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9年航天活動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9年航天活动列表
Remove ads

本列表列出了所有在2019年進行的航天活動。2019年共進行了102次軌道發射,其中成功97次,失敗5次,延續了2018年起100次以上軌道發射的記錄。

事实速览 軌道發射, 首次 ...
事实速览
Remove ads

概覽

月球探索

1月3日,中國航天局嫦娥四號月球着陸器月球背面軟着陸,隨後玉兔二號月球車被成功部署至月面,這是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1]

Thumb
嫦娥四號着陸器拍攝的首張月球背面全景圖

印度在七月發射了月船二號探測器並成功進入月球軌道,但着陸器墜毀在月表。[2]

以色列的非盈利機構SpaceIL英語SpaceIL的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於二月發射,但在四月的月面嘗試着陸中墜毀。[3]

太陽系探索

新視野號探測器在1月1日飛掠了小行星486958,是人類探測器有史以來飛掠的最遠的天體。[4]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在2月22日成功登陸小行星龍宮[5]4月5日隼鳥2號向小行星龍宮表面發射大金屬彈,這是人類首次通過發射金屬彈製造隕石坑。[6]7月11日,隼鳥2號再次登陸龍宮小行星並採樣,11月13日出發返回地球。[7]2月13日,美國宇航局宣布機遇號火星漫遊車任務結束。[8]4月,洞察號火星探測器觀測到首次有記錄的火星地震[9]

載人航天

3月2日,SpaceX的載人飛船龍飛船2號進行了首次無人發射測試,攜帶了一個假人模型前往國際空間站[10]4月20日,該任務回收的返回艙在測試中發生爆炸,載人任務被推遲。[11]波音公司星際客機於12月20日使用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進行了類似的無人試飛英語Boeing Orbital Flight Test,但發射過程中出現異常,導致它無法到達國際空間站,只能在2天後返回着陸。[12]

運載火箭創新

中國商業火箭公司零壹空間在3月27日進行了OS-M型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嘗試,未能成功進入軌道。[13]中國民營航天公司星際榮耀在7月25日首次發射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成功進入近地軌道,這是中國民營商業運載火箭成功實施首次入軌發射。[14]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8月17日首次進行了捷龍一號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成功。[15]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極軌衛星運載火箭在一月和四月進行了其DL和PL改進型的首次發射,均取得成功。

SpaceX開始測試其星艦飛船,8月27日其原型「星跳蟲」進行了首次飛行測試,達到了150米高度。[16]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於12月成功完成復飛。兩年多前,長征五號在2017年7月的第二次發射失敗,導致火箭停飛,並被迫重新設計發動機。[17]

使用固體助推器三角洲4號運載火箭構型於8月退役[18],使用模擬計算機控制技術的聯盟-FG型運載火箭於9月退役。[19]由於烏克蘭禁止向俄羅斯出口控制系統,呼嘯運載火箭於12月在最後一次飛行後退役。[20]

Remove ads

軌道發射

更多信息 發射時間 (UTC), 運載火箭 ...
Remove ads

亞軌道飛行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更多信息 發射時間 (UTC), 運載火箭 ...
Remove ads

深空航天活動

更多信息 日期(UTC), 航天器 ...
Remove ads

艙外活動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更多信息 開始時間, 持續時間 ...
Remove ads

空間碎片事件

發射統計

注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