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孝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孝片有歸屬有爭論,學界根據入聲歸派歸之於江淮官話[註 1][1][2][3]

事实速览 黃孝片, 區域 ...

源流

Thumb
江淮官話黃孝片

十二世紀十四世紀間,經歷宋金戰爭宋元戰爭元末民變,黃孝地區人口大減。明初實施江西填湖廣移民政策,後世稱之為洪武大移民,徹底重整黃孝地區的人口與語言構成。明初,江西饒州府鄱陽湖東岸的樂平縣鄱陽縣居民遷徙到安徽西南的安慶府和湖北東部的黃州府樂平縣人、鄱陽縣人把他們的贛語鷹弋片帶到了安慶府黃州府。由於安徽安慶府與江西鄰近,至今仍為贛語區,並發展為贛語懷岳片;而湖北黃州府與江西相距甚遠,於是語言便被淮語化。[2]而黃孝片仍存有贛語底層,這是語言遷移的結果。[4]2018年余暋鵬予以認同。[3]

黃孝片的語言歸屬一直受討論。安徽省安慶樅陽桐城三縣市的方言歸屬一度從江淮官話洪巢片方言劃歸黃孝片[5],但與黃孝片主體區域不相連,是黃孝片的方言島。贛語懷岳片幾乎都在安徽西南部,因此有時也叫做皖西南贛語。[3]

Thumb
安慶一帶方言曾被歸為贛語方言懷岳片

地理分布

從地理分布上看,黃孝片方言的主體位於長江以北、大別山南麓的湖北東部、東北部以及與其毗鄰的河南省東南部、安徽省西南部、江西省北部等相關地區。

從行政區劃來看,黃孝片方言所謂的「黃(岡)孝(感)」主要包括湖北省黃岡市黃州紅安團風蘄春英山武穴麻城羅田浠水黃梅孝感市孝南孝昌安陸大悟雲夢武漢市黃陂區新洲區隨州市廣水鄂州市鄂城區黃石市西塞山區黃石港區信陽市新縣光山江西省九江瑞昌安徽省安慶市區、樅陽縣桐城市池州市區及青陽縣等地。[6][7]

這一地區大部分縣(市)在歷史上建制都較早,在南北朝起就有明確的建制記錄,代之後建制就比較穩定。以後這一地區分屬黃州德安等府的基本格局就已經形成。

語音特點

聲母

  • 古全濁聲母部分送氣
    官話之中,中古全濁聲母均已清化,全濁塞音塞擦音的聲母基本上是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但黃孝片受贛語影響,部分字仄聲送氣,如笛、奪、毒、獨、糴、滌、鼻、弼、陛、半、雜、鑿、昨、賊、造、族、輯、截等。
  • 影母疑母分合
    開口呼合口呼當中,影、疑二母合併,開口呼多讀/ŋ/,合口呼(-u-)多讀零聲母;在齊齒呼(-i-)和撮口呼(-ü-)里,二者大多不合併,影母讀零聲母,疑母讀/ŋ/
  • 洪混細分
    多數地區泥(n)、來(l)母洪音相混,而細音不混。其中泥、來母洪音多讀為l,而細音前來母為l,泥母為n,而武穴黃梅蘄春部分地區則是完全不混,嚴格區分。
  • 見母
    洪音撮口呼均讀為gkh,齊齒呼讀/ʨ//ʨʰ//ɕ/(jqx)
  • 見系二等文白異讀
    見系假開二等、蟹開二等、效開二等、咸開二等、山開二等以及江開二等等一系列二等韻的讀音有文白異讀,白讀音聲母為軟顎音/k/或/ŋ/,而文讀音聲母為齦齶音/ʨ/或零聲母。包括家、夾、嫁、架、掐、瞎、下、鴉、椏、鴨、押、壓、牙、崖、啞、夾、角、皆、階、街、解、介、界、戒、疥、屆、教、窖、覺、奸、間、揀、更等。
  • 精知章莊組分混
    精組齒頭音知組舌上音章組正齒音完全不混。莊組正齒音字以內外轉為界,其中內轉讀zcs,外轉讀jqx。
Remove ads

