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9冠狀病毒病馬來西亞疫情時間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9冠狀病毒病馬來西亞疫情時間軸,以時間軸形式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 (COVID-19) 馬來西亞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馬來西亞疫情可大致分為3波。

2020年

2020年1月

  • 1月27日,砂拉越州民都魯省發現一宗疑似新冠肺炎病例。一名來自湖北省的25歲女子在哥倫比亞醫院就醫時有發燒徵兆,並曾到訪過中國武漢。她目前在民都魯基都隆一家中國企業就職約2年,1月11日前往武漢公幹,且在16日從武漢從沙巴亞庇轉機,再入境民都魯。她在抵達民都魯後,便與平常一樣上班。26日時她開始出現發燒徵兆,就醫後醫院懷疑女子感染新冠肺炎而將女子轉至民都魯政府醫院,並進行隔離和14天的觀察期。該女子的血液樣本已送往吉隆坡進行審核,並證實是陰性。[1]同日,一名剛剛從海南海口返國的馬來族新生代女歌手依卡慕斯達法疑因染上新冠肺炎,而被隔離在雙溪毛糯醫院接受治療。她在機上有遇到一名生病咳嗽流鼻涕的60餘歲的武漢男子,隔天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失聲、喉嚨痛、發燒高度並出現嘔吐的症狀,而自主前往診所,並轉入雙溪毛糯醫院隔離。經過檢驗後,她被證實沒有患上新冠肺炎。[2]
  • 1月29日,砂拉越州政府表示8宗疑似病例中,共有6宗確定為陰性。這些疑似病例分別來自古晉5宗、詩巫1宗、民都魯1宗及美里省1宗,4名為馬來西亞人,3名中國人及1名泰國人。另外古晉及美里各1宗報告未出爐。[3]
Remove ads

2020年2月

  • 2月11日,根據中國駐馬大使館發言人聲明,已痊癒出院的40歲和63歲中國男子(金某)並沒提出返國要求,並將繼續逗留在大馬,而背後原因無從知曉[4]
  • 2月18日,衛生部證實鑽石公主號乘客中有4名馬來西亞人,其中2名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在日本接受治療。 [5][6]另一名對檢測呈陰性反應的61歲女乘客,在14天隔離屆滿後,已獲准返回馬來西亞。[7]

2020年3月

  • 3月10日,檳城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Motorola Solution)一名工程師因曾與新冠肺炎患者接觸,後來確診患上新冠肺炎,為檳城首宗新冠肺炎病例。該公司其他員工後來在家工作,自行隔離14天。[8]
  • 3月10日,霹靂州衛生局證實怡保萬銳英語Manjoi政府診所出現疑似病例,該病患目前在蘇丹后拜潤醫院馬來語Hospital Raja Permaisuri Bainun進行進一步治療。該病患曾於2月27日至3月8日前往日本,回國後沒有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但出現發燒症狀。萬銳診所後來已進行消毒工作,曾與病患近距離接觸的醫護人員進行自我隔離。[9]
  • 3月19日,衛生總監諾希山分別於下午和晚上二次敦促人民留在家,並說馬來西亞阻斷冠病迅速傳播率的與意大利相比下機會很小;如果錯過了第三波感染將會像意大利般一發不可收拾。政府也極有可能再度延長14天的「限制活動令」[10]。同日,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與一名確診新冠肺炎國會議員俞利文有密切接觸,因此他自我隔離14天[11][12]
Remove ads

第26名確診病例相關

  • 3月1日,衛生部宣布UDA國庫控股公司一名董事證實患上新冠肺炎,成為第26名確診病例患者[13]。隔日,國庫控股公司宣布關閉吉隆坡的總部,以進行消毒和清潔工作。馬來西亞自2月24日發生的政權動盪期間,該名董事從27日起多次受召出入王宮,會見多名政府的國會議員。兩名前任部長確認曾在迎送會上和患者接觸,第二天已自主隔離,王宮官員也在第二天進行檢測,民間也討論,新任首相慕尤丁是否也要以身作則隔離。該病患自認第二波新型冠狀病毒與他有關,但否認自己是第二波的源頭,因為他1月17日從上海回國,且當時上海還未出現任何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也不可能直到2月27日才出現症狀。[14]

