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首正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首正經(英語:protocanonical books)是指舊約聖經中有收錄,且在希伯來聖經《塔納赫》中也有收錄的經卷。在形成基督教正統的時期,被認為是聖經正典。某些諾斯底教派完全拒絕承認舊約聖經,但猶太基督徒比外邦基督徒更為嚴格地遵守希伯來聖經。「首正經」一詞常用在與次經或偽經形成對比,這些經卷「有時受到早期教會某些人的質疑」,[1]大多數新教徒認為它們不是正典。
大多數基督教聖經中有39卷首正經,對應到猶太教《塔納赫》中的24卷書。
書目
首正經書目:
數目
在大多數英語聖經中,這些書卷通常有39卷。根據猶太教《塔納赫》的傳統,這些書卷共算作24卷,將12卷小先知書合計為一卷,將《撒母耳記(上、下)》、《列王紀(上、下)》、《歷代志(上、下)》各合為一卷,將《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合為一卷。耶柔米[2]在他為《列王紀》所寫的序言中,把《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合併,《士師記》、《路得記》合併,而將相同的書目算作22卷。《耶路撒冷抄本》中則將相同的書目列為27卷。[3][4][5]
有時不同數量的列舉法也被賦予數字命理的意涵。[2][6]列出22卷書代表希伯來字母中字母的總數,其中5卷書包含了兩份經卷(《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列王紀》、《歷代志(上、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代表共五個有兩種形式的希伯來字母,即chaph、mem、nun、phe、sade。列出24卷書則代表《啟示錄》中在羔羊面前脫下冠冕的24位長老。列出27卷書則對應到新約聖經的27卷正典。
Remove ads
早期版本
大多數首正經書卷受早期基督徒的廣泛承認。然而,有些最早形成的正典中卻省略了一些內容。馬吉安派是早期基督教的一個流派,在羅馬帝國的部分地區占主導地位。[7]該教派只承認一部分較為簡短的正典,排除了整本希伯來聖經,而採用修改過的路加福音和十卷保羅書信。[8]
除了馬吉安派的極端例子外,關於某些書卷是否為正典的分歧持續了幾個世紀。四世紀亞歷山卓的主教亞他那修將《以斯帖記》從他的書單中剔除,[9]這可能受到了早期希伯來聖經正典發展的影響,該僅22卷書的正典很可能是約瑟夫斯有提及但未列明的一本書。摩普綏提亞的狄奧多為了要有一本僅22卷書的正典,而省略了《雅歌》、《傳道書》、《約伯記》、《以斯拉記-尼希米記》。[10]
新約
與許多在早期受廣泛承認的希伯來文和希臘文聖經文本相似,「首正經」一詞有時也用於描述新約聖經中最被早期教會廣泛承認的27卷公認經卷(希臘語:ὁμολογούμενα,直譯:「被承認和無爭議的」[11]),以區別其餘的爭議經卷(希臘語:ἀντιλεγόμενα,直譯:「被反對的」)。有些爭議經卷,例如《啟示錄》,後來被納入首正經正典中。
參考
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