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4年歐洲歌唱大賽
歐洲第68屆歌唱大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4年歐洲歌唱大賽是第68屆歐洲歌唱大賽。在羅琳於前一年以她的歌曲〈紋身〉再次為瑞典拿下冠軍後,本屆大賽由歐洲廣播聯盟(EBU)和瑞典電視台(SVT)於2024年5月在瑞典馬爾摩的馬爾摩體育館舉辦,大賽包括在5月7日和9日舉辦的兩場預賽和在5月11日舉辦的決賽。[1]彼得拉·梅德和瑪琳·艾珂曼擔任本屆大賽的主持人。這是繼1992年和2013年後第三次在馬爾摩舉行的大賽,也是繼2016年斯德哥爾摩賽後第七次在瑞典舉行的大賽。
本屆大賽有37國參賽,其中盧森堡睽違31年重返賽場,其上次參賽已是1993年。而參加去年大賽的羅馬尼亞則撤賽。從第二場預賽晉級成功的荷蘭在決賽前被大會取消參賽資格,但仍保留該國評審團與觀眾的投票權。由於正在進行中的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允許以色列參賽之舉遭到了多方批評、抗議和請願要求排除該國,並促使舉辦方加強了活動的安全措施。
本屆大賽最終由瑞士饒舌歌手尼莫演唱的歌曲〈密碼〉(The Code)為瑞士奪下冠軍,是該國歷年來第三次勝出歐洲歌唱大賽。克羅地亞代表千層麵寶貝的歌曲〈Rim Tim Tagi Dim〉則成為大賽亞軍和觀眾投票贏家,並為該國取得獨立以來在歐洲歌唱大賽最佳成績。而剩下的前五名之位則依序由烏克蘭、法國和以色列佔據。
Remove ads
舉辦地點

在羅琳於前一年以她的歌曲〈紋身〉再次為瑞典拿下冠軍後,本屆大賽將在瑞典的馬爾摩舉行。這將是瑞典第七次主辦歐洲歌唱大賽,前六次分別是1975年、1985年、1992年、2000年、2013年和2016年。選定的場地是能容納15500名觀眾的多功能室內競技場馬爾摩體育館,其先前曾是多場手球、軟式曲棍球等體育競賽、音樂會等活動以及2013年歐洲歌唱大賽的舉辦場地。[2]另外讓各參賽者及其代表團與經過認證的媒體和粉絲會面的「綠松石地毯」活動地點則將於2024年5月3日在Malmö Live舉行,[a]大賽的開幕與閉幕典禮也會在該地舉行。[4][5]Malmö Live也會在決賽時開放轉播。[6]
除了場館外,主辦城市還將配合大賽組織其他周邊活動。歐洲歌唱大賽村(The Eurovision Village)將設置於人民公園,為大賽的官方粉絲和贊助商聚集區,在活動週期間可以觀看參賽者們[b]和當地音樂家的表演,以及主會場三場比賽的現場直播還有OGAE的歐洲粉絲咖啡廳。[5][8][9]設在Malmö Live的歐洲俱樂部(EuroClub)則會舉行官方聚會或參賽者的私人演唱會。除此之外,「歐洲歌唱大賽街」(Eurovision Street)原本會在人民公園至三角路口之間舉行,其節目將包括各種音樂表演,[5]但出於安全原因最終轉移到歐洲歌唱大賽村進行,[10][11]另外幾位參與的音樂家也因為抗議以色列參加大賽而退出活動。[12][13]為了慶祝ABBA在1974年靠著〈滑鐵盧〉一曲斬獲瑞典首次大賽勝利的五十週年,ABBA世界特展將於2024年4月29日至5月12日在南加坦舉行。[14]
Remove ads
在瑞典贏得2023年大賽當天,之前都曾經擔任大賽主辦城市斯德哥爾摩、馬爾摩和哥德堡都立即表示有意願主辦2024年大賽。除了這三都以外,埃斯基爾斯蒂納、延雪平、恩舍爾茲維克、帕蒂勒和桑德維肯都在隔天宣布有意參與競標。[15]
SVT將2023年6月12日設為正式投標截止日。[16]斯德哥爾摩與哥德堡分別在6月7日和10日正式宣告投標,[17][16] 而馬爾摩和恩舍爾茲維克都在6月13日宣告。[18][19]在投標結束前,SVT表示已收到多件投標案,[20]之後也證實都來自上述四都,[21][22]而在這個聲明之前,延雪平和桑德維肯都宣布放棄投標。[23][24]哥德堡與恩舍爾茲維克的標案都在7月7日被淘汰,[25]而EBU和SVT也在同一天稍晚正式宣布馬爾摩為主辦城市。[1][2][26]
圖標:
† 主辦場館
* 入圍場館
^ 已提交投標書
Remove ads
製作