吉隆坡大城堡清真寺大集會相關

該集會據說共有1萬6000名參與者,其中有1萬4500名為馬來西亞公民,其餘的是來自文萊、新加坡、印尼、泰國等外國公民。[20]此外,此集會據說有約2000名非法移民的羅興亞人難民參與,但由於他們是非法移民因此大部分不願意接受新冠肺炎檢測,政府正追蹤這些出席者。[21]

2020年4月

新感染群的出現

  • 4月5日,衛生部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新感染群。第1580確診病患曾到意大利旅行,回國後家人也被感染,後來也傳染給其他人。該感染群截至4月5日共37人確診,5人死亡。[22]
  • 4月6日,衛生部表示已出現2個新感染群。第一個是砂拉越州古晉某基督教堂曾進行為期3天的宗教集會,截至4月6日導致83人確診,兩人死亡。另一個感染群是雪蘭莪州萬宜新鎮的一場大型婚宴,截至4月6日導致88人確診。[23]
  • 4月8日,隨着森美蘭州林茂縣的確診病例增加,衛生部在林茂英語Rembau (town)發現與傳教士集會有關的次感染群(subcluster),並擴散至林茂縣內的幾個地區。據說源頭是一名大城堡宣教集會的參與者(第448確診病患),曾出席學校的一場會議,後來多名教師和學生被感染,也把疫情傳染給家人和村民,導致第三代感染。截至4月8日共有27人確診,其中2人在加護病房治療。[24]
  • 4月13日,衛生部鑑定一個在彭亨州關丹的新感染群,而這感染群過後,再出現2個次感染群。其中一個感染群是有關#4686確診病患,曾到印尼巴厘島,後來傳染給#1575病患(第57宗死亡病例)。該感染群更出現第三代感染。截至4月13日,有14人在關丹東姑安潘雅富珊醫院馬來語Hospital Tengku Ampuan Afzan接受治療,其中2人已痊癒出院,3人在加護病房治療,以及1人死亡。[26]
  • 4月14日,衛生部證實森美蘭州芙蓉縣申達央馬來語Sendayan出現新感染群,導致39人確診,分別是13名宗教學校學生、一家11口人及15名董事局成員。[27]

截至4月14日,馬來西亞共有28個感染群,其中大城堡宣教集會感染是最大的感染群,占整體確診病例的40%。一些較小的感染群衛生部沒有對外公布。

Remove ads

吉隆坡批發公市感染群

  • 4月2日,位於士拉央的吉隆坡批發公市(Pasar Borong Kuala Lumpur)出現確診病例,隔天暫時關閉消毒。[29]

後來陸續出現更多確診病例,4月19日,該公市及附近的士拉央舊批發公市(Pasar Harian Selayang)暫時關閉至4月24日。[30]附近的斯里慕尼花園(Taman Sri Murni)、士拉央北區(Pusat Bandar Utara)、士拉央峇魯(Selayang Baru)等也實施加強行動管制令。[31]

此外,一些巴剎有商販因曾到吉隆坡批發公市而確診,4月29日有4個巴剎暫時關閉消毒,分別是雪蘭莪州八打靈再也美嘉花園巴剎(Pasar Taman Megah)、八打靈再也舊區巴剎(Pasar Besar Jalan Othman)、吉隆坡秋傑巴剎(Pasar Jalan Raja Bot)和森美蘭州馬口巴剎。[32]

2020年5月

  • 5月開始,新增的確診病例當中大部分是外籍人士。[40]

2020年6月

  • 6月4日,新增277宗確診病例,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多的一天,其中270宗原自武吉加里爾扣留營。這些外籍人士早已接受隔離,第二輪檢測時才發現確診。衛生總監諾希山指出,雖然病例創單日新高,但這是因為縣衛生局出色表現的結果。

[41]

  • 6月16日,單日出院人數創新高,達到了333人,使得總出院人數為7733人,占當時總病例的90.90%。在扣除死亡病例後,活躍病例僅剩651人。[42]

2020年7月

  • 7月9日,一名72歲砂拉越老翁確診感染病毒送往醫院治療後,於7月11日逝世,也是砂拉越自4月30日以來,再有患者離世[45]
  • 7月20日,柔佛州居鑾老人院出現感染群,截至當天共14人確診。其中一人早於7月17日在醫院內確診病逝,感染原因仍在調查。[46]

