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阿爾巴尼亞議會選舉
阿爾巴尼亞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爾巴尼亞於2025年5月11日舉行議會選舉,選出阿爾巴尼亞議會的140名議員。
此次選舉結果為執政的阿爾巴尼亞社會黨連續第四度勝出,由總理艾迪·拉馬領導,並贏得比以往任何一屆更多的席次。選舉進行期間,社會黨在上一任期內爆發多起爭議與醜聞,包括地拉那社會黨籍市長埃里昂・維拉伊與庫克斯市長薩費特・吉奇被捕、「焚化爐醜聞」、以及「5D案件」。
反對黨、獨立觀察員與多家媒體皆對選舉的公平性表達嚴重關切。相關指控包括透過金錢與公職職缺進行賄選、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建立由社會黨成員在投票站周邊監控選民的酬庸體系。多數國內媒體亦被認為偏向支持執政黨。
2025年選舉同時也創下首度允許海外阿爾巴尼亞公民投票的里程碑。[2]此舉雖被視為擴大民主參與的重要進展,但亦引發諸多爭議,特別是關於來自希臘的選票。多項報導指出,選舉可能遭到操縱,部分居住在希臘的阿爾巴尼亞公民表示從未收到選票,然而卻有大量來自希臘的已填妥選票寄回。[3]社會黨成員被指控與這些疑似舞弊行為有關。[4]
在輿論壓力下,阿爾巴尼亞中央選舉委員會最終決定繼續計算僑民選票,但排除來自希臘的部分。[5]
Remove ads
背景

2021年阿爾巴尼亞議會選舉的投票率為46.29%。
- 執政的阿爾巴尼亞社會黨(以下簡稱社會黨)以48.67%的得票率獲得74席,得票數則創歷史新高,較上屆增加1席,剛好達到組成多數政府所需的門檻,並確保總理艾迪·拉馬能夠連任,成為阿爾巴尼亞第一位連任三屆的總理。
- 最大反對黨阿爾巴尼亞民主黨與其盟友爭取大阿爾巴尼亞聯盟(以下統稱民主黨)共以39.43%的得票率獲得59席,較上屆增加13席,雖表現成長,但未能撼動執政地位。
- 自由黨表現大幅滑落,僅以6.81%的得票率取得4席,相比上屆減少15席,創下該黨歷史最差表現,在選後加入了爭取變革聯盟。
- 阿爾巴尼亞社會民主黨(以下簡稱社民黨)以2.25%的得票率贏得3席,為該黨首次獲得代表席次,創下創黨以來最佳表現。
- 其餘政黨皆未能突破1%的得票門檻,未能取得議席。
選後,社會黨宣布繼續單獨執政,也獲得了社民黨的信任供給,拉馬於2021年9月第三度就任總理。此次選舉也被歐盟與國際觀察團視為阿爾巴尼亞邁向歐盟整合進程中的一次重要民主檢驗。
在該時期內,總統拉馬被廣泛指控違反憲法,特別是在干涉選舉程序及於2021年大選期間對社會黨展現出明顯的政黨偏向。[6]2021年6月,議會正式展開對梅塔的彈劾程序,指其損害總統職位的中立性。[7]然而,憲法法院於2022年2月裁定,梅塔的相關行為未構成憲法違反。[8][9]
Remove ads

依據憲法規定,阿爾巴尼亞議會選舉應於議會任期屆滿前的30日至60日內舉行。[10]2024年10月11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伊利爾揚·切利巴希建議,將2025年4月20日至5月11日作為舉辦下屆議會選舉的最佳時段。[11]隨後,總統巴伊拉姆·貝加伊於2024年11月11日依程序啟動協商程序,邀請改革、整合與機構鞏固聯盟代表至總統辦公大樓討論選舉日期。[12]