2024年歐洲歌唱大賽由瑞典電視台(SVT)製作,馬爾摩市將為大賽提供三千萬瑞典克朗(約二百五十萬歐元)的預算。[46][47]大賽的核心製作團隊將由愛芭·阿迪爾森(Ebba Adielsson)擔任首席執行製作人、克里斯特爾·托爾斯·威勒斯擔任傳播執行製作人、托比亞斯·奧伯格(Tobias Åberg)擔任製作行政主管、約翰·伯恩哈根(Johan Bernhagen)擔任製作統籌、克里斯特·比約克曼擔任競賽製片人、以及佩爾·布蘭肯斯擔任電視製作人。其他製作人員將包括製作主管大衛·韋森(David Wessén)、法律主管馬茨·林格倫(Mats Lindgren)、媒體主管瑪德琳·辛丁-拉森(Madeleine Sinding-Larsen)和執行助理琳內·洛佩茲(Linnea Lopez)。[48][49][50]愛德華·艾夫·希倫和丹尼爾·雷恩負責為主持人以及開場和幕間表演編寫腳本,而羅賓·霍夫萬德(Robin Hofwander)、丹尼爾·耶利內克(Daniel Jelinek)和弗雷德里克·貝克蘭德(Fredrik Bäcklund)擔任多鏡頭導演。[51][52]另外背景音樂由艾瑞克·羅蘭(Eirik Røland)和約翰·尼爾森(Johan Nilsson)創作。[53]絕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曾以不同職位參與過2000年和/或2013年和/或2016年大賽的製作,其中比約克曼也是歐洲歌唱大賽美國移植版《美國歌唱大賽》背後的推手與製作人之一,他與布蘭肯斯、辛丁-拉森和威勒斯也都是瑞典國家選拔賽《瑞典旋律節》的製作人員。
2023年11月14日,EBU宣布去年的主題「因樂團結」(United by Music)將繼續做為本屆以及未來所有大賽的標語。[54]伴隨的主題藝術「歐洲歌唱大賽之光」(The Eurovision Lights)於12月14日揭曉,其由位於斯德哥爾摩的機構Uncut和Bold Scandinavia設計。該設計基於簡單的線性漸變,啟發自極光和等化器上的垂直線,並且在構建時考慮了不同格式的適應性。[55][56][57]

2024年大賽的舞台設計於2023年12月19日揭曉,由先前六度為大賽設計舞台的德國設計師弗洛里安·維德設計,以及由瑞典設計師弗雷德里克·斯托姆比(Fredrik Stormby)設計燈光和螢幕。本屆舞台採用可移動的LED立方體和地板以及其他照明、視訊和舞台技術,全部圍繞十字形中心設置,旨在為觀眾「創造獨特的360度體驗」。[58]選手休息室和2010年與2011年一樣位在LED螢幕背後。[59]舞台於4月2日開始動工,並於4月25日結束。[60]

2024年2月5日,官方宣布將由瑞典喜劇女演員兼電視節目主持人彼得拉·梅德和瑞典裔美國女演員瑪琳·艾珂曼擔任本屆大賽的主持人。梅德先前曾單獨主持2013年的大賽,之後又與芒斯·塞默洛搭檔主持2016年大賽,除此之外她也在2015年與葛雷漢·諾頓一同主持大賽特別節目《歐洲歌唱大賽:名曲大賞》。[61]「綠松石地毯」以及開幕典禮由Elecktra和提亞·科菲擔任主持,[62]而喬凡·拉多米爾則主持大賽的記者會。[63]
2023年11月,SVT製作團隊表示打算在大賽期間加強安全措施,並與馬爾摩警方保持聯繫,原因是以色列儘管進攻加沙造成重大人道主義災難,卻仍可以參加大賽所造成的社會緊張局勢。[64]截至2024年4月,主辦方採取的措施包括來自丹麥和挪威的警力支援、加強網路安全、設立禁飛區以防止無人機襲擊、以及調整舉辦周邊活動的地點數量。[65][66][67]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IPBC / Kan)也透過社群媒體內容表達了對馬爾摩反猶太主義高漲的擔憂,並將其歸咎於「歐洲伊斯蘭化」。[68]此外主辦方將採取額外措施保護以色列代表團,尤其是以色列參賽代表埃登·戈蘭在她的社群媒體收到多次死亡威脅後,她將由辛貝特特工和馬爾摩警方負責保護。[69]辛貝特也建議以色列公民不要前往馬爾摩,並派出了一個由其主任羅南·巴爾率領的代表團代為前往,以防止針對公民的可能危害。[70]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哈戰爭之前,瑞典安全局於2023年8月就已將瑞典的恐怖主義威脅等級從3級提升為4級(最高5級),原因是當年瑞典的數次焚燒《古蘭經》事件造成的爭議與糾紛。[71]2024年3月22日莫斯科郊外番紅花城市大廳襲擊事件的發生更是加深了人們對恐怖攻擊風險提升的恐懼。[68]