2020年8月

  • 7月28日,吉打州出現新感染群——錫沃根加感染群(PUI Sivagangga),其零號病人(#8937)是永久居民,於7月13日從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錫沃根加返回馬來西亞時,進行新冠肺炎檢測時呈陰性,他被指示在家中自我隔離。惟在居家隔離期間,他不遵守條規,卻到所經營的扁坦飯(Nasi Kandar)店巡視業務而被執法人員採取行動,結果在進行第2次新冠肺炎檢測時,檢測結果竟呈陽性。隨後其家人、餐館員工和一些顧客被其感染。[47][48]隨着病例逐漸增多,8月3日吉打州政府宣布州內4個地區落實針對性強化行動管制令(TEMCO)直到8月30日,分別為古邦巴素縣府士峇馬來語Mukim Husba那坡馬來語Pekan Napoh沙烈扁擔飯餐館的1公里直徑範圍、亞區馬來語Mukim Ah的Kampung Pida Satu、賓惹馬來語Mukim BinjalKampung Bendang Dalam馬來語Kampung Bendang Dalam, Jitra以及巴東得臘縣巴東沙乃馬來語Padang Sanai甘榜烏魯馬來語Kampung Ulu, Kuala Nerang,當地5所學校被迫關閉,清真寺和祈禱室也關閉,主要道路也設路障以限制民眾出入這些區域。[49]
  • 8月7日,玻璃市雙弄英語Sanglang出現一家11口確診,與錫沃根加感染群相關。#8976確診病患於8月4日確診,後來傳然給其同住的家人。[50]此外在同日檳城雙溪峇甲出現一確診病例,該病患曾到吉打州那坡馬來語Pekan Napoh,也就是該感染群爆發的地點。這也是檳城100天以來再次出現確診病例。[51]
  • 8月8日,玻璃市州政府宣布在雙弄英語Sanglang甘榜瓜拉雙弄英語Kuala Sanglang甘榜達納丁布馬來語Kampung Tanah Timbul落實針對性強化行動管制令直到9月4日。[52]
  • 8月9日,居鑾安老院院長的印尼籍太太被控違反隔離指令,造成17人感染新冠肺炎,1人死亡,被判坐牢5天和罰款4000令吉。被告於7月2日從印尼龍目省返回馬來西亞,隔離期間不遵守條規,擅自離開房間,給安老院住戶帶來風險。[53]
  • 8月13日,吉打州出現打活感染群(Kluster Tawar)。該感染群首名病患(#9113)是53歲的印裔男子,曾在8月8日至11日在雙溪大年班台醫院住院3天,但在出院後才接到確診報告。[56]該感染群的源頭是來自7月31日至8月1日在大山腳阿爾瑪的一項追思活動,8月13日當天共確診的10宗病例當中皆是親屬關係。[57]該感染群於8月14日出現第二代感染[58],8月17日出現第三代感染,感染者除了出席追思會的印裔家庭外還包括醫院內的病患、職員、職員家屬、確診者雇主、學校師生等,確診者遍布吉打州華玲縣瓜拉姆達縣居林縣錫縣檳城州西南縣東北縣[59]
  • 8月14日,吉打州鉛縣新增「沙拉感染群」(Kluster Sala) 截至15日共有4人證實確診。零號病人(第9148病例)是一名大馬男子,在8月13日,于吉打州的蘇丹娜峇希雅醫院證實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3名患者皆是首名患者的家人[60]
  • 8月21日,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的孫女、前吉打州州務大臣慕克里·馬哈迪的長女米拉·艾麗雅娜·慕克里與丈夫在酒吧消遣,因牴觸復原行動管制令而遭警方逮捕。其父親慕克里事後也證實了此事,並感謝吉隆坡警方採取嚴厲和公平的行動[61]
  • 8月28日,打活感染群的其中一個疫區雙溪大年阿曼再也(Amanjaya)的三個區域落實針對性強化行動管制。[62]在當地落實針對性強化行動管制的主要關鍵是當地的Ambangan Heights國小出現校園感染,截至當天共有7名學生確診。[63]
  • 8月30日,衛生部宣布鑑定2個新感染群,分別是雪蘭莪巴生港口一艘船發現的MV GLEN感染群和吉打蘇丹娜峇希雅醫院出現的特拉加感染群(Telaga)。MV GLEN感染群的零號病例(第9286號病例)是一名外籍船員,屬於境外輸入病例,他在8月25日確診,並送入雙溪毛糯醫院治療[64]。特拉加感染群的零號病例是第9284號病患的密切接觸者,在8月24日確診[65]

