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地夫
英國威爾斯的首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卡地夫(英語:Cardiff;威爾斯語:Caerdydd)是英國構成國威爾斯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同時卡迪夫郡也是威爾士的一個第一級行政區。加的夫首都圈人口約519,700,為英國第十一大城市。威爾斯政府和威爾士議會均位於此。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8月21日) |
Remove ads
名稱起源
卡迪夫的中古威爾士語寫為「Caerdyf」,其中「Caer」意為堡壘,「dyf」則是塔夫河(威爾斯語:Taf)的一種表達型式;完整的意思為「塔夫河畔堡壘」,也就是指今日的卡迪夫城堡。
歷史
1081年,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開始在古羅馬堡壘的城牆內建造城堡。[3]從那以後,加的夫城堡一直是城市的中心。[4]在維多利亞時期,這座城堡由第三代布特侯爵約翰·克萊頓-斯圖爾特和建築師威廉·伯吉斯進行了重大改建和擴建。然而,原始的羅馬作品仍然在牆面上清晰可見。
卡迪夫的城鎮開始圍繞城堡周圍擴展,移民主要由來自英格蘭的定居者組成。[5]卡迪夫中世紀的人口在1,500至2,000人之間,這是當時威爾士城鎮的正常規模。[6]卡迪夫是格拉摩根諾曼馬歇爾領主的中心。到13世紀末,加的夫是威爾士唯一一個人口超過2,000人的城鎮,儘管與英格蘭著名的城鎮相比,它仍然相對較小,並繼續被包含在城牆內,這些城牆在12世紀初開始作為木製柵欄。 [7][8]卡迪夫有足夠的規模和重要性來獲得一系列皇家特許,特別是在1331年從格拉摩根勳爵威廉·拉祖什(William La Zouche)與德克萊爾家族的婚姻過後,1359年愛德華三世、1400年亨利四世,以及後來的亨利六世頒發的特許狀。
1404年,奧萬·格林多爾燒毀了加的夫並占領了城堡。[9]由於許多建築物都是由木材製成的,並且緊密地擠在城牆內,加的夫的大部分地區都被摧毀了。他的雕像於20世紀初豎立在加的夫市政廳,反映了加的夫作為威爾士首都的複雜,經常相互衝突的文化身份。它很快在同一街道平面圖上重建,並開始再次蓬勃發展。除了在肥沃的格拉摩根南部沿海平原的治理中發揮重要的政治作用外,加的夫在中世紀還是一個繁忙的港口,並於1327年宣布為主要港口。
1536年,1535-1542年威爾士法律法案設立了格拉摩根郡,加的夫成為縣城。大約在同一時間赫伯特家族成為該地區最強大的家族。1538年,亨利八世關閉了加的夫的多米尼加和方濟各會修道院,其遺體被用作建築材料。這一時期的一位作家指出:「塔夫河從城鎮的北部流經城堡到南部,在下游有一個安全的航運港。
加的夫於1542年成為自由自治市鎮,伊麗莎白一世於1600年和詹姆斯一世於1608年授予了更多的皇家憲章。1573年,它成為徵收關稅的總港口。彭布羅克郡歷史學家喬治·歐文在1602年將加的夫描述為「威爾士最富裕的城鎮」,卡迪夫於1608年獲得了第二個皇家憲章。
1607年1月30日,布里斯托爾海峽發生了災難性的洪水(現在被認為是潮汐)改變了塔夫河的河道,毀壞了聖瑪麗教區教堂,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獻給施洗者聖約翰的安逸教堂。
在第二次英國內戰期間,聖費根斯就在城鎮的西部,保皇黨叛軍和新模範軍分遣隊之間的聖費根戰役是議員們的決定性勝利,使奧利弗·克倫威爾能夠征服威爾士。這是威爾士的最後一場重大戰役,約有200人陣亡,其中大部分是保皇黨士兵。[8]
卡迪夫在隨後的世紀中一直處於和平狀態。1766年,第一代布特侯爵約翰·斯圖亞特嫁入赫伯特家族,後來被封為加的夫男爵。1778年,他開始翻新加的夫城堡。[10]
Remove ads
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後南威爾士成為煤炭重鎮,加的夫因此成為運輸煤炭的重要港口。1905年建立城市的地位,1955年設置為威爾斯公國的首府。
政治
威爾士政府和威爾士事務大臣辦公室
