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爾科姆三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爾科姆·麥克鄧肯(中世紀蓋爾語:Máel Coluim mac Donnchada;現代蓋爾語:Maol Chaluim mac Dhonnchaidh,意為「鄧肯之子馬爾科姆」; 1031年8月26日—1093年11月13日)是蘇格蘭國王(1058年–1093年11月13日在位),鄧肯一世的長子。大多數現代的蘇格蘭君主列表簡稱其為馬爾科姆三世。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9年7月23日) |
馬爾科姆更為人所知的稱呼是他死後的稱號「大頭」(Canmore,蓋爾語中有「偉大的首領」之意)[1][2] ,這可能是如實的文字記錄,也可能是贊譽其出眾的領導能力[3] ;他的另一個綽號是「長脖子」[4]。
馬爾科姆在位長達35年,先於蘇格蘭-諾曼人時代之始。他因威廉·莎士比亞的戲劇《麥克白》而出名。
馬爾科姆的王國沒有覆蓋整個現代蘇格蘭:蘇格蘭北部和西部仍被斯堪的納維亞人、北歐蓋爾人及蓋爾人所控制,直到十二世紀,蘇格蘭王國所控制的範圍也並沒有大大超出馬爾科姆二世在位時的範圍。馬爾科姆多次向蘇格蘭王國發動繼承戰爭,他征戰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征服英格蘭諾森布里亞的伯爵領地。這些戰爭沒有帶來任何向南擴充領土的顯著成效。 馬爾科姆最主要的功績只是在蘇格蘭安穩的統治了三十餘年[5]; 儘管他的地位是"王朝的締造者",但比任何歷史記載都真實可靠的是,他的大多文治武功都是其幼子大衛及後裔為鞏固統治而宣傳編造的。[6]
馬爾科姆的第二任妻子威塞克斯的瑪格麗特後來獲授宣福禮,成了蘇格蘭唯一的王家聖人。而馬爾科姆自己並非虔誠的信徒,他唯一的宗教貢獻是建造了鄧弗姆林修道院。
Remove ads
歷史背景
1034年,馬爾科姆的曾外祖父馬爾科姆二世(肯尼思之子馬爾科姆)駕崩,馬爾科姆的父親鄧肯一世(克里南之子鄧肯,Donnchad mac Crínáin)作為馬爾科姆二世的外孫繼位為蘇格蘭國王。據後來為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麥克白》帶來靈感的編年史作者富爾頓的約翰所述,馬爾科姆的母親是諾森布里亞伯爵希華的一個侄女,[7][8]但一份早期的國王列表中給她取了蓋爾語名蘇珊。[9]其他的來源資料稱,無論是女兒或是侄女都年齡太小而不適合結婚,因此,鄧肯的母親是希華的妹妹西比爾更可靠些,西比爾的名字轉化成蓋爾語可能為蘇珊。
鄧肯統治很不得人心,1040年8月15日鄧肯在與麥克白塔德(芬萊克之子) 交戰時被後者殺死。儘管莎士比亞的戲劇《麥克白》 將馬爾科姆描述成了一個成年男子並把鄧肯描述成了一位老者,但到鄧肯被殺害時,馬爾科姆還很幼小,[10]馬爾科姆和弟弟唐納德·班都還只是孩子。[11]1045年,馬爾科姆的家人試圖推翻麥克白塔德,但馬爾科姆的祖父鄧凱爾德的克里南在嘗試中被打死。[12]
鄧肯死後不久,他兩個年幼的兒子被送往安全的地方,具體位置尚無定論。一說馬爾科姆(年齡大約9歲)被送往英格蘭,[13]他的弟弟唐納德·班被送往小島。[1][14]基於富爾頓的約翰所述,人們認為在麥克白塔德長達十七年的統治中,馬爾科姆在英格蘭王國艾德沃德三世的宮廷里度過。[15][16]
根據另一個版本,馬爾科姆的母親帶着兩個兒子去奧克尼伯爵索芬·西古德松的宮廷流亡,也許是鄧肯的婚姻,使得奧克尼伯爵與麥克白塔德為敵。[17]
1054年,英格蘭軍隊在諾森布里亞伯爵希華的領導下入侵蘇格蘭。以將"坎布里亞國王之子馬爾科姆"推上王位為目的。該馬爾科姆歷來被認為就是後來的馬爾科姆三世。[18]這種解釋源於十四世紀富爾頓的約翰的蘇格蘭編年史,以及早期來源資料如馬姆斯伯里的威廉的記述。[19]後者報道稱麥克白塔德同希華作戰時被殺死,但事實上希華死在麥克白早死了兩年。[20]A.A.M.鄧肯2002年在著作中,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作為其辯論的事實依據,認為後世歷史學家竟天真的把"馬爾科姆"和後來成為蘇格蘭國王的馬爾科姆三世當成一個人。[21] 鄧肯的說法隨後得到了數個當代歷史學專家的贊同,例如理查德·奧拉姆、道韋特·布羅恩和亞歷克斯·伍爾夫等。[22]也有人認為,那個馬爾科姆是不列顛斯特拉思克萊德國王歐文二世之子。[23]那個馬爾科姆的母親可能是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二世的女兒。[24]