2020年9月

  • 9月1日,沙巴州拿篤出現感染群,源頭是兩名於8月24日被警方扣留的非法外勞,於8月31日確診並送院治療。9月7日該感染群突然新增50宗確診病例,累計確診共66宗,根據分析爆發原因是牢房太過狹窄和擁擠,人身距離也難在牢房落實,導致囚犯廣泛被傳染。[66]
  • 9月8日,新增100宗確診病例,是自6月以來確診病例重回三位數。當中85宗是本土感染,15宗是境外輸入。其中62宗來自沙巴州拿篤感染群,23宗來自吉打州雙溪感染群。[67]
  • 吉打州的雙溪感染群於9月7日被鑑定,確診患者主要是吉打醫藥中心(KMC)的職員及其家屬。[68] 截至9月9日,吉打雙溪感染群與特拉加感染群共至少造成29名醫護人員及家屬確診。衛生部懷疑可能出現D614G變種病毒[69]。吉打首府亞羅士打因接連受到特拉加感染群與雙溪感染群夾擊,吉打州務大臣沙努西宣布從9月11日至26日哥打士打縣28個區實施強化管制令,並關閉馬泰邊境的黑木山關卡,禁示民眾跨州行動[70]
  • 9月15日,沙巴古納縣新增島嶼感染群」(Kluster Pulau),共有9人證實確診。零號病患是第9940病例,是一名68歲的大馬女性,8名患者皆是首名患者的家人[71]
  • 9月16日,大馬新增62宗冠病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突破一萬關口,達10031宗。同日也有26名患者康復出院,累計康復病例達9235宗[72]
  • 9月20日,檳城新增亞拉感染群(Kluster Ara),累計2宗確診病例。零號病人為第10024號病例的44歲大馬男子,該患者是大馬半島飛往沙巴山打根國際機場接受篩查時被檢測出感染,其7歲侄女也證實感染[73]
  • 由於在沙巴州選舉期間,東海岸拿篤、斗湖一帶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了本州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亮起紅燈,確診病例更成為大馬之冠,並且還有持續惡化下去的跡象。政府在聽從衛生部建議下,於9月28日決定在沙巴州的拿篤斗湖古納仙本那4個地區從午夜12點起至10月12日,實施行政式目標性行動限制令(TEMCO)[74][75]
  • 9月30日,全國新增2宗死亡案例,同時吉打也新增圍牆感染群(Kluster Tombok)。吉打零號病例為亞羅士打監獄局一名46歲本地男子(第11207號病例)。該名患者在9月28日發現確診後,有兩名密切接觸者確診。零號病例同日因病逝世,成為第135號死亡病例[76]。另一宗第136號死亡病例是沙巴一名70歲老翁(第11207號病例),生前患有末期癌症,9月26日去世後,被送往斗湖醫院法醫部,9月29日的化驗結果為陽性[77]
  • 9月30日,馬六甲則出現全國首宗誤診事故。馬六甲州巫統阿依禮茂州議員拿督阿米魯丁尤索夫在沙巴助選後返回馬六甲時,被亞羅牙也縣衛生局誤診檢測結果呈陰性,之後被指示到該局剪開粉紅色隔離手環。但隔日被證實本身確診新冠肺炎,亞羅牙也縣衛生局對此承認犯下失誤[78]。馬六甲政府大廈也緊急展開消毒行動[79]

