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51年遼河大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51年遼河大水,是指1951年7月-8月發生在遼河流域的一場洪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重大水災之一[1][2][3]。據統計,洪災造成33個縣受災、受災人口94萬人,死亡6213人,災面積49.3萬公頃(739.5萬畝)、成災面積660萬畝,倒塌房屋14.45萬間,沖毀公路400公里,沈山、長大鐵路中斷行車40-50天[2][3]。

特大暴雨
1951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遼寧省大部分地區先後降大暴雨、特大暴雨[2][3]。暴雨中心在西豐、開原一帶,重災在台安、盤山等縣, 災區平地水深2米左右, 最深達3米以上[3]。遼河、清河、渾河、太子河水勢猛漲:8月14日,清河開原老城站洪峰流量12300立方米每秒,8月15日,遼河鐵嶺站洪峰流量14200立方米每秒,均為有記載以來歷史最大洪水[2]。
此外,渾河、太子河上游也普降大雨,撫順、新賓、清原等縣各河洪水陡漲,渾河、太子河在支流多處決口情況下,出現大洪水。據記載,1951年,中部地區大小河流決口達570多處。其中,遼河180處,清河81處,太子河8處,渾河23處,蒲河38處,遼河、渾河、太子河中下游地區一片汪洋。[2]
災情統計
據當時的遼東、遼西、熱河、瀋陽四個省、市(現遼寧省部分)統計,洪災造成33個縣受災、受災人口94萬人,死亡6213人,災面積49.3萬公頃(739.5萬畝)、成災面積660萬畝,倒塌房屋14.45萬間(一說13.8萬間),沖毀公路400公里,瀋山鐵路、長大鐵路中斷行車40-50天[2][3][4]。
據其它一些資料顯示,此次洪災造成遼寧、吉林兩省受淹農田43.4萬公頃,受災人口87.6萬人,死亡3100多人[5][6]。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