位於加的夫國泰公園皇冠大廈的威爾士政府總部
英國威爾士大臣威廉·摩根大廈的政府總部
威爾士國民議會自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位於加的夫灣,在威爾士語裡議會又稱為「塞內德」,新塞內德樓於2006年3月1日由女王剪裁投用。[11]塞內德委員會的成員和部長級人員都在加的夫灣辦公。
卡迪夫選舉塞內德的四個選區成員進入英國上議院,塞內德的選區與英國議會的選區相同。該市的所有選民都有額外的選票給南威爾士中部地區成員;這一制度增加了與塞內德的比例。最近一次塞內德選舉於2021年5月6日舉行。
在威爾士議會中,卡迪夫由加的夫中部的Jenny Rathbone(工黨),加的夫北部的Julie Morgan(工黨),加的夫南部的Vaughan Gething(工黨)和Penarth以及加的夫西部的威爾士第一部長Mark Drakeford(工黨)代表。
在英國國會中,卡迪夫由四名工黨議員代表:加的夫中部的喬史蒂文斯,加的夫北部的安娜麥克莫林,加的夫南部和佩納思的斯蒂芬道蒂,以及卡迪夫西部的凱文布倫南。
威爾士政府的總部設在加的夫的凱西公園,其大多數公務員都在那裡,在其他中心位置的人數較少:國泰,坎頓和加的夫灣。[12]在威爾士其他地區還有其他威爾士政府辦事處,如蘭迪德諾和阿伯里斯特威斯還有國際辦事處。[13]
Remove ads
經濟
作為威爾士的首府,加的夫是威爾士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雖然卡迪夫的人口約占威爾士人口的10%,但卡迪夫的經濟占威爾士GDP的近20%,該市40%的勞動力是來自周圍南威爾士地區的日常通勤者。[14]
幾個世紀以來,工業在卡迪夫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小鎮轉變為大城市的主要催化劑是對煉鐵和後來的鋼鐵所需的煤炭的需求,這些煤炭由Merthyr Tydfil的馱馬運往大海。這首先是通過建造一條從梅瑟(海拔510英尺或160米)到加的夫塔夫河口的25英里(40公里)運河來實現的。[15]最終,塔夫谷鐵路取代了運河駁船,隨着加的夫新碼頭的開發,大型編組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所有這些都是由全球對南威爾士山谷煤炭的需求飆升引起的。[14]
在鼎盛時期,卡迪夫的港口區被稱為老虎灣,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並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煤炭港口。[16]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幾年裡,每年從加的夫碼頭出口超過1000萬噸煤炭。[17]1907年,卡迪夫的煤炭交易所是第一個以百萬英鎊進行商業交易的交易所。經過一段時間的衰退,進入21世紀後,加的夫的港口進出口規模再次開始增長,2007年卡迪夫港吞吐量為300萬噸。[18]
Remove ads
地理
加的夫的中心相對平坦,東部、北部和西部郊區以丘陵為界。其地理特徵有利於卡迪夫成為20世紀初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港口,而且卡迪夫臨近南威爾士山谷的煤田,易於進入和開採。
夏天氣候溫暖,日照充足,冬天雨水多,濕潤。夏天的最高氣溫大致在19℃到22℃之間,冬天的最低氣溫也大多在0℃以上。此外,全年中經常有非常急促的陣雨。
Remove ads
卡迪夫不論人口和人口密度都在威爾斯排名第一,其中白人佔91%左右。
加的夫是電視劇《神秘博士》的主要拍攝地點。


加的夫是威爾斯的交通樞紐,擁有主要的國際機場卡迪夫機場,市內加的夫公車提供了方便的公共交通。最大鐵路車站為卡迪夫中央車站。
教育
旅遊觀光
卡迪夫是威爾斯重要的旅遊中心,公國球場和英劇《火炬木小組》製作中心都坐落於此,2010年共有1,830萬人次到來,也是英國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26]
國際交流
參考文獻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