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馬來語:Kementerian Pelaburan, Perdagangan dan Industri Malaysia,英語: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of Malaysia)簡稱 MITI,前名為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2023年4月5日起改為現名,是馬來西亞政府的一個部門,負責國際貿易、工業、投資、生產力、中小企業、金融發展機構、清真業、汽車產業、鋼鐵業、貿易戰略。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長的職能為管理投資、貿易及工業部和該旗下機構。現任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長是巫統的東姑賽夫魯,其總部設在首都吉隆坡內。
![]()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1月14日) |
Remove ads
歷史
1965年4月:馬來西亞貿易及企業部
1972年2月:馬來西亞貿易及工業部
1990年10月27日: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
2023年4月5日: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2]
組織架構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部長為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的最高政務官,由馬來西亞首相任命,並由1名同為政務官的副部長輔助。
秘書長是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的最高事務官,並由3名副秘書長分管大部分內設機構。[3][4]
- 部長
- 副部長
- 秘書長
- 副秘書長(工業)
- 工業發展處
- 服務業處
- 貿易及工業課題協調處
- AKI、公告及股票處
- 貿易及工業支持處
- 副秘書長(貿易)
- 政策及多方諮詢處
- 雙方貿易關係及經濟處
- 東南亞聯盟經濟一體化處
- 區域及國際關係處
- 策略諮詢處
- 副秘書長(投資)
- 設施及投資政策處
- 數碼經濟處
- 秘書長直屬
- 法律顧問辦公室
- 行政服務處
- 策略通訊處
- 廉政科
- 內部審計科
- 策略規劃科
- 副秘書長(工業)
- 馬來西亞標準局
-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
- 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局(MATRADE)
- 馬來西亞生產力機構(MPC)
- 投資吉隆坡機構(InvestKL)
- 國家航空航天工業機構(NAICO)
- 工程、科學與技術合作研究中心(CREST)
- 馬來西亞設計理事會
- 國家測量理事會
- 馬來西亞汽車、機器人及物聯網研究院
- 馬來西亞鋼鐵研究院
- 馬來西亞工業發展金融機構(MIDF)
- 規格與工業研究機構(SIRIM)
- 進出口銀行(EXIM Bank)
- 清真發展機構(HDC)
- 檳城
- 霹靂
- 吉蘭丹
- 彭亨
- 馬六甲
- 柔佛
- 沙巴
- 砂拉越
- 美國
- 比利時
- 瑞士
- 印度
- 中國
- 越南
- 泰國
- 新加坡
- 印度尼西亞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