2020年10月

  • 10月1日,大馬全國新增260宗確診病例。其中,只有1宗是境外輸入病例,其餘259宗都是本土感染病例。新增確診病例最多的州屬是沙巴,共有118宗新增確診病例,其次是新增98宗的吉打。同時,有47宗康復出院的病例,累計10014宗,衝破1萬宗康復出院病例,占總病例的87.2%[80]。同日,政府宣布10月3日凌晨12時01分開始,在沙巴實施州內跨縣禁令,直到10月16日[81]
  • 由於確診病例依然持續增加,大馬政府基於沙巴新冠肺炎疫情惡化,宣布從10月7日午夜12時01分起,落實有條件行動管制令(PKPB),直到10月16日[82]。隔日,大馬政府再次宣布從12日至25日,限制從沙巴出境,以及從半島、砂拉越和納閩入境沙巴州[83]
  • 10月3日,環境與水務部副部長拿督阿末馬斯里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成為國民聯盟政府首位中標的閣員[84]
  • 10月6日,單日新增病例創下最高紀錄691宗,另有4名病患死亡,其中有年僅1歲的女嬰。共有688宗是本土感染,單是吉打圍牆感染群就占394宗病例(57%)[88]。同日,政府宣布10月12日至25日封鎖沙巴州,禁止大馬半島、砂拉越及納閩往來沙巴[89]
  • 10月7日,由於沙巴州山打根、吧巴、斗亞蘭及雪蘭莪州巴生區病例超過40宗陷入紅色疫區,政府宣布從10月9日起列入有條件行動管制區[90]
  • 10月9日,沙巴州新任首席部長哈芝芝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他因為接觸感染病毒的特別助理諾再因達威,而自行隔離及接受檢測,但檢測結果呈陽性[91]。同日,沙巴斗湖、古納、仙本那、拿篤有條件行管令延長兩周至10月26日,斗湖監獄及依善園(Taman Ehsan)宿舍的加強行管令延長兩周,至10月25日。吉打州波各先那監獄則實施加強行管令,至10月24日[92]
  • 10月12日,新冠疫情持續擴散,政府宣布13日起在沙巴,以及14日起在雪蘭莪、吉隆坡及布城全面實施為期兩周的有條件行動管制令[93]。從10月1日至16日,全國共有7534人確診,累計40名病患死亡[94]
  • 10月16日,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接受《馬來前鋒報》專訪時促請政府,讓衛生總監諾希山全權處理新冠肺炎抗疫工作,不要干擾:「我認為,如果給時間諾希山,他可以減少確診病例,但不能直接消滅。但是,他(諾希山)必須得到100%的自主權,不要干擾他。」[95][96]
  • 10月24日,單日新增病例首次激增至四位數1228宗,單是沙巴州就占889宗(72.4%),同時每日死亡病例也增加了7宗[97]。同日,政府宣布沙巴州有條件管制令延長兩周至11月9日[98]
  • 10月26日,單日新增病例再創新高1240宗,沙巴確診病例新增927宗及新增3個感染群,同時沙巴再有7名患者病故[99]。政府同日宣布延長雪蘭莪、吉隆坡與布城的有條件行管令兩周至11月9日,同時也在森美蘭汝來頒布有條件行管令,直至11月10日[100]
  • 10月27日,隨着疫情擴散,大馬皇家警察部隊有至少200人確診感染而在醫院治療,另外超過1萬名警員接受隔離[101]

2020年11月

  • 11月6日,單日新增病例創新高1755宗,其中實施有條件行管令的沙巴、雪蘭莪、吉隆坡、納閩、布城等地方確診病例持續飆升,添1449宗或82.6%[102]
  • 11月7日,疫情持續擴散,政府在吉打、檳城、霹靂、森美蘭、馬六甲、柔佛及登嘉樓州實施有條件行管令長達28天,從11月9日至12月6日。同時,沙巴、雪蘭莪、吉隆坡及布城有條件行管令在11月9日屆滿後一併延長至12月6日。半島僅剩玻璃市、彭亨、吉蘭丹疫情受控制,處於復甦式行管令,但也禁止跨州行動。在砂拉越,只有古晉縣從11月9日起實施有條件行管令,州內其他地區人民禁止進出古晉[103]。另外,單日新增病例連續5天維持四位數1168宗,出院人數創新高1026名患者出院[104]
  • 11月16日,頂級手套位於雪蘭莪州巴生的工廠員工群爆發新冠病毒疫情,政府宣布當地男女員工宿舍列為加強行管區,從11月17日至11月30日,涉及1萬3190名職員,還有1200名居民[105]。在11月23日,政府宣布分階段關閉頂級手套位於巴生的28間廠房,全面篩查員工,員工累積確診病例高達2684宗[106]

