W。

8月3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10,並命名「白鹿」。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香港天文台僅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8月4日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8月5日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並認為其將在24小時之內轉化為溫帶氣旋。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同時對其停止編號。

8月6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和台灣中央氣象署表示白鹿已轉化為溫帶氣旋。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並表示其已開始轉化為溫帶氣旋。

熱帶低氣壓艾歐娜(Iona)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在中太平洋減弱的颶風艾歐娜在8月2日的時候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西北太平洋,改由西太平洋的區域專責氣象中心日本氣象廳繼續監測此系統[23]。此時,日本氣象廳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皆評定其為熱帶低氣壓。受到乾空氣與較強的垂直風切影響,艾歐娜繼續減弱且再也沒有任何重新增強的機會,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因此在艾歐娜跨洋後不久便發出最終警告,而日本氣象廳繼續追蹤該系統的殘留低氣壓,直至8月4日晚上8時才認定其已消散[24]

颱風楊柳(Podul)

PAGASA:Gorio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8月6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北馬里亞納群島東北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8W。晚間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8月7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上午6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6W。下午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14。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同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

8月8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11,並命名「楊柳」。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8月9日凌晨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8月10日凌晨2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8月11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

8月12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下午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日本氣象廳再次將其升格為颱風。

8月13日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上午8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下午1時,台灣中央氣象署表示楊柳在臺東縣太麻里鄉附近登陸。下午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下午4時,台灣中央氣象署表示楊柳在臺南市七股區附近出海。下午5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颱風。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11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

8月14日凌晨12時半,中國中央氣象台表示楊柳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沿海登陸,登陸時由颱風級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1級(30公尺/秒)。凌晨2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時,香港天文台直接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並對其發佈最後警報。清晨5時,日本氣象廳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中國中央氣象台、台灣中央氣象署和香港天文台同時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5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8月15日凌晨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停止對其發佈編號。同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認為楊柳已消散。

熱帶風暴玲玲(Lingling)

PAGASA:Huaning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8月16日,一個熱帶擾動在菲律賓呂宋島以東北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2W。

8月17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直接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晚上10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8月18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15。上午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8月19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表示其成為熱帶風暴的機率下降,因此日本氣象廳取消對其發佈烈風警報[25]。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8W。

8月20日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此系統依照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其T級評為2.5,並一度分析為熱帶風暴的強度。[26]

8月21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再次對其發佈烈風警報。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12,並命名「玲玲」。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下午4時,玲玲於鹿兒島縣日置市附近登陸。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8月22日凌晨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下午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8月23日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認為玲玲已消散。

颱風劍魚(Kajiki)

PAGASA:Isang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8月16日,一個熱帶擾動在馬紹爾群島東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0W。

8月22日上午6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16。上午9時50分,熱帶低氣壓Isang在菲律賓奧羅拉省卡西古蘭登陸。上午11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熱帶低氣壓。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9W。

8月23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13,並命名「劍魚」。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上午11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8月24日凌晨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清晨5時,日本氣象廳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下午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下午5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8月25日,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表示劍魚已於下午3時於義安省河靜省沿海登陸,最大風速達135公里/小時,相等於12級風,最大陣風達185公里/小時,相等於14–15級風。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澳門氣象局亦將其降格為颱風;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8月26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台灣中央氣象署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對其停止發布編號。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8月27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劍魚已消散。

熱帶風暴藍湖(Nongfa)

PAGASA:Jacinto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8月23日開始追蹤南蘇里高省以東的低壓區[27][28][29]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當日晚間給予將該低壓區認定為熱帶擾動並給予編號93W。

當此系統於8月27日上午8時移動到呂宋島西北方海岸約160公里海面上時,日本氣象廳直接評價為熱帶低氣壓,隨後在當日下2時降格為低壓區。這評價後來在28日凌晨2時的天氣預警公告中被撤銷,重新評定此系統具熱帶低氣壓的強度。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隨後發佈了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此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該系統分類爲季風低壓,並在下午2時認定其已增強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0W[30]且指出在太平島的氣象測站有測得30節的最大瞬間風速[31]

