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JR神戶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JR神戶線(日語:JR神戸線/ジェイアールこうべせん JR Kōbe sen */?)是日本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東海道本線自大阪府大阪市北區的大阪站至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神戶站區間,以及山陽本線自神戶站至兵庫縣姬路市姬路站區間的愛稱。
這一暱稱從 1988 年 3 月 13 日開始使用。 阪急電鐵的神戶本線和阪神高速公路的阪神高速3號神戶線 也在大阪和神戶之間運行,因此添加了「JR 」這一暱稱用於將它們與這些線路區分開來。這段線路的正式名稱也簡稱為「東海道・山陽(本)線」。
Remove ads
概要
它是 JR 西日本都市網絡(京阪神地區)的線路之一,是一條通勤和通學線路,始自大阪梅田的大阪站,途經神戶最大的樞紐車站三宮站,通往兵庫縣瀨戶內海的沿岸(播磨地區)城市,包括明石市、加古川市和姬路市。
該線的東海道本線大阪站至神戶站區間於 1874 年開通,是日本第二古老的鐵路線,僅次於 1872 年開通的新橋至橫濱區間[1]。 神戶站和姬路站之間的山陽本線段由山陽鐵道公司於 1888 年至 1889 年間修建,這個路段的起源因此不同。 由於這一歷史背景,該線路在神戶站被分為東側的東海道本線和西側的山陽本線,但這兩條線路的運行列車及時刻表是不間斷的,神戶站只是 JR 神戶線的一個中間站。 大多數列車都不會在 JR 神戶線內結束運行,而是經過大阪站直接開往 JR 京都線(主要是新快速列車,其中一些列車也從京都站直通去往琵琶湖線和湖西線),還有一些列車在姬路站向西行駛,繼續開往山陽本線的上郡站和赤穗線的播州赤穗站。 尼崎站還有直通進入 JR東西線和學研都市線運行的列車。
這條線路上有運行JR西日本的招牌列車「新快速」,該車在該路線上高速運行且班次繁多,該車從大阪站至三宮站最快僅用21 分鐘,行駛 30.6 公里;從大阪至明石站最快僅用37 分鐘,行駛 52.5 公里;從大阪站至姬路站最快僅用60 分鐘,行駛 87.9 公里,表定速度媲美特急列車。
大阪站至三宮站之間,有阪急神戶本線和阪神本線在大阪梅田站和神戶三宮站之間並行;三宮站至姬路站之間,有阪急神戶高速線、阪神神戶高速線和山陽電氣鐵道本線在神戶三宮站和山陽姬路站之間並行,競爭十分激烈,因此人口稠密的阪神地區(梅田和三宮之間)成為「私營鐵路王國」。 關西地區的客運競爭尤為激烈。
私營鐵路的票價更便宜,但 JR列車的行車時間更短。 不過,在大阪站和元町站之間,可以通過購買回數券或分開區間購買乘車券的方式,使車費與並行的私營鐵路相同。
該線的東海道本線大阪站至神戶站區間的乘客量平均每天為 385 099 人次[2],遠高於阪急神戶本線的 176 056 人次和阪神本線的 137 670 人次[2],是 JR西日本管轄範圍內最繁忙的鐵路區間,在整個 JR集團中僅次於總武本線(東京站・御茶之水站 - 千葉站),排名第七。山陽本線區間的神戶站至姬路站・和田岬線區間的乘客人數也是 JR 西日本的第四位,僅次於 JR京都線和大阪環狀線。
線路顏色為藍色(■),由於該線路與 JR京都線一起被定位為都市網絡中的主要線路,因此採用了 JR西日本的企業顏色作為線路顏色。 線路符號為,但在大阪站和尼崎站之間(該站有福知山線(JR寶塚線)的列車),因此會同時使用線路記號
[3]。
所有區段都隸屬近畿區域總部管轄,屬於《旅客運行規則》規定的「大阪近郊區間」和 ICOCA IC卡的適用範圍[4]。 其中,大阪站至西明石站之間的區間屬於電車特定區間,因此旅客票價比區間外便宜。