Remove ads
第一場預賽的開幕式表演由3位前參賽者—2018年賽普勒斯代表艾勒尼·弗雷拉、2011年瑞典代表埃里克·薩阿德、2022年西班牙代表香奈兒—演唱他們的參賽歌曲:〈火焰〉、〈成名立腕〉和〈慢動作〉。[72]幕間式表演則贏得大賽三次的強尼·羅根翻唱瑞典2012年的獲勝歌曲〈沉醉其中〉,[73][74]投票結束後有2018年瑞典代表班雅明·因格羅索表演他的歌曲串燒—〈Who's Laughing Now〉、〈Kite〉和〈Honey Boy〉—。[75][74]據《瑞典晚報》的報導,〈沉醉其中〉的原唱羅琳原本是要和強尼·羅根一起演唱這首歌的,但她後來決定不要這麼做。[76]
第二場預賽先以第一場預賽的回顧鏡頭混剪回顧晉級的十個國家,以及兩位主持人演唱合時宜改詞版〈紋身〉做開場。[77][78]幕間式表演有三位前冠軍—2005年希臘代表艾蓮娜·帕帕莉索、2003年土耳其代表賽兒塔柏·艾雷納和1999年瑞典代表夏洛特·佩雷利演唱她們的奪冠歌曲:〈頭號情人〉、〈盡我所能〉和〈帶我去你的天堂〉的「大家一起唱」。[75]再來就是由主持人彼得拉·梅德領銜、佩雷利和由莎拉·道恩·費納飾演的角色—EBU官方發言人「琳達·伍德羅夫」(Lynda Woodruff)主演的《我們太愛歐洲歌唱大賽了》(We Just Love Eurovision Too Much)音樂短劇,其中不僅各方面大諷大賽以及去年的爭議,還有去年的奪冠大熱門—芬蘭代表咖力亞客串演出他的參賽歌曲〈恰恰恰〉。最後在宣布完晉級國後,瑞典1984年參賽代表兼當年冠軍的哈雷斯兄弟演唱他們的奪冠歌曲〈滴嘰-嚕 滴嘰-哩〉。[79][80]
決賽的開幕式表演由比約恩·斯基夫斯演唱〈Hooked on a Feeling〉,並搭配著一系列瑞典流行金曲進入國旗遊行,帶出25個晉級決賽的國家。[c]幕間式表演則先由艾爾卡拉合唱團演唱〈Crying at the Discoteque〉,[81]再由三位前大賽冠軍—1991年瑞典代表卡蘿拉、1999年瑞典代表夏洛特·佩雷利和2014年奧地利代表康琪塔·伍斯特—翻唱〈滑鐵盧〉,向於1974年為瑞典贏得首次大賽勝利的ABBA致敬,[82]其中ABBA還以他們在倫敦ABBA Voyage的數位分身形像現身討論了他們在贏得大賽50週年之際的感想。[83]最終在投票結束前,去年的冠軍羅琳登台演唱她的新歌〈Forever〉和奪冠歌曲〈紋身〉。[84][85][86]
Remove ads
賽制
2023年大賽的結果引發觀眾爭議,芬蘭明明在觀眾投票中領先,最後卻敗在有異常龐大評審投票分支持的瑞典之下,使得觀眾不滿,並萌生出比賽結果被操縱,好讓瑞典能夠在ABBA贏得1974年歐洲歌唱大賽50週年的2024年舉辦大賽慶祝的的陰謀論。挪威廣播公司(NRK)之後便與EBU討論是否改革評審投票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挪威近年來的參賽作品也常被評審打出低分,盡管在觀眾投票中名列前茅,尤其是在2019年和2023年,挪威在觀眾投票分別是第一名和第三名,但最後因評審投票給出低分而分別獲得第六名和第五名。挪威代表團團長斯提格·卡爾森在採訪中表示希望將評審投票的權重從目前的49.4%降低至40%或甚至30%。[87][88]然而最終投票配分比重並沒有改變。[89]
不過在本屆大賽中,「世界其他地區」的投票網站將在每場比賽開始前24小時以及比賽時開放,不過由於最終導致荷蘭參賽者被取消參賽資格的衝突事件,「世界其他地區」的決賽投票網站直到比賽前8小時才開放。[90]對參賽國來說,預賽就和往年一樣,觀眾投票在最後一首歌曲表演完後開放。然而在決賽中,觀眾投票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投票網站改在第一首歌開始表演前就開放,直到最後一首歌表演結束25分鐘後為止。[91] 自動晉級國(五大國與地主國瑞典)現在也得在他們分配到的預賽中,在預賽參賽國之間完整表演的參賽作品。[91]