隨後,20W在略微有利的環境下進入南海,唯一不足之處是北側及東北側的高層流出受到阻礙,從衛星雲圖亦可以看到中心裸露且南側的對流雜亂無章[32]。日本氣象廳直到8月29日上午8時才對其對其發佈烈風警報,而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此時已將其評級為熱帶風暴[33]

20W最終於8月30日上午8時獲得日本氣象廳升格且命名為「藍湖」,國際編號為2514,此時的藍湖伴有強對流、深冷雲頂及增強的螺旋雨帶,結構發展已相對成熟[34]。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表示藍湖在當日下午4時30分於廣治省河靜省一帶沿海登陸[35]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此系統影響期間僅針對低壓區與西南季風發布暴雨警告[36][37];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在28日晚間7時發布一號風球[38][39]香港天文台則在10分鐘後發布一號戒備信號[40]。隨著藍湖逐漸遠去,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及香港天文台分別在29日下午4時半[41]及晚間6時10分[42]改發強烈季候風信號

藍湖的殘留低氣壓在9月1日越過中南半島進入北印度洋,北印度洋的區域專責氣象中心印度氣象局繼續監測此系統並評價為低壓區[43]緬甸氣象局英語Department of Hydrology and Meteorology直至9月4日上午8時指此系統受季風的強烈影響下而持續減弱並對此低壓區結束監測[44]。據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衛星定位資料顯示,此系統最後曾在9月2日於印度西孟加拉邦瓊泰再次達到熱帶低氣壓的強度[45],並在當日下午1時55分才終止對此系統定位追蹤[46]

熱帶風暴琵琶(Peipah)

PAGASA:Kiko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8月29日,一個熱帶擾動在雅浦島東南方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5W。

9月2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下午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並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給予編號TD18;中國中央氣象台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9月3日凌晨2時,香港天文台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21W。

9月4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15,並命名「琵琶」。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則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9月5日凌晨12時,日本氣象廳表示琵琶在愛媛縣愛南町附近登陸。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表示琵琶在和歌山縣日高町附近再次登陸。下午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表示琵琶已轉化為溫帶氣旋,並停止對其編號。同時,香港天文台表示琵琶已轉化為溫帶氣旋。下午5時,日本氣象廳表示琵琶千葉縣勝浦市附近出海。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認為琵琶已轉化為溫帶氣旋。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並表示其將並列為鋒面一溫帶氣旋。其後,其並入鋒面系統。

颱風塔巴(Tapah)

PAGASA:Lannie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9月4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南海中部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7W。

9月5日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晚上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10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晚上11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9月6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19。下午2時,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2W。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16,並命名「塔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亦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晚上11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9月7日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6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9月8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上午8時,日本氣象局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並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上午8時50分,中國中央氣象台表示塔巴在廣東省台山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1級(3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8百帕。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3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4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和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10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11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9月9日上午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停止對其編號。同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9月10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塔巴已消散。

熱帶風暴米娜(Mitag)

PAGASA:Mirasol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9月15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呂宋島東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9W。

9月16日上午1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11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2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3W;中國中央氣象台也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5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9月17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凌晨3時20分,23W在菲律賓奧羅拉省卡西古蘭登陸。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9月18日凌晨1時,23W在菲律賓北伊羅戈省帕古普英語Pagudpud出海。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17,並命名「米娜」。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署亦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下午3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9月19日凌晨2時,中國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上午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上午10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下午2時,米娜在中國大陸廣東省汕尾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下午4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5時,澳門氣象局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9月20日凌晨12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和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停止對其編號。上午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下午2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9月21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米娜已消散。

颱風樺加沙(Ragasa)

PAGASA:Nando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9月16日,一個熱帶擾動在關島以西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0W。

9月17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21。上午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

9月18日凌晨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8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18,並命名「樺加沙」。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4W[47];台灣中央氣象署亦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也將其升格熱帶風暴。

9月19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晚上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一起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1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9月20日凌晨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其升格為強颱風。

9月21日凌晨2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颱風,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上午11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同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超級颱風

9月22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猛烈颱風。下午3時,樺加沙在菲律賓巴布延群島登陸。

9月23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颱風。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颱風。

9月24日下午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中度颱風。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颱風。下午3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颱風。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表示樺加沙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沿海登陸,登陸時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40米/秒)並同時將其降格為颱風[48]。傍晚7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颱風。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

9月25日凌晨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烈 熱帶風暴。凌晨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凌晨3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日本氣象廳和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6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6時半,樺加沙在廣西北海市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上午7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中國中央氣象台、台灣中央氣象署、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全體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同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停止對其編號。

9月26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樺加沙已消散。

颱風浣熊(Neoguri)

事实速览 浣熊(Neoguri)VSTY, 截至: ...