頂級手套工廠爆發疫情事件

  • 11月24日,確診病例突破兩千大關,單日新增病例高達2188宗,同時單日出院人數也創新高,1673人出院[107]。另外,衛生總監諾希山宣布,有1萬2079宗病例是屬於職場感染群,包括4398名大馬人及7681名外籍人士[108]

2020年12月

  • 12月4日,雪隆地區確診病例持續增多,新增1141宗病例,雪隆地區占578宗(50.7%),同時累積病例突破7萬關卡,共7萬零236宗[109]
  • 12月5日,隨着部分州屬疫情改善,政府宣布從12月7日起解除檳城、霹靂、吉蘭丹、森美蘭、布城及納閩有條件行管令條限令,不過當地的紅色疫區或縣條管令繼續延長至20日。至於疫情嚴重的雪蘭莪、吉隆坡及沙巴的條管令延長至20日,州內的綠區則解封恢復復管令[110]
  • 12月9日,政府重啟沙登農業博覽館(MAEPS)方艙醫院及準備1萬張病床,以應付大規模外勞檢測計劃可能出現確診病例飆升的情況[111]
  • 12月10日,相隔兩周確診病例再創新高,新增2234宗病例,雪蘭莪占1428宗居全國之冠,大部分新增病例與工作地點的感染群有關,尤其是Seruling感染群添842宗及車站感染群添315宗[112]
  • 12月23日,新增確診病例回降至逾千宗水平,報1348宗,其中雪蘭莪連續第8天錄得最多病例,占535宗或39.7%,累計確診病例逼近10萬大關[113]
  • 12月24日,全國累計病例達10萬零318宗,突破10萬大關,新增1581宗確診病例,另新增2宗死亡病例,累計死亡病例達446宗。[114]
  • 12月25日,諾希山指出,第三波新冠疫情中,85%病例出現高傳染力的新變種毒株A701V,且仍持續與D614G變種毒株一起蔓延。A701V變種毒株最先出現在拿篤圍牆感染群,隨後幾乎蔓延到所有在半島和沙巴鑑定的感染群[115]。同時,確診病例連續16天維持四位數報1247宗,有3名患者病故,以及添4個感染群,其中雪蘭莪占461宗或37%[116]
  • 12月31日,2020年最後一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再創新高2525宗及添5個感染群,雪蘭莪病例最高占1205宗或47.4%[117]。同日,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出席2021年元旦鬥爭大會後,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應公開採購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交易程序和細節,因為此事涉及高額的公帑[118][119]