2024年11月19日,貝加伊與各個反對黨領袖舉行首輪協商,並獲得將2025年5月4日作為合適選舉日的提議。[13][14]此項建議係基於2025年5月9日預定於地拉那舉行之歐洲政治共同體高峰會,各界領袖普遍認為,若能於會議前完成選舉,有助於避免選舉操弄的可能性。[14]總統貝加伊將此次協商形容為展開透明且具建設性選舉過程的開端。他並強調,選舉日期的確定應以選民最大利益為依歸,並應透過平衡、公開的辯論,廣泛吸納各方政治與制度性參與者的意見。[15]
民主黨拒絕參與與總統之磋商[16];而自由黨則表明參與意願,並由特迪·布魯希與艾莉莎·希喬代表出席,他們要求總統在選舉法許可的範圍內,排除社會黨籍議會關係國務大臣陶蘭特·巴拉所提議之日期外,擇定選舉日。[16]
巴拉雖未提出具體的選舉日期建議,但強調應將重點放在提升選舉標準,而非僅關注日期安排。[16]2024年11月25日,總統貝加伊正式結束選舉協商程序,並重申此一過程的重要性,強調討論始終以選民利益為核心,而非侷限於政黨間的政治算計。[17][18]最終,貝加伊於同年12月5日宣布,2025年議會選舉將於5月11日舉行。[19][20]
選舉制度

阿爾巴尼亞之選舉制度奠基於憲法與選舉法典中所載明之原則。身為一個議會共和國,阿爾巴尼亞實施區域比例代表制,依據政黨在多黨制環境中所獲票數比例分配議會席位。[21][10][22]議會共設有140席,議員任期為四年。憲法明確保障基本民主原則,包括平等、自由與秘密的選舉權。[23][24]
凡年滿18歲且未被剝奪投票權之阿爾巴尼亞公民,皆依法享有參與選舉之權利。[25]選舉法典設有詳盡的選民登記機制,旨在保障所有合資格公民的充分參與。議會議席之分配係根據各選區人口比例進行,全國劃分為12個選舉區,對應現行行政區域架構。[22]
為實現議席之比例代表性,阿爾巴尼亞採用漢狄法進行席次分配,前提是政黨須達到1%之得票門檻。依全國性規定,各政黨必須在封閉式名單中提名46位候選人,並於開放式名單中提名140位候選人。舉例而言,倘若某政黨於地拉那地區贏得15席,則其中12席由封閉名單前列候選人獲得,餘下3席則由開放名單中得票最多者遞補。[22]
Remove ads
2024年7月26日,議會通過《新選舉法》的修正案,內容包括允許阿爾巴尼亞僑民投票及分配席次等條款。[27]其中一項主要改革聚焦於候選名單的排序方式,該名單不再完全採取開放式,而是改為三分之一為不開放,由政黨領袖指定,無需接受優先票的排序。此外,新規定要求開放名單中每三位當選者中必須至少有一位女性,藉此提升選舉制度中的性別代表性。[27]
2024年12月7日,中央選舉委員會批准了2025年選舉的席次分配方案,並劃設了93個選舉管理區。[28]對於選民人數超過80,000的市政區,將劃分為多個選區。同時,選委會也完成了具體席次的分配,其中地拉那將選出37名議會議員;而科赤因喪失一個席次,其代表人數減至10名。[28][29][30]
為迎接2025年大選,選委會推出了 PER 應用程式,以便利旅居海外的阿爾巴尼亞僑民完成登記與投票。此舉旨在確保僑民能參與選舉過程,登記時間為1月11日至3月11日。[31]申請登記時,僑民需提供有效護照及住所證明文件。PER 應用程式可在手機與電腦上下載,並將成為唯一可供海外投票的途徑。完成登記後,僑民將自國內選民名單中移除,而海外選民的獨立名冊則會於5月11日之前最終確認。[31]
Remove ads
政黨和候選人