9月16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威克島東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1W。

9月17日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9月18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22。凌晨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上午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19,並命名「浣熊」。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5W;台灣中央氣象署亦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

9月19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1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下午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9月20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台灣中央氣象署亦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下午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中國中央氣象台則將其升格為強颱風。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

9月21日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猛烈颱風。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颱風。

9月22日上午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中度颱風。上午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颱風。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颱風。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颱風。

9月24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和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其升格為颱風。

9月25日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9月27日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再次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晚上11時,日本氣象廳和中國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其升格為颱風。

9月28日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再次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

颱風博羅依(Bualoi)

PAGASA:Opong

事实速览 博羅依(Bualoi)TY, 截至: ...

9月20日,一個熱帶擾動在關島以西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2W。

9月23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2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6W。晚上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11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9月24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520,並命名「博羅依」。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澳門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11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9月25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和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下午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晚上11時半,菲律賓氣象局表示博羅依在東薩馬省仙波里加波英語San Policarpo, Eastern Samar登陸。

9月26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凌晨4時,菲律賓氣象局表示博羅依在馬士弼城帕拉納斯英語Palanas再次登陸。清晨5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清晨5時半,菲律賓氣象局表示博羅依在馬士弼城米拉格羅斯英語Milagros, Masbate三次登陸。上午8時,澳門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上午8時10分,菲律賓氣象局表示博羅依在朗布隆省錫布延島聖費爾南多英語San Fernando, Romblon四次登陸。上午9時20分,菲律賓氣象局表示博羅依在朗布隆省塔布拉斯島Alcantara英語Alcantara, Romblon五次登陸。上午11時半,菲律賓氣象局表示博羅依東民都洛省曼薩萊英語Mandalay六次登陸。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

9月27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8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和澳門氣象局再次將其升格為颱風。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再次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

未被國際命名的熱帶氣旋

熱帶低氣壓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一個熱帶擾動於2月9日在汶萊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3W。日本氣象廳在2月11日下午2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此時系統位於卡拉延市西南方305公里之海面上[49][5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隨後在12日開始監測此系統,這時候位置已來到南沙群島西西北方約494公里的海面上,雖然此處海溫良好,但風切顯著,處於不利於發展的環境中[51]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3日認為此系統已消散並停止監測[52],但日本氣象廳仍持續監測此系統,直至此系統在2月15日第一次瀕臨消散之時而短暫在天氣圖上短暫移除此系統[53]。雖然此系統在16日再度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54],但仍在17日上午8時減弱為低壓區,而此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消散[55]

此系統減弱的低壓區穿過越南並帶來持續的降雨,導致該國東南部幾個地區打破了非當季常規的二月份降雨記錄,其中在胡志明市測得過去二十年來最大的降雨量,更在同奈省隆城鎮英語Long Thành (township in Đồng Nai)測得175毫米的降雨量[56]。胡志明市茹𦨭區英語Nhà Bè更經歷了41年來最高的降雨量[57]

河仙市社蓬德島在2月16日清晨的降雨量達到了128.2毫米,為越南西南部地區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58]。由於短延時強降雨的影響,普林塞薩港巴拉望省面臨了嚴重的洪災[50]

熱帶低氣壓

PAGASA:Auring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6月10日,一個熱帶擾動在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4W。

6月11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59]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02,並發布熱帶性低氣壓特報

6月12日晚上9時,其中心在臺東縣長濱鄉登陸。

6月13日凌晨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低壓區[60][61]。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消散。

