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風雲四號衛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风云四号卫星
Remove ads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中國新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可實現天氣分析和預報、短期氣候預測、環境和災害監測等應用服務。與「風雲二號」相比,在性能上將大為提高,觀測精度,觀測要素,觀測效率、產品種類和數量、應用領域等明顯增加,當中的靜止軌道微波大氣探測技術是世界首創。[1][2]

事实速览 製造, 國家 ...

風雲四號計劃發展光學和微波兩種類型的衛星,光學型衛星發射質量5,400千克,微波型衛星發射質量3,200千克。[3]衛星使用全新研製的SAST5000平台,主體呈六面柱體,設計壽命7年,採用單面丁字型二次展開太陽能帆板,有別於傳統衛星的雙翼太陽能帆板。[4]與風雲二號衛星採用的自旋穩定不同,風雲四號採用三軸穩定,讓衛星的有效載荷始終對準需要觀測的目標,從而將觀測效率提高近20倍。[5]

光學型衛星裝載四種先進有效載荷:「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世界首個「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中國首個「閃電成像儀」和「空間環境監測儀器包」[6][1][5][7]風雲四號開創性將「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同時裝載在一枚衛星上[8],解決了多個儀器動力學環境相互干擾等技術問題,突破了「圖像定位與配准技術」、「整星微振動抑制技術」、「高精度高穩定度姿態控制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一改以往國際上須將兩種儀器分別裝在兩顆衛星上的做法。[9]

「圖像定位與配准技術」使衛星圖像定位與配准精度達到1像元,即使在36000公里靜止軌道對地球觀測,誤差亦可控制在1公里之內,補償效率到達98.8%;掃描輻射計技術能感知地面溫度0.1℃的變化,絕對誤差少於1℃,兩項指標與美國的GOES-R衛星相當。[10]風雲四號閃電成像儀能一秒鐘拍攝500張閃電圖,實現區域閃電頻次和強度探測功能,對強對流天氣進行監測與跟蹤,提供閃電災害預警[11]。風雲四號可見光空間分辨率由風雲二號1.25公里提高到500米,紅外高空間分辨率2公里,全圓盤成像時間15分鐘,還新增了區域掃描功能,1000×1000公里區域觀測能力為1分鐘。[12]

風雲四號從1994年提出設想,2010年由國家正式批准立項,直到首顆衛星成功發射,共歷經22年,是中國歷史上投資最多、研製時間最長、技術難度最大的對地遙感衛星。[2][13]

01批衛星(試驗型)
02批衛星(業務型)
  • 風雲四號B衛星(02星),風雲四號系列衛星首發業務星,2021年6月3日0時17分,於長征三號乙遙72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風雲四號B星將與在軌運行的風雲四號A星組網協同工作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