決賽演出序抽籤中的13個籤會變成「製作人之選」("producer's choice"),另外12個籤則是上半場和下半場各六個,製作人可以任意安排那些抽到「製作人之選」的國家的演出序。[92]主辦方最初希望能把決賽的時長縮短約一個小時,[93][94]然而由於這不是最優先事項,主辦方最後決定決賽最多只會縮短五分鐘。[95]
Remove ads

參加第一場預賽的國家
在第一場預賽中投票的自動晉級國
參加第二場預賽的國家
在第二場預賽中投票的自動晉級國
確定參賽國家預賽的演出序抽籤於歐洲中部時間2024年1月30日晚間七點在馬爾摩市政廳舉行。[96]參加預賽的國家將根據其歷史投票模式分配進五個籤池,其目的是減少「地方性投票」的機會,增加預賽的懸念。[97][98]抽籤也將決定六個自動晉級國—地主國瑞典以及「五大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需要轉播哪場預賽並參與投票。此次抽籤典禮將由佩妮拉·孟森·柯特和法拉·阿巴迪主持,並包括上屆大賽主辦城市利物浦市長史提夫·羅瑟勒姆將主辦城市徽章傳遞給馬爾摩市鎮的市長凱特琳·斯特恩菲爾德·雅梅。[98][99]
此外由於第一場預賽的彩排日期恰逢大屠殺和英雄紀念日,於是應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IPBC / Kan)的要求以及經大賽參考組批准下,以色列被預先分配到第二場預賽。[100]
Remove ads
「明信片」是下一位參賽者做舞台準備的時候在電視上播放的40秒介紹影片。信片自2024年2月開拍,由參賽選手們通過自拍鏡頭拍攝組成,介紹他們自己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國家。每部明信片中還使用了該國以前參賽作品的存檔錄影。[101][102]
參賽國家

有資格參加歐洲歌唱大賽的國家廣播公司必須擁有歐洲廣播聯盟正式會員資格,並且能夠通過歐洲歌唱大賽頻道轉播比賽。歐洲廣播聯盟向所有正式會員發出了參加大賽的邀請。
2023年12月5日,EBU宣布37個國家將參加2024年大賽,其中盧森堡將睽違31年重返賽場,其上次參賽還是在1993年的時候,而參加2023年大賽的羅馬尼亞則在此公告發布的的當下仍在與EBU進行是否參賽的討論。[104][105]2024年1月25日,羅馬尼亞電視台(TVR)正式宣布該國不參加本屆大賽。[106][107]
第一場預賽於2024年5月7日21點CEST開始。[108]一共將有15個國家參與此場預賽,而德國、瑞典、英國以及由非參賽國觀眾組成的「世界其他地區」將參與投票。[109]本場比賽的演出序在抽籤和製作人排定後於3月26日公布。[110]除了在本場次競爭的預賽國以外,英國、德國和瑞典分別需要在愛爾蘭、冰島和摩爾多瓦之後上台完整演出他們的參賽作品。[91]
第二場預賽於2024年5月9日21點CEST開始。[108]一共有16個國家參與此場預賽,而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以及由非參賽國觀眾組成的「世界其他地區」將參與投票。[109]本場比賽的演出序在抽籤和製作人排定後於3月26日公布。[110]除了在本場次競爭的預賽國以外,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分別需要在捷克、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之後上台完整演出他們的參賽作品。[91]
決賽將於2024年5月11日21點CEST開始。[108]26個國家將參加決賽,其中包括上屆冠軍兼東道國的瑞典、「五大國」,以及兩場預賽中成功晉級的十個參賽國。所有37個參賽國家的評審團和觀眾、以及由非參賽國觀眾組成的「世界其他地區」都將在決賽中投票。主辦國瑞典的演出序於3月11日參加國代表團團長年度會議期間透過隨機抽籤確定,其餘決賽晉級國的演出序由大賽製作人在第二場預賽後確定。[113][114]另外雖然荷蘭成功晉級決賽,並被安排在第五位演出,該國參賽代表喬斯特·克萊因因與製作團隊成員的衝突事件而被取消參賽資格[115],但荷蘭的評審團及觀眾仍可以和其他晉級失敗國一樣投票,而所有國家都保留他們的演出序號碼。[116][117]