依據《選舉法典》,所有政黨須在大選舉行前70日內,向中央選舉委員會提出註冊申請。[32] 該申請必須載明若干核心要素,包括具名負責提名候選人的黨主席、政黨正式名稱及縮寫、官方印章範本,以及財務負責人與通訊負責人的聯絡資料。[32] 完成註冊的政黨可進一步組建聯盟,但必須於選舉60日前向選委會登記。[33] 一旦加入聯盟,該政黨不得另行結盟或獨立參選。[33] 聯盟則需指定一個主導政黨,承擔法律責任,並將合作框架以正式協議提交選委會。[33] 此外,政黨及聯盟均須於選舉前50日提交多名候選人的國會選舉名單。[34]
至選舉舉行時,選委會已完成53個政黨與11個聯盟之登記。[35] 就候選資格而言,政黨需具備現任國會中之一定數目議員,或取得5,000名選民之簽署;聯盟則須符合相應議員人數要求,或獲取7,000名選民簽署,方能列入選票。[36]
主要參選政黨與選前席次如下:
Remove ads
2024年6月,前民主黨黨魁盧爾齊姆·巴沙,因圍繞黨徽印章所有權的內部爭議,另組歐洲大西洋民主黨。[37][38] 至2024年11月,巴沙宣稱已與標籤倡議代表恩德里·沙巴尼展開高層次對話,以評估可能的選舉合作。[39] 然而,沙巴尼隨後明確否認,直言合作可能性「為零」。[40]
阿爾巴尼亞民主黨—爭取大阿爾巴尼亞聯盟
2024年9月24日,民主黨代表正式與盟友啟動磋商程序,首位接觸者為自由黨領袖伊利爾·梅塔。[41] 然而,梅塔對於是否採取聯合名單抑或獨立參選並未採取明確立場,但其偏好為保留本黨標誌。[41] 11月14日,民主黨領袖貝里沙(自2023年12月以來處於軟禁狀態)針對梅塔於2024年10月入獄後,是否能納入名單一事作出聲明。[42] 貝里沙指出,梅塔屬於「無具體指控之政治犯」,若自由黨決定參與聯盟,其人將被列入候選名單。[42]
競選過程
阿爾巴尼亞的選舉活動須遵守法定時程,規定於選舉日前30天開始,並須在投票前24小時結束。[43]選前一天及投票當日為「選舉靜默期」,期間禁止任何形式的競選活動。[43]
此次選舉史上首次開放海外阿爾巴尼亞僑民以郵寄方式投票。由於此政策,政黨的競選活動亦延伸至其他國家,特別是僑民人數較多的義大利與希臘。截至2025年2月28日,已有25萬名選民完成海外投票登記。
本次選舉活動的一大特點是廣泛運用社群媒體,尤其是中小型政黨,由於其在電視媒體上的曝光機會不及大黨,因此更積極透過社群平台進行宣傳。[44]
2024年12月21日,總理拉馬宣布,自2025年初起,TikTok 將在阿爾巴尼亞遭禁至少一年。拉馬指出,此決定是因一名青少年因TikTok爭執引發鬥毆而身亡,並表達對社群媒體助長青少年暴力的憂慮。與此同時,政府也計畫推動針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計畫。[45]
2025年3月13日,根據政府發布的相關決議,阿爾巴尼亞電子與郵政通訊局及國家資安局指示國內所有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封鎖TikTok的IP位址、DNS解析與伺服器名稱識別,以及母公司字節跳動的相關IP。[46]
反對黨領袖貝里沙批評此禁令,認為將限制在選前展開線上競選活動的能力。2025年3月15日,[47]數百名民主黨支持者聚集在總理辦公大樓前抗議封禁行動。團結運動領袖科里則將此舉視為一種言論審查。[48]
2025年社會黨國會選舉競選活動,是總理拉馬連續第五次領導的全國性競選,他試圖將自己的執政任期延長至超過十年。
自2013年執政以來,社會黨以「加入歐盟、經濟現代化及制度改革」為2025年選舉的核心政綱。[49] 競選展開之際,社會大眾對政治兩極化日益感到疲倦,並關注貪腐、媒體自由與民主倒退等問題。