2021年

2021年1月

  • 1月7日,單日確診病例首次突破3000大關,報3027宗,累積病例高達12萬8456宗,活躍病例有2萬5742宗,玻璃市是今日唯一沒新增病例的州屬[120]。衛生總監諾希山也透過疫情模型預測圖推算,若病毒基本傳染數值(R0)於3月第三周達1.2,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將暴增至8000宗[121],在同年5月28日的新增確診病例確實達到8290宗。
  • 1月10日,相隔3個月後再有第二名內閣部長,即首相署(經濟事務)部長慕斯達法·莫哈末證實感染新冠病毒[122],隔日另一名部長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長麗娜·哈侖也確診染疫[123]
  • 1月11日,隨着疫情惡化,首相慕尤丁宣布從1月13日至26日,5個州屬(檳城、雪蘭莪、馬六甲、柔佛、沙巴)及3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重新實施行動管制令(MCO),至於彭亨、霹靂、森美蘭、吉打、登嘉樓及吉蘭丹實施有條件行管令(CMCO),玻璃市及砂拉越州則維持復甦行管令(RMCO),同時全國一律禁止跨州[124]。慕尤丁提到,目前馬來西亞醫療系統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已處於崩潰邊緣,15間專治冠病醫院的冠病患者病床使用率已超過70%,同時吉隆坡中央醫院及馬大醫療中心的冠病患者加護病床已爆滿,雙溪毛糯醫院的冠病加護病床使用率也高達83%[125]
  • 1月12日,國家元首蘇丹阿都拉頒布緊急狀態對抗疫情,從1月12日至8月1日[126]慕尤丁提到,在緊急狀態期間,政府賦予特別權力遏制疫情蔓延,包括徵用私人醫院資產協助抗疫及加重刑罰對付違反SOP者[127]。另外,內政部長韓沙再努丁確診染疫[128]
  • 1月14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再刷新高記錄報3337宗,死亡案例也創第二高記錄達15人,另添7個感染群,其中雪蘭莪州占1036宗或31%[129]
  • 1月16日,一周內第三次刷新高記錄,單日確診病例突破4000大關報4029宗,活躍病例高達3萬7126宗,其中205人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79人需要依靠呼吸輔助器,至今累積病例高達15萬5095宗[130]
  • 1月17日,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接受Astro Awani早晨節目的訪問時認為,只有諾希山一個人的努力並不足夠,政府需要集合更多專業醫生和其他專家的意見,共同抗疫:「諾希山是名好醫生,但一個人的意見不夠,現階段我們必須有更多人的看法,要有足夠的知識來為解決疫情的努力做出貢獻。」[131][132][133]
  • 1月19日,衛生總監諾希山說,在第三波疫情,第4及第5級新冠患者已增至15%,加上第3級患者占,總數約20%。需要加護病房及呼吸輔助器患者人數漸增多,醫院只能收治第3至第5級患者[134]。另外,一個月內第4名內閣部長染疫,國家團結部長哈麗瑪莫哈末薩蒂證實確診及在新山治療及隔離[135]
  • 1月23日,馬哈迪證實其家人確診新冠肺炎後,網絡盛傳馬哈迪因呼吸困難而被送往太子閣醫院接受治療的消息,後馬哈迪親自錄視頻,力證自己身體無恙[139][140][141]
  • 1月23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再刷新高記錄,報4275宗。[142]
  • 1月25日是馬來西亞新冠肺炎抗疫一周年,各大媒體回顧了抗疫一周年的點點滴滴。[143][144][145][146]衛生總監諾希山感慨地說:雖然抗疫已經有一年,抗疫成功的終點還是遙不可及。[147][148]
  • 1月29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突破5000大關報報5725宗,累積病例也激增至20萬3933宗,雪蘭莪占3126宗或54.6%[149]
  • 1月30日,連續2天新增確診病例刷新高報5728宗,319人在加護病房也創下自爆發疫情以來的最高紀錄共319人,同時雪州病例占3285宗或57.3%[150]
  • 1月31日,連續3天超過五千宗新病例報5298宗,雪蘭莪依舊最多病例州屬占2460宗[151]。 不過,諾希山解釋,馬來西亞連續3天超過五千宗新增病例,主要是包括2020年確診病例延誤通報全國危機準備及應對中心(CPRC),加上數州屬展開大規模職場目標式篩檢、密切接觸者及高風險群篩檢所致。[152]

2021年2月

  • 2月4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報4571宗,另有17名患者病故,當中包括一名4個月大且患有心臟病的大馬籍男嬰在沙巴斗湖醫院病逝,成為國內最年幼病逝患者。同日國防部長依斯邁公布農曆新年SOP,拜年及跨州縣一律禁止,僅允許居家慶祝及拜祭[153]
  • 2月13日,相隔兩周後,單日死亡病例降回個位數,上一次個位數死亡病例是在1月27日報7宗,同時康復人數連續3天多於確診者,有3515人康復及新增3499宗確診病例[154]。另外,新增10個感染群,9個涉及職場,另一個涉及高風險群的敦拉薩路感染群源自吉隆坡敦拉薩路一家醫藥中心,已有26人染疫[155]
  • 2月14日,單日康復人數創新高4525人,累積21萬3814人治癒,同時也是自1月11日以來,病例增幅首次少於2500宗[156]

2021年3月

  • 3月10日,確診病例維持在2000宗水平以下,報1448宗,同時康復人數繼續超越確診人數,康復人數累積29萬8516人,占總病例的94.0%[157]

