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3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Remove ads

諾亞舟·優學派2013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通稱2013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是首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該競賽在中國大陸舉辦[1],電視節目於2013年8月2日(週五)20:00在CCTV10播出,此後每週五20:00播出一期。節目播出僅2期後,CCTV1打破慣例,於12日重播第一期。[2]

事实速览 諾亞舟·優學派2013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別名 ...
Remove ads

背景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宣傳口號是「書寫的文明傳遞,民族的未雨綢繆」。現代社會中,由於電腦輸入法迅速取代手寫,中國人的漢字書寫能力明顯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推出了暑期特別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3]

標準

比賽的標準為中國大陸的普通話規範簡化字。字形、字音均以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為準。

參賽選手皆為國家級重點中學的初中二年級學生,台下有十名成人體驗團同步聽寫,用於統計正確率[4]

題目難度有等級之分。節目組工作人員介紹,題目的難度分10級,經過反覆測試、提高後才用於比賽,但實際上,入選正式參加複賽的選手正確率超過了80%,只好再度提升難度,故節目中會頻繁出現生僻字[5]

案例

  • 「癩蛤蟆」一詞難倒了成人體驗團中的七成人,「熨帖」一詞的書寫正確率僅10%。[6]

影響

在相親、歌手選秀等娛樂電視節目的「娛樂風」中,央視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別具一格,並喚起了觀眾對漢字的熱情[7]。節目於央視播出後,引起極大關注,有媒體預計其收視率或將超中國好聲音[8]

爭議

在2013年8月9日播出的複賽第二場中,來自內蒙古的初中生李響悅將「瓜瓤」寫成「瓜穰」,被判誤而出局。但比賽結束後有網友發現,按照字典的解釋,「」有同「」的義項,是未廢除的異體字,不應判錯。[9]

在2013年10月4日播出的半決賽下半場中,來自重慶的初中生紀旭寫出「酆都城」(專有名詞,指陰間,不同於現世地名「酆都」),而在場卻有一名女專家指出「酆都」已被簡化為「丰都」,故該選手寫錯。實際上「酆都」被改為「丰都」只屬於地名變動,「」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規範漢字,在其他詞語中並未簡化,《現代漢語詞典》亦只有「酆都城」而無「丰都城」詞條。有網友提出「難道說陝西醴泉縣被改名為禮泉縣,所以『非醴泉不飲』也要寫成『非禮泉不飲』?」[來源請求]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