在安道爾[119]、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120]、摩納哥[121]和斯洛伐克[122]的EBU會員均在EBU發布參賽國名單之前表示不參賽。參加2023年大賽的羅馬尼亞最初因預算原因並沒有出現在2023年12月5日公布的參賽國名單中,但該國參賽EBU會員TVR表示他們仍在與EBU討論是否參賽,[104]直到2024年1月25日TVR宣布該國不參加本屆大賽。[107]
得分板
晉級國
晉級國
‡ 獲勝國
† 取消參賽資格
各國評審團的12分都由每個參賽國家的唱票員依以下順序宣布:[125]
烏克蘭 – 賈瑪拉
英國 – 喬安娜·拉姆利
盧森堡 – 黛絲瑞·諾斯布許
亞塞拜然 – 艾塞爾·泰莫爾扎德
聖馬力諾 – 基達(Kida)
馬爾他 – 麥特·布萊克(Matt Blxck)
克羅地亞 – 伊凡·多利安·莫爾納(Ivan Dorian Molnar)
阿爾巴尼亞 – 安德里·查胡
捷克 – 拉德卡·羅西茨卡
以色列 – 瑪雅·阿爾科倫巴拉
澳大利亞 – 丹尼·艾斯特林
丹麥 – 史蒂芬妮·蘇魯格
西班牙 – 索拉婭·阿內拉斯
挪威 – 英格維爾·海耶森[126]
德國 – 伊娜·穆勒
亞美尼亞 – 棕髮女郎
斯洛維尼亞 – 蘿蕾拉·弗萊戈
喬治亞 – 索菲·哈爾瓦希
瑞士 – 珍妮佛·博斯哈德
摩爾多瓦 – 多伊娜·斯廷波斯基(Doina Stimpovschi)
希臘 – 艾蓮娜·帕帕莉索
愛沙尼亞 – 比爾吉特
荷蘭 – 無[l]
奧地利 – 菲利浦·漢薩
法國 – 娜塔莎·聖皮耶
義大利 – 馬力歐·阿坎帕
芬蘭 – 東尼·拉克索寧[128]
葡萄牙 – Mimicat
比利時 – 利維婭·杜什科夫(Livia Dushkoff)
冰島 – 弗里德里克·奧馬爾·約爾萊松
拉脫維亞 – 安德烈斯·雷尼斯·齊特馬尼斯
愛爾蘭 – 保羅·哈靈頓
波蘭 – 薇琪·加博爾
賽普勒斯 – 盧卡斯·哈馬索斯(Loukas Hamatsos)
立陶宛 – 莫妮卡·林基特
塞爾維亞 – 康斯特拉克塔
瑞典 – 法蘭斯
轉播
所有參與的廣播公司都可以選擇讓現場或遠程的評論員向當地觀眾提供有關節目和投票資訊的見解。雖然他們必須至少轉播他們投票的預賽和決賽,但大多數廣播公司會以不同的節目計劃轉播所有三個節目。同樣有些非參賽國的廣播公司可能會轉播比賽。EBU還將通過其官方YouTube頻道向國際觀眾提供沒有評論的預賽和決賽直播
爭議
本屆大賽被諸多媒體、廣播公司和觀察者們評為是史上最多爭議的一屆大賽,[143][144][145][146][147]其中蘇格蘭的《國民報》評道:「很明顯的,用贏家尼莫在獲勝後自己的話來說,『也許歐洲歌唱大賽需要一點修復』。」[148]
自2023年10月7日加沙戰爭爆發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呼籲以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造成人道危機為由,將以色列排除在大賽之外。[149]這其中包括針對一些參與國的國家廣播公司的抗議和請願,特別是芬蘭[150]、冰島[151]和挪威[152],要求他們撤賽或向EBU施加壓力,將以色列排除在外。冰島國家廣播公司(RÚV)選擇於2024年3月11日在各參賽國代表團團長的會議上決定是否參賽,最終確定參賽。[153][154]雖然沒有廣播公司公開反對以色列的參與,但斯洛維尼亞廣播電視台(RTVSLO)為了回應該國公眾的號召,已要求EBU與其會員就以色列參與問題進行廣泛討論,但最後並沒有下文。[155][156][157]
2024年2月下旬,多家以色列新聞媒體報導,有兩首歌〈十月之雨〉(October Rain)和〈舞動永恆〉(Dance Forever)進入了以色列本次參賽歌曲的候選名單並交給EBU進行評估,然而都因包含政治歌詞而被拒絕。[158][159][160]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IPBC / Kan)於3月3日證實了這些報導,同時還表示它們已要求這兩首歌的詞曲作者「做出必要的調整」,以符合參賽標準。最終以〈十月之雨〉改詞而來的〈颶風〉於3月7日獲得了EBU的批准,並於3月10日公佈。[161][162][163]