此次競選的核心口號為「2030加入歐盟,唯有拉馬與社會黨!」,將該黨定位為唯一有能力在十年內實現歐盟入會的可信力量。拉馬強調「延續性、穩定性與技術官僚治理」,並凸顯其在基礎建設(包括道路網絡與城市更新)、旅遊業、司法改革以及公共服務數位化等方面的政績。
競選最終高潮為5月9日(歐洲日)於地拉那舉行的大型造勢活動,象徵性地將該黨的訴求與阿爾巴尼亞的歐洲夢想結合。[50]
社會黨與埃迪·拉馬也展開對反對派的猛烈攻擊與嘲諷,公開稱呼貝里沙為「貓頭鷹」(bufi),並將民主黨稱為「沼澤」(këneta)。[51]
阿爾巴尼亞民主黨—爭取大阿爾巴尼亞聯盟
民主黨在貝里沙的領導下參加2025年國會選舉,並以爭取大阿爾巴尼亞聯盟名義出戰。競選活動於4月11日在地拉那的德蘭修女廣場舉行集會正式啟動,標誌著為期一個月的選戰展開,試圖奪回過去選舉中失去的地盤。[52]
民主黨的競選主軸聚焦於反貪腐、恢復民主以及捍衛選票。貝里沙將這場選舉定義為對抗「竊盜與背叛的政權」之戰,並指控執政的社會黨控制國家機器及操縱選舉。
該黨採用了「讓阿爾巴尼亞更加偉大」的口號,刻意呼應美國民粹主義的修辭,並聘請曾參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競選活動的美國政治顧問克里斯・拉西維塔與保羅·馬納福特協助操盤。[53]
競選政見包括確保司法獨立、扭轉制度被指政治化的情況、推動經濟自由化並支持中小企業、捍衛民族認同與傳統價值、透過減稅吸引僑民回流,以及將最低退休金提升至每月200歐元並將最低工資設為500歐元。[54]
2025年5月11日,民主黨指控社會黨在地拉那一處與其庇護網絡有關的辦公室中,運作一項買票計畫。該事件由Syri電視台進行現場直播,畫面中可見疑似社會黨支持者利用該場所對選民施加壓力,並發放各種利益以換取政治支持。[55]民主黨地拉那州的政治領袖貝林德·克利奇隨即公開呼籲警方立即介入,然而警方據報遲至約兩小時後才抵達現場,且未就延遲原因給出正式說明。[56]
當執法人員抵達現場時,多名行動者及社會黨議會議員埃里翁·布拉切已經離開,並被指控帶走現場的部分資料。[57]被確認曾出現在現場的人士之一,為國家創新機構主任萊迪·伊梅拉伊。[58]
布拉切議員除被指控庇護涉嫌的庇蔭式動員行動外,亦遭控在直播過程中對記者安布羅西婭·梅塔施以暴力。[59]
雖然警方聲稱,在兩黨代表見證下進行的搜查中未發現任何非法或不利證據,但現場所有人仍被帶往第2號警局接受訊問。雙方代表均提交了筆錄與正式投訴。
特別反貪腐機構已就此案展開調查。[b]
反對派民主黨指控社會黨成員試圖收買選票。據稱,科爾什地區社會黨負責人安迪·馬庫涉及其中。
同時,列澤市長皮耶林·恩德魯否認這些指控,並反指民主黨策劃挑釁。據報導,兩黨的支持者群體一度封鎖道路,限制交通,並加劇緊張局勢。列澤副市長法特永·澤菲亦被捲入事件,當時其車輛遭攔截,導致民主黨與社會黨代表之間爆發口角與肢體衝突。
隨後,當局介入並拘留數人進行訊問。[66]
在大馬勒西,特別是科普利克,出現涉及社民黨的買票指控。當地社民黨主席阿爾迪安·許薩因涉嫌試圖收買選票而遭到調查。
當局同時調查當地居民弗洛倫茨·卡拉伊,他被懷疑在此過程中扮演協助角色。警方發現的WhatsApp訊息顯示,社民黨代表與選民之間曾就金錢利益進行協調。
作為調查的一部分,特別反貪腐機構授權搜查許薩的商業與私人財產。[67]
選舉結果
↓ | ||||||||||
83 | 3 | 1 | 1 | 2 | 50 | |||||
社會黨 | 社民黨 | 團結運動 | 運動黨 | 機會黨 | 民主黨 |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