1057年的各種編年史報告稱在1057年8月15日,麥克白塔德在阿伯丁郡隆發南死於馬爾科姆之手。[25][26]麥克白塔德的繼承人是他的繼子盧拉赫,他大約在1057年9月8日在斯昆加冕為王。[27] 。1058年3月23日,「眾叛親離」的盧拉赫在亨特利附近被馬爾科姆殺死。在此之後,馬爾科姆成為國王。據富爾頓的約翰記述,馬爾科姆可能在1058年4月25日加冕。[28]
Remove ads
馬爾科姆和瑪格麗特
瑪格麗特不是蘇格蘭人,她是匈牙利的阿加莎公主和盎格魯撒克遜王子愛德華-阿特林的女兒。她在她的曾叔父--英國國王愛德華懺悔者--的宮廷里度過了大部分青春時光。她的家人為了躲避征服者威廉的追殺,在蘇格蘭海岸遭遇海難。馬爾科姆國王與他們結為好友,並被美麗、親切的瑪格麗特所吸引。他們於1070年在鄧弗姆林城堡結婚。
馬爾科姆心地善良,但和他的國家一樣,粗暴而沒有教養。 他的國家也是如此。由於馬爾科姆對瑪格麗特的愛,她能夠軟化他的脾氣,擦亮他的禮儀,並幫助他成為一個有道德的國王。 他的脾氣,擦亮他的舉止,並幫助他成為一個有德行的國王。他把 所有的家庭事務都交給她處理,並經常在國家大事上諮詢她。
瑪格麗特試圖通過促進藝術和教育來改善她收養的國家。 促進藝術和教育。在宗教改革方面,她鼓勵召開宗教會議 並出席了討論,試圖阻止神職人員和教友中的濫用行為。 牧師和教友內部的濫用行為。她和她的丈夫一起建立了幾個教堂。
瑪格麗特不僅是一位女王,還是一位母親。她和 馬爾科姆有六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瑪格麗特親自督促他們 宗教教育和其他學習。
雖然她在家庭和國家事務中忙得不可開交,但她仍然與世界保持距離。 雖然她忙於家庭和國家的事務,但她仍然與世界保持距離。她的私人 生活很簡樸。她有一定的時間進行祈禱和讀經。她 她吃得少,睡得少,以便有時間做奉獻。
1093年,威廉-魯弗斯國王突然襲擊了 阿爾恩維克城堡。馬爾科姆國王和他的長子愛德華被殺。瑪格麗特。 在她的丈夫死後四天,已經在她的病床上死去
Remove ads
馬爾科姆和威廉·魯弗斯

威廉·魯弗斯在他父親去世後不久成為英格蘭國王,馬爾科姆沒有干預羅貝爾的叛亂。在1091年,威廉·魯弗斯 沒收愛德加在英格蘭的土地後愛德加逃離北上蘇格蘭。 5月,馬爾科姆南下,並沒有掠奪襲擊,但圍攻羅貝爾在1080年建成的紐卡斯爾。這似乎是一個為了促進邊境南部的特維德河 向蒂斯河推進。這對英格蘭的威脅足以讓一直和羅貝爾·柯索斯戰鬥的威廉·魯弗斯返回諾曼底。在9月,威廉·魯弗斯率軍回師,馬爾科姆撤回英國北部。這次不像在1072年馬爾科姆準備攻打英格蘭,但由於羅貝爾·柯索斯和埃德加的干擾,馬爾科姆不得不稱承認英格蘭的地位。[29]
在1092年,和平被打破。威廉·魯弗斯想要得到坎布里亞郡的領土,於是準備率領農民去攻打。但是幾乎不可能成功,馬爾科姆牢牢地控制着坎布里亞,威廉·魯弗斯以坎布里亞是他父親征服者威廉的他應該順理成章的得到。馬爾科姆派使者來討論這個問題,威廉·魯弗斯同意會談。馬爾科姆南下格洛斯特,在威爾頓修道院來看望他的女兒伊迪絲和嫂子克里斯蒂娜。馬爾科姆在1093年8月24日來到了會談的地點,威廉·魯弗斯卻拒絕談判,堅決要得到坎布里亞。馬爾科姆拒絕接受,並立即回到了蘇格蘭。[30]
威廉魯弗斯想要挑起戰爭,[31] 但是,盎格魯-撒克遜記載戰爭來臨:
他們對國王馬爾科姆回到蘇格蘭的行動極為不滿。不久英格蘭就集結了軍隊發起了向蘇格蘭的宣戰 ...[32]
死亡
馬爾科姆率軍向北進攻之時,被諾森比亞伯爵 羅伯特·德·諾布雷擊中,他的土地已經滿目瘡痍,1093年11月13日在阿尼克 附近被阿爾科·莫雷爾在巴姆伯格堡殺死。這次戰爭史稱阿尼克之戰.[35] 馬爾科姆之子愛德華在這場戰爭中也身受重傷不久就死了。[36] 阿爾斯特編年史記載:
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麥卡鄧肯和他的兒子愛德華在戰爭中戰死。他的王后瑪格麗特傷心過度,在9天後便去世了。[37]
馬爾科姆的屍體被送往泰恩茅絲修道院安葬。他的兒子亞歷山大統治時將他到北遷葬,可能葬在鄧弗姆林修道院,也可能葬在愛奧那島。[38]
在1250年6月19日,教宗英諾森四世封馬爾科姆第二任妻子瑪格麗特為聖人。瑪格麗特的遺體被挖出遷往鄧弗姆林修道院安葬。馬爾科姆和瑪格麗特葬在一起。[39]
子女
馬爾科姆和因加有三個兒子:
馬爾科姆和瑪格麗特有六個兒子,兩個女兒:
祖先
![]() |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