2021年4月

  • 4月27日至29日,馬來西亞的確診病例回升到了三千宗以上。4月27日增加3142宗,4月28日增加3332宗,4月29日增加3788宗。截止4月30日,總感染人數為40萬8713人,總康復人數為38萬零442人,總死亡人數為1506人,總康復人數占總病例93.1%,總死亡人數占總病例0.37%。[158][159]

2021年5月

  • 5月7日和8日,馬來西亞的確診病例回升到四千宗以上。5月7日增加了4498宗,5月8日增加了4519宗。[160][161]截至5月10日,累計確診病例共444,484宗。總康復人數為405,388宗,占了總病例的91.20%。總死亡人數為1,700人,占了總病例的0.39%。[162]之後的確診病例徘徊在三千多宗和四千多宗之間。
  • 5月10日,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面子書針對馬來西亞疫情直播時勸請民眾,在即將到來的開齋節每個人都要做出一些犧牲,減少聚集和互訪,以控制日趨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他說,馬來西亞的新冠肺炎疫情處於嚴峻局勢,發生了一個人導致2000多人感染的事件,其中更有20人死亡:「當我們沒有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必須記得一個人就能導致多人感染。」[163][164]
  • 從5月19日至24日,單日新增病例達到了六千宗以上,單日死亡人數也比之前來得高。5月20日的死亡人數為59人,創下最高紀錄,5月22日確診總例突破五十萬宗。[165][166]5月24日死亡人數為61人,再次創下新高。[167][168]截至5月24日,累計確診病例共518,600人,累計活躍病例為60,018宗,死亡人數為2,309宗。[169]
  • 5月25日至27日,單日新增病例達到了七千宗以上,5月26日死亡人數為63人,再次創下新高。[170][171][172]
  • 5月28日,單日新增病例達到了八千宗以上。[173]
  • 5月28日,首相再宣布,基於疫情愈發嚴峻,馬來西亞全國落實全面封鎖(total lockdown),性質上類似於2020年3月的第一次行動管制令,從2021年6月1日開始至6月14日。[174][175]
  • 5月29日,單日新增病例達到了九千宗以上。5月29日的死亡人數為98人,再次創下新高。[176]
  • 截至5月31日,總確診人數為572,357人,總康復人數為490,038人,總死亡人數為2,796人。[177]

2021年6月

  • 6月2日,單日死亡病例達到126宗,再次創下單日死亡病例最高紀錄。[178][179][180]
  • 6月下旬,「白旗活動」,許多家戶因為疫情導致經濟貧困、糧食短缺而高掛白旗等待救濟。[181][182]

2021年7月

  • 7月13日,單日確診病例達到11,079宗,為馬來西亞首日確診破萬病例[183]。7月15日再突破至13,215宗[184]
  • 7月25日,單日確診病例達到新高17,045宗,總確診病例突破百萬數。[185]
  • 7月29日,前首相馬哈迪·莫哈末臉書貼文提出2項減少每日萬多宗新增病例的方案,一是建議政府興建臨時隔離大樓或接管私人禮堂來安頓確診病患,二是增加流動接種中心上門接種,加速冠病疫苗的接種。他說,雖然每天新增病例數以萬計,但應儘可能讓患者住院,以便獲得更好的照顧[186]
  • 7月31日,約400至2000人在吉隆坡發生鬥爭和平集會,以反慕尤丁內閣抗疫不力和慕尤丁辭職為目標。

2021年8月

  • 8月4日,單日確診人數達到新高19,819宗。[187]
  • 8月5日,單日確診人數達到新高20,596宗,同時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0,000宗。[188]

2021年9月

  • 9月14日,馬來西亞總確診例破200萬。
  • 9月下半疫情逐漸降低。

2022年

2月

  • 12日,總確診病例超過3,000,000。
  • 16日,每日病例達到新高27,734宗。
  • 23日,每日病例首次超過3萬例,達到新高31,199宗。

2023年

  • 3月11日,官方網站改為每週更新一次全國病例數,包括確診例、死亡例及康復例。
  • 截至2023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即第48個流行病學周),馬來西亞共新增6796起確診病例。[189]
  • 12月18日,由於馬來西亞多地的新冠肺炎確診案例逐漸再次升溫,馬來西亞衛生部表示不會採取行動管制措施。而是採取自我隔離5天和防疫10天的方式。[190]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