在 2023 年 3 月 18 日修訂時刻表之後,中國地區的岡山地區和福山地區的各站張貼的時刻表與停靠站信息圖,根據近畿和中國地區山陰、廣島、山口地區的線路標誌進行了重新設計,姬新線、因美線和藝備線也根據岡山和福山地區的線路標誌進行了重新設計。 在將姬新線、因美線和藝備線的路線記號標示法延伸至岡山、福山地區時,為了方便起見,也會將姬路站和上郡站之間的山陽本線(嚴格來說並不包括在內)表示為為 JR 神戶線 JR Kobe Line。
Remove ads

Remove ads
運行形態
運營系統與琵琶湖線和JR京都線是一體的。 此外,在尼崎站還有列車可直通進入JR東西線和福知山線(JR寶塚線)行駛。 憑乘車券就能乘坐的列車分為三類:新快速列車、快速列車和普通列車(緩行列車[6])),時刻表由這些列車構成。 正午過後,半數普通列車與 JR東西線和學研都市線相連。 列車基本上以 15 分鐘為一個周期運行,22:00(周六和節假日為 21:00)以後以 20 分鐘為一個周期運行。 早高峰期間,列車運行周期約為 8 分鐘。 此外,還運營前往北近畿和山陰地區的特急列車。
JR寶塚線的丹波路快速列車、快速列車、區間快速列車和普通列車也在大阪站和尼崎站之間運行。 除了直通進入 JR 京都線運行的普通列車外,這些列車均在該線的外側線路上運行(JR神戶線在西明石站以東均為4線),並經過塚本站。
接下來,除特急列車外和另有說明外,均使用平日時刻表討論。
從關西開往山陰地區的特快列車有:從大阪經播但線開往濱坂和鳥取方向的「濱風(日語:はまかぜ)」特快列車,以及從京都或大阪始發,經過智頭線開往鳥取和倉吉的「超級白兔(日語:スーパーはくと)」特急列車。 此外,「樂樂播磨(日語:らくラクはりま)」作為通勤特急列車在早晨和傍晚運行,「日出瀨戶(日語:サンライズ瀬戸)」和 日出出雲「(日語:サンライズ出雲 )」作為夜行寢台特急列車在東京和四國以及山陰之間運行。 在京都、大阪和姬路站之間,這兩個列車均以 130 公里的時速運行。
在 JR 神戶線路段,所有特快列車都經過尼崎站和蘆屋站,新快速列車停靠在這兩個站,而 日出瀨戶 和 日出出雲 列車的下行列車會在姬路站停車,上行列車會停姬路站、三宮站和大阪站。 所有「超級白兔」、「濱風」和「樂樂播磨」列車在大阪站、三宮站、明石站和姬路站停車,部分 「超級白兔」、「濱風」和 「樂樂播磨」列車會在神戶站停車,部分「超級白兔」、 「濱風」下行列車和「樂樂播磨」列車會在西明石站和加古川站停車、「樂樂播磨」也停靠在新快速列車經過的大久保站。
Remove ads
可參照該列車的主條目新快速
它是只需要乘車券即可乘坐的列車中,停靠站點最少的速達列車,在 JR神戶線上的停靠站點有大阪站、尼崎站、蘆屋站、三宮站、神戶站、明石站、西明石站、加古川站和姬路站。 在JR神戶線及京都線的四線(四條軌道)路段,列車在外側的列車線上高速運行。 大多數列車都開往姬路站,但也有一些列車,如早晨和傍晚的列車,會在姬路站以外的車站停靠,有開往山陽本線的網干站、山陽本線上郡站(下行一班,兩個始發上行班次)和經由相生開往赤穗線的播州赤穗站的列車。 此外,平日上午還有一班下行新快速列車開往西明石站。
平日早晚班次較多。 白天時段,大阪站和姬路站之間每小時有四班列車運行,從大阪出發的下行列車每 15 分鐘發車一次,發車時間分別為 00、15、30 和 45 分鐘。平日的傍晚6點時,一小時內會大阪會發出5班新快速班次進入神戶線。在周六和節假日的時刻表上,早上也是每 15 分鐘一班(晚上每 20 分鐘一班)。
白天,它在大阪站和塚本站之間與 JR 寶塚線的普通列車並行(下行列車從 JR 京都線的東淀川站附近就開始並行,並且在新大阪站和大阪站同時發車),在西宮站、六甲道站和朝霧站 (兵庫縣)會超越前方的普通列車,在兵庫站超越前方的快速列車,並在加古川站與快速列車可接續換乘。 在早高峰時段,它還與神戶站的快速列車接續換乘。
所有列車均由 223系1000番台和2000番台以及 JR西日本225系電力動車組0番台和100番台運營。 在大阪站和姬路站之間,自 2011 年 3 月 12 日修訂時刻表以來[7],周六和節假日的列車均為 12 節車廂列車;自 2017 年 3 月 4 日修訂時刻表以來[8],除傍晚從大阪首發的列車外,平日的列車均為 12 節車廂列車。 對於往返於播州赤穗站和上郡站的班次,12節車廂編組的列車會在網干站或姬路站分割解掛列車,縮編運行。