熱帶低氣壓03W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6月23日,一個熱帶擾動在菲律賓呂宋島以西外海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6W。日本氣象廳在24日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在日本氣象廳升格後的第二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基於此系統的對流加深,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3W[62]。受到東北側的副熱帶高壓引導下,03W往西轉西北方向移動,而其組織結構依然不佳[63]。03W最終在26日上午5時於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沿海登陸,隨後向中國內陸移動[64],並於當天消散[65]

越南東北部受此系統影響而降下暴雨,並進一步在安沛省安沛市引發山體滑坡造成1處房屋倒塌釀成1人死亡[66]。事後調查顯示,此系統在中國大陸多處造成廣泛的洪水並損壞道路和農田,並於影響期間造成5人死亡,超過十萬人撤離[65]

熱帶低氣壓07W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一個低壓區在7月11日於上海以東328公里處形成,日本氣象廳隨後在當日晚上將其升級為熱帶低氣壓。儘管系統為一副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仍在12日下午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在13日凌晨更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07W。系統在當日餘下時間保持偏東方向移動,並在14日於九州登陸,隨後受地形作用影響迅速消散。

風暴引發的暴雨導致神奈川縣有兩人受傷,愛知縣三重縣靜岡縣岐阜縣共有32間房屋因暴雨受損[67]

熱帶風暴08W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7月14日,一個熱帶擾動在硫磺島西南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5W。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天晚間8時半將其評級提升為「中」。隨著此系統移動到小笠原群島,其發展趨勢轉為「高」,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5日凌晨3時半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並在不久後直接對其評級為熱帶風暴,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8W。然而,日本氣象廳並未承認此系統,僅對此系統周邊海域發布區域性烈風警報

就在08W開始被追蹤之際,08W採取與強烈熱帶風暴百合相同的移動路徑,以每小時61公里的速度開始加速向北移動[68][69]。08W在抵達北海道後轉變為殘留低氣壓直到16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才對其發佈最後警報。

此風暴在愛知縣三重縣靜岡縣岐阜縣神奈川縣引發暴雨導致兩人受傷,並有32棟房屋受損或被洪水淹沒[70]

事後調整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巔峰風速上調至45 kn(85 km/h;50 mph),並將氣壓下調至1,001 hPa(29.56 inHg)。

副熱帶低氣壓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7月29日,一個熱帶擾動在日本東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2W。

7月30日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判定其為副熱帶低氣壓

7月31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其已消散。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由始至終未給予該系統熱帶氣旋編號,僅將其判定為副熱帶低氣壓,而日本氣象廳則判定其為低壓區

熱帶低氣壓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8月1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北部灣上空生成。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在天氣圖上短暫移除該系統。

8月2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在天氣圖上再次移除該系統。

熱帶低氣壓14W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8月2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威克島以北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5W。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8月3日上午9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下午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8月4日上午8時,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4W。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

8月5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消散。

熱帶低氣壓15W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8月5日,14W以南的殘餘低壓在威克島以西北海域重組成熱帶擾動。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7W。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晚上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直接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8月6日上午8時,聯合台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5W。

8月7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消散。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最後警報。

副熱帶低氣壓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8月11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國際日期變更線附近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9W。

8月13日晚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判定其為副熱帶低氣壓

8月15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其已消散。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由始至終未給予該系統熱帶氣旋編號,僅將其判定為副熱帶低氣壓,而日本氣象廳未對其進行升格。

熱帶低氣壓

PAGASA:Fabian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8月3日,一個熱帶擾動在關島以西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6W。

8月8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8月9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消散。

熱帶低氣壓17W

事实速览 持續日期, 強度 ...