2024年3月29日,愛爾蘭代表暴徒斑比、挪威代表謎語樂團、葡萄牙代表約蘭達、聖馬利諾代表墨伽拉樂團、比利時代表姆斯提、瑞士代表尼莫、英國代表奧利·亞歷山大、丹麥代表薩芭、立陶宛代表西爾維斯特·貝爾特和芬蘭代表Windows95Man發表了一則聯合聲明,在不提及以色列參賽的前提下呼籲加沙「立刻永久停火」,以及要求哈馬斯釋放以色列人質。[164][165]
2024年4月9日,EBU發表了一份由副總幹事讓·菲利普·德泰德(Jean Philip De Tender)撰寫的聲明,譴責對參賽者的「針對性社交媒體行為」,並表示是否將一個國家納入競賽「完全由EBU管理機構負責,而不是個別參賽者的責任」。[166]發布這則聲明的原因據報道稱是因為群眾要求將以色列排除在大賽之外而對EBU、各參賽國廣播公司、代表團以及個別參賽者們施加壓力已演變成網路霸凌與仇恨言論。[167]大賽的執行主管馬丁·厄斯特達爾於4月27日發聲反對「在媒體和社交媒體上對參與者和相關人員的仇恨」,並為允許Kan參賽的理由辯護。[168][169]

此起爭議也造成行動人士在幾場國家選拔賽上的抗議行為,要求各廣播公司聯合抵制大賽。在2024年挪威一級音樂大賽的第一場預賽中,一名抗議者在轉播期間衝上舞台;[170]在西班牙的貝尼多姆音樂節決賽上,可以短暫看到有兩名觀眾舉起巴勒斯坦國旗;[171]在2024年瑞典旋律節的第二場預賽上,有兩名觀眾短暫穿著西瓜裝,舉著標語牌,呼籲人們關注戰爭期間巴勒斯坦兒童遭受的攻擊;[172]在丹麥與芬蘭的選拔賽也有抗議者在場館外舉行要求抵制大賽的示威活動。[173][174]
大賽舉辦地馬爾摩也出現了反對以色列參賽的抗議行動。2024年3月11日,為準備比賽而在Malmö Live安裝的數位看板被塗上紅色油漆,其底座上噴有「自由加薩」的標語。[175][176]4月初,該市出現了寫著「種族滅絕歌唱大賽」("Genocide Song Contest")、「馬爾摩對種族滅絕說不」("Malmö says no to genocide")、「以色列滾出歐洲歌唱大賽或歐洲歌唱大賽滾出馬爾摩」("Israel out of Eurovision or Eurovision out of Malmö")的海報。[177]4月10日,在馬爾摩市政廳前的抗議活動上,抗議者高呼「巴勒斯坦萬歲」("long live Palestine")和「以色列是個恐怖主義國家」("Israel is a terrorist state")等口號,當天該市政府正在討論一項以以色列參賽為因要求取消大賽主辦職責的人民提案。市議會最後一致投票否決了該提案,市長凱特琳·斯特恩菲爾德·雅梅重申有關參與國的決定完全由EBU負責,並澄清市政府無法在不違反市政章程的情況下處理「外交政策」問題。[178][179]另外為了抗議以色列參加大賽,幾位音樂家退出在歐洲歌唱大賽村的演出活動,迫使主辦方重新安排活動時間。[10][11]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在評論此事時稱以色列參賽代表埃登·戈蘭在瑞典「已經贏過」他所說的「可怕的反猶太主義浪潮」。[180]
大賽舉行當週一共有六項抗議活動,[181]其中有四項都在以色列參加的第二場預賽當天(5月9日)進行:一項是反對以色列參加大賽,共有二萬五千人從斯托特蓋特廣場遊行到莫勒文斯托格特廣場,其中參與者包含格蕾塔·童貝里;一項是反對加薩戰爭以及以色列代表團的活動在馬爾摩體育館外舉行;一項在大衛沙爾舉行的反對以色列參賽的音樂劇示威;一項則是對以色列歐洲歌唱大賽代表團的支持,並幾百人有到場;其餘兩項都是反對以色列參賽並支持巴勒斯坦。[180][182][183][184][185]據報道,一些抗議者聚集在戈蘭下榻的酒店周圍,她已經受到嚴格的安全預防措施,她的護送人員也建議她不要離開酒店。[186]作為歐洲歌唱大賽決賽的替代方案,反對者們另外組織了「巴勒斯坦歌唱大賽」(Falastinvision),預計於5月11日在馬爾摩的B計劃舉行,同時也會在線上直播。[183][187][188]截至4月底,出於安全疑慮和以色列參賽,被選中在馬爾摩幫助大賽籌備工作的600名志工中約有60人退出。[189]