韻母

  • 空韻
    黃孝片中有一套舌尖後圓唇元音/ʯ/,傳統認為這是黃孝片最顯著的特徵。如詹伯慧就認為,「湖北鄂東一帶的『楚語』……最突出的特點是有一系列圓唇舌尖後元音/ʯ/及以/ʯ/起頭的/ʯ/類韻」黃孝片是漢語中/ʯ/音分布最連續、最廣泛的區域,今屬/ʯ/韻系的字,主要分布於通攝以外的知組章組合口;系合口(gu-, ku-, hu-);除通攝外的日母合口;果攝咸攝深攝日母開口;遇攝合口三等泥母。主要包括黃州、團風、羅田、蘄春、英山、武穴、浠水、麻城、紅安、孝感、孝昌、安陸、大悟、雲夢、廣水、黃陂、新洲北部、鄂州東北部、江西九江等。黃孝片西部應城和東部黃梅兩地部分地區則沒有/ʯ/音。
  • 空韻系入聲文白異讀
    「曲」、「菊」等入聲字在黃孝片很多方言中都有文白異讀,白讀音/iəu/、/iou/反映了這些入聲字白讀系統脫落塞音尾。
  • 支微入魚
    止攝合口三等字讀如遇攝合口三等字。汪化雲指出有慰、蔚、緯、錘、槌、水、錐、唯、吹、墜、為、炊、睡、餵等14個字為這類字。
  • 假攝開口三等
    假攝開口三等與中古音照組,如賒、蛇、舌等字,白讀為a:賒sa¹、蛇sa²、捨sa³ 等;文讀音韻母為e,
  • 蟹攝開口二等字
    蟹攝開口二等與一等基本合流,大多讀ai。如該、鞋、解、佳、涯、埃、崖等。
  • i韻母
    黃孝片中i韻母非常多,來源也相當複雜。
  1. 遇攝合口三等
    母,遇攝合口三等字讀如i。例字有聚、蛆、趨、取、去、趣、娶、需、須、胥、徐、絮、序、緒、敘、旅、慮、濾等字。
  2. 止攝合口三等
    止攝合口三等舌頭音齒頭音,今讀為i。例字有累、壘、類、淚、嘴、醉、翠、雖、隨、髓、穗、遂、隧等。
  3. 蟹攝合口一三等
    蟹攝合口重脣音舌頭音齒頭音,今讀為i。包括有輩、背、焙、坯、陪、培、賠、裴、胚、配、佩、煤、梅、枚、媒、玫、每、妹、昧、堆、對、兌、推、腿、蛻、餒、內、雷、擂、蕾、儡、最、罪、催、崔、摧、碎、脆、畦、歲、碎等字。
  4. 蟹攝開口一等
    蟹攝開口一等字,今讀為ei。包括倍、貝、沛等字。蔽、幣、弊、斃、避、閉、臂、批、披、砒、坯、譬、眯、謎、迷、靡、糜、彌等字。
  • 咸山攝讀音
  1. 山攝舌頭音齒頭音莊組正齒音一、二等時,開口韻母為an,合口韻母為uon,包括短、斷、段、緞、鍛、團、暖、鸞、卵、亂、鑽、纂、竄、蒜、閂、拴等字。咸攝山攝舌上音章組正齒音開口三等的韻母en也形成對立,如搬ben、班ban、展cen、戰cen、扇sen⁵、蟬cen。
  2. 山攝開口一等牙音字讀合口呼,與合口一二等合流。如干guan、柑guan、汗huan、旱huan等。
  3. 山攝臻攝等合口三等配齒頭音,讀為齊齒呼,如全jian、選xian、俊jin、迅xin。
  4. 山攝臻攝等合口字配舌頭音,今讀洪音時失去合口介音,讀為開口呼。如頓den、村cen。
Remove ads

聲調

黃孝片方言聲調一般都是六個調: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入聲。其調類演化的基本規律為:平聲分陰陽;全濁上主要歸去陽去;去聲分陰陽;入聲保留,全濁字併入陽去或陽平。

更多信息 黃孝片部分方言點聲調調類調值, 中古四聲 ...
Remove ads

參見

備註

引用註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