一個熱帶擾動於8月16日在南中國海中部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1W。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日下午2時認定此系統為季風低壓中國中央氣象台隨後於下午5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香港天文台澳門氣象局分別在晚上8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其中,澳門氣象局在晚上9時發出一號風球[71],而香港天文台則在晚上10時2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72]

日本氣象廳則在8月17日上午8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隨著此系統路徑持續向北移動,澳門氣象局在當日中午12時改發三號風球[73]。此系統在17日稍晚逐漸向北部灣移動,香港天文台在當日晚間8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74],澳門氣象局則在晚上11時取消[75]

直至此系統越過海南島進入北部灣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8月18日上午8時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隨後於下午2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7W[76]。此系統進入北部灣後仍採取向北的路徑中國大陸內陸移動,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19日凌晨2時對其發佈最後警報,中國中央氣象台亦在12小時後停止對其發報,日本氣象廳則於當日晚間認定其已消散。


熱帶氣旋名單

國際名稱

熱帶氣旋一旦在西北太平洋達到熱帶風暴強度,就會由颱風委員會命名[77]。用來命名的這些名稱是由14個成員國或地區各提供10個,然後以各國英語名稱的首字母排序[註 1][78]。藍色體字表示今年已經使用過,粗體名稱則表示該風暴活躍中,未使用之名字則以灰色字體表示,橙色表示下一個將會使用的命名。如果本風季有退役名稱的話,將由世界氣象組織在2026年第58屆颱風委員會宣布,新名稱將在2027年第59屆颱風委員會上決定。

2025年的風暴名稱可能會與2001年、2002年、2007年、2008年、2013年、2014年、2019年、2020年的部分風暴名稱相同,除了竹節草(Co-may)、藍湖(Nongfa)、樺加沙(Ragasa)、天琴(Koto)和洛鞍(Nokaen)為首次使用,分別取代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中被除名的利奇馬(Lekima)、法茜(Faxai)、海貝思(Hagibis)、北冕(Kammuri)和巴逢(Phanfone)。

更多信息 提供國家/地區, 名稱 ...

菲律賓名稱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對責任區域內的熱帶氣旋使用獨立的命名方法,所有在其責任海域形成,或是進入其責任海域,或是有可能進入其責任海域的熱帶低氣壓都會獲得名稱,命名名稱每4年完成一次輪換,只有退役的名稱會予以替換,並且還準備有輔助名單,以便在名稱全部用完時替補[79]

以下列出2025年的風暴名單,在本風季中,Jacinto、Mirasol和Opong為首次使用,取代2021年太平洋颱風季中被除名的Jolina、Maring和Odette,未經啟用的名稱以灰色表示,括弧內則是風暴的國際名稱:

更多信息 替補名單 ...

季節影響

此列表列出了所有在2025年西太平洋曾經活躍的熱帶氣旋。包括該熱帶氣旋的強度,持續時間,名稱,及造成的傷亡和破壞。所有破壞都以美元作為單位。括號中的是指間接導致的死亡或國家的地區(如交通意外,或滑坡等等)。

更多信息 風暴名稱, 持續日期 ...

註釋

  1. 按英語名稱首字母排序,颱風委員會的成員國或地區分別是:柬埔寨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香港日本老撾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大韓民國泰國美國越南
  2. 康妮已被除名,暫未定新名稱,新名稱將在第58屆颱風委員會上決定。
  3. 海葵已被除名,由天馬(Tianma)取代,值得一提的是,「天馬」曾經是「海馬」的替換候選名字之一。
  4. 桃芝已被除名,暫未定新名稱,新名稱將在第58屆颱風委員會上決定。
  5. 萬宜已被除名,暫未定新名稱,新名稱將在第58屆颱風委員會上決定。
  6. 天兔已被除名,暫未定新名稱,新名稱將在第58屆颱風委員會上決定。
  7. 艾雲尼已被除名,暫未定新名稱,新名稱將在第58屆颱風委員會上決定。
  8. 摩羯已被除名,暫未定新名稱,新名稱將在第58屆颱風委員會上決定。
  9. 飛燕已被除名,暫未定新名稱,新名稱將在第58屆颱風委員會上決定。
  10. 杜蘇芮已被除名,由布里(Bori)取代。
  11. 山陀兒已被除名,暫未定新名稱,新名稱將在第58屆颱風委員會上決定。
  12. 潭美已被除名,暫未定新名稱,新名稱將在第58屆颱風委員會上決定。
  13. 蘇拉已被除名,由海星(Saobien)取代。
  14. 由於日本氣象廳沒有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因此此系統的持續日期、風速及氣壓均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提供。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