在第一場預賽的開幕式中表演的瑞典2011年參賽代表埃里克·薩阿德為巴勒斯坦裔,他在演出時將巴勒斯坦頭巾綁在左腕上,挑戰了大賽中禁止展示政治符號的規定。大賽首席執行製作人愛芭·阿迪爾森評論這一舉動「令人難過」,而EBU則表示「對埃里克·薩阿德選擇損害活動的非政治性質妥協感到遺憾」,並決定不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他的表演照片。[190][191][192] 薩阿德回應稱頭巾是他父親很久之前送給他的禮物,並將其與達勒卡利亞馬相提並論,指責EBU認定頭巾為「政治象徵」以及「認為[他的]種族存在爭議」等「種族歧視」行為。[192][193]薩阿德之前曾批評EBU對以色列爭議的處理方式是「可恥的」,並將視以色列的參賽為「政治宣傳」。[194]與澳洲代表在舞台上共演的迪吉里杜管手佛雷德·萊昂內(Fred Leone)在胸前塗上形象化的西瓜圖案,以此譴責在加薩的種族大屠殺。[195]愛爾蘭代表暴徒斑比在預賽彩排時以歐甘字母在臉上寫下「停火」("ceasefire")和「自由巴勒斯坦」("freedom for Palestine"),但被主辦方要求在正式比賽時撤下。[196]
據社交媒體上流出的片段顯示,在第二場預賽的第二次著裝彩排時,以色列的表演被觀眾的被噓聲和「自由巴勒斯坦」口號淹沒,幾乎聽不見戈蘭的聲音。[197][198]戈蘭評論「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她]帶來『最佳演出』」,[199]Kan補充道「他們沒有讓她沉默,他們也不會讓我們沉默」並向EBU抱怨此事,[198]然而同一情況在隔天的正式比賽中再次發生。[200]比利時弗拉芒廣播電視公司(VRT)的內部工會ACOD-VRT在第二場預賽開始不久暫時中斷轉播,並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侵犯人權並指責該國「破壞新聞自由」,接著VRT和負責本次比利時參賽的法語社群廣播電視公司(RTBF)的總部外都舉行了抗議活動。[201]
在決賽時,葡萄牙代表約蘭達的假指甲上繪有巴勒斯坦標誌,並以一句「和平將會勝出」("peace will prevail")結束自己的演出。葡萄牙代表團後來聲稱EBU因此沒有上傳約蘭達的決賽表演到其網路平台上,而是用她在預賽的表演取代之。葡萄牙廣播電視台(RTP)向EBU提出投訴,之後約蘭達的決賽表演終於在決賽進行中上傳到網路平台上。EBU表示,技術困難是他們最初上傳預賽表演而不是決賽表演的原因。[202]
在第一場預賽結束後不久,EBU到了一份官方投訴,稱以色列粉絲俱樂部的成員(其中有兩人與EBU有正式聯繫)「在歐洲俱樂部騷擾愛爾蘭代表團」。[203]各種「以色列代表團和記者騷擾其他媒體和代表團」的未經證實的影片和聲明在網路上發布,據稱一名西班牙記者在喊出親巴勒斯坦口號後受到以色列媒體的騷擾,促使西班牙廣播電視公司(RTVE)要求EBU「確保新聞和言論自由」。[204]愛爾蘭、瑞士和希臘的參賽代表都缺席了正式決賽前下午第三次彩排的國旗遊行,愛爾蘭代表暴徒斑比表示他們缺席的原因是「[...]他們認為需要EBU緊急關注的情況」。[205]荷蘭AVROTROS向EBU提出了兩份關於「大賽場館不安全環境」的投訴。[206][207]EBU在大賽進行期間沒有對任何投訴採取任何行動。[203]
大賽結束後的2024年5月15日,塞爾維亞和斯洛維尼亞代表團表示,他們準備就以色列代表團的行為向EBU提出投訴。[208]葡萄牙代表團要求EBU澄清決賽期間發生的種種事件,並得到了克羅埃西亞、法國、挪威和西班牙代表團的支持。[209]以色列代表團則反過來指責其他代表團和參賽者「施加巨大壓力並表現出前所未有的仇恨」。[210]
據報道,以色列代表戈蘭的表演之前、期間和結束時,場內觀眾都發出了噓聲。有粉絲聲稱大賽主辦方使用了防噓聲技術降低了轉播中的噓聲音量,並播放了預先錄製的喝采聲。[211]RTP總監尼古勞·桑托斯(Nicolau Santos)和荷蘭AVROTROS支持這些主張,並批評EBU使用這項技術。[212][206]斯洛維尼亞RTVSLO也表示過音訊不真實的問題。[213]EBU和SVT則否認了這些指控,稱他們「不會審查競技場觀眾的聲音。同樣的原則適用於所有比賽表演以及開場和中場休息表演」。[214][215]防噓聲技術之前曾在2015年大賽中使用過。[216]
在義大利投票的第二場預賽結束時,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RAI)展示了該國觀眾投票的百分比結果,其中顯示有近40%的票投給了以色列。此事違反了所有比賽的詳細結果只能在決賽之後公佈的大賽規則。[217][218][219]RAI後來澄清其顯示的結果並不完整,實際上是投票的部分結果。[220][221]義大利賽後公佈的第二場預賽觀眾投票結果雖然與播出的數據結果不同,以色列依舊以大佔比票數穩坐該國第一名。[222]大賽結束後,RTVSLO對觀眾投票結果提出質疑,稱其對斯洛維尼亞投票的有效性表示懷疑,並對世界其他地區投票的引入提出質疑。[213]
在決賽的第一次著裝彩排時,觀眾注意到荷蘭代表喬斯特·克萊因有出現在國旗遊行中卻沒有出來表演。EBU接著發出一份新聞稿,表示它正在調查「向其報告的有關荷蘭參賽者的事件」,並且「在另行通知之前,他不會參與彩排」。[223][224]克萊因也沒有在評審秀中演出,而是使用了他在第二場預賽的表演錄影。[225]
此事件發生在第二場預賽中,克萊因表演完不久在後台與一名女攝影師發生糾紛,該攝影師隨即向瑞典警方舉報克萊因,[226]她稱在拍攝克萊因前往選手休息室的路上時,克萊因對她做出了威脅手勢。[226][227]AVROTROS聲稱大賽方已事先同意他不會在那裡被拍攝。[226][228][229]糾紛的更多細節尚不清楚,然而瑞典警方表示沒有發生攻擊事件。[230]EBU在與荷蘭公共廣播(NPO)和AVROTROS討論之後,最終決定取消克萊因的參賽資格,但荷蘭的評審團及觀眾仍可以和其他晉級失敗國一樣投票。[231][115]這是大賽史上第一次有國家在決賽開始幾小時前被取消參賽資格的情況,也是自預賽規則引入之後的頭一遭。AVROTROS稱這一處罰「不成比例」且「令人震驚」,也因此與原本指定的唱票員妮基·德雅格協商並取消為荷蘭評審團報分,最後只得由大賽執行主管馬丁·厄斯特達爾代勞。[227][232]
瑞典警方在通報當天就對此事件展開調查,並在大賽結束後將案件移交給瑞典檢察機關,[233]最終由於缺乏證據證明克萊因「有能力造成嚴重恐懼或(他)有任何此類意圖」,調查於2024年8月12日結束。[234][235]
在決賽之前,一共有3國的評審團唱票員選擇退出:挪威唱票員亞歷山德拉·梅萊因抗議以色列參賽而決定退出,並由挪威廣播公司(NRK)的新聞主持人英格維爾·海耶森取代;[236][237]芬蘭唱票員咖力亞退出的原因不明,並由東尼·拉克索寧(Toni Laaksonen)取代;[128][238]荷蘭唱票員妮基·德雅格因上述原因與廣播公司一起退出,最後大賽執行主管馬丁·厄斯特達爾只得代勞。[127]
EBU在本屆大賽中制訂了「除了參賽國的旗幟外其他旗幟一律禁止帶入場」的政策。瑞士代表兼大賽贏家的尼莫在獲勝後的記者會上聲稱非二元性別旗也被EBU禁止帶入會場,[239]並指責主辦方在涉嫌強迫粉絲在進入場館前丟棄旗幟方面採取「雙重標準」。[240]尼莫本身是非二元性別人士,同時也是大賽第一個公開非二元性別身分的冠軍,[241][242]尼莫也承認自己在休息室裡展示了一面非二元性別旗,違反了這項規定。[243][244]歐洲聯盟委員會副主席馬格利提斯·希納斯在5月13日表示歐洲旗也被大賽禁止帶入場內,並在2024年歐洲議會選舉前一個月向EBU提出了正式投訴,稱此禁令是送給「歐洲敵人」的「禮物」。[245][246]EBU回應稱「SVT的政策是允許參賽國國旗和彩虹旗」,書面政策中並沒有明確禁止歐洲旗,並且「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在今年的活動中,安全部門更加嚴格地執行了旗幟政策」。EBU也表示他們將與下屆大賽的主辦方瑞士廣播電視集團(SRG SSR)重新審視此政策。[247]
註記和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