自 JR 通車以來,包括 JR京都線在內,一直在使用配置具備可換向的橫向交叉座椅的 JR西日本221系電車和 223系的1000番台和 2000番台,並以接近車輛性能極限的高速運行,特別是在姬路站和加古川站之間,運行的表定速度超過 100 公里/小時,比特急列車還要快。 2006 年 3 月 18 日的時刻表修訂導致都市網絡的整體速度降低,大阪站和三宮站之間的行車時間略有增加,從修訂前的 19-22 分鐘增加到修訂後的 20-24 分鐘[9]。 儘管如此,該列車仍然是最快的列車之一,只需購入乘車最基本的乘車券即可乘坐。 不過,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時段,西明石站和姬路站之間的雙軌路段由於運行系統略不規則,運行時間會稍長一些。
Remove ads
在 JR神戶線上,列車停靠大阪站、尼崎站、西宮站、蘆屋站、住吉站、六甲道站、三宮站、元町站、神戶站、兵庫站、須磨站、垂水站和舞子站,以及明石站 至 加古川站/姬路站之間的各個車站(以下提及的部分列車除外)。 在 JR 神戶線中,大阪站和明石站之間的列車會經過一些車站,但明石站和加古川站、姬路站之間的列車則作為「普通」列車運行,在每個車站停靠,並為阿越站、番棲赤穗站和上郡站提供服務。 與 JR 東西線或學運線沒有直接連接。 在 JR神戶線中,大阪站和明石站之間的快速列車會經過一些車站,但明石站和加古川站/姬路站之間的快速列車則會作為 "普通 "列車運行,在每個車站停靠,並可到達網干站、播州赤穗站和上郡站。快速列車與 JR東西線和學研都市線沒有直通運行。
從大阪站到西明石站之間的快速列車基本上在該線的內側電車線上運行(這段區間的JR神戶線為四線構造),但早高峰時段開往大阪方向的快速列車會在外側電車線上運行,列車會經過舞子站、垂水站和須磨站,因為這些車站沒有外側電車線的站台。平日早高峰期間,開往姬路方向的快速列車在外側線運行,從大阪站到蘆屋站或兵庫站之後,快速列車會從這些車站轉入內側線運行。 周六和節假日的早晨,開往大阪方向的快速列車在兵庫站轉入外線,並在蘆屋站之前沿外線運行。
早晚的快速列車班次較多。 在早高峰時段,這些列車可在加古川站(面對面換乘)和神戶站(要走樓梯換乘)與新快速列車接駁換乘,並在蘆屋站與普通列車接駁換乘,在神戶站和大阪站之間的下一班新快速列車之前到達。 快速列車也還會在御着站、土山站、東加古川站、大久保站等待新快速列車經過。 白天時段,每小時有四班列車(加古川站至姬路站/網干站之間有兩班車)。 在此期間,從大阪站出發的下行快速列車每 15 分鐘一班,發車時間分別為每小時的07、22、37 和 52 分。 這些列車在大阪站、蘆屋站和須磨站與普通列車接駁換乘,在加古川站與新快速列車可接駁換乘。 周六和節假日期間,除早上開往大阪的列車外,內側線運行的電車為每 15 分鐘(夜間每 20 分鐘)一班。 原則上,快速列車可在尼崎站與JR東西線-JR寶塚線直通的快速列車可在同一站台換乘。
列車使用 221系、223系1000番台、223系2000番台和223系6000番台(隸屬於網干綜合車輛所)以及 225系0番台和 225系100番台。 工作日早高峰期間,列車在外側線運行,其中一些快速列車的最高運行時速為130 公里,但以該速度運行的列車僅使用 223系1000番台和 2000番台以及 225系0番台和 100番台。其他快速列車的最高運行時速為 120 公里,這些車則也能使用 221系和 223系6000番台。
從姬路站或加古川站開往大阪方向的列車,自始發站到西明石站之間,各站的發車標和自動廣播上都會將列車表示為「普通(自西明石起為快速)」或 「西明石前各站停車,西明石後快速 」,從姬路站到大久保站之間,各站的發車標誌和自動廣播上都會表示為「西明石起為快速」。 這一區間內,三宮至大阪方向的時刻表都會將列車表示為「西明石前各站停車,西明石後快速[# 3]」。至於列車的方向幕,開往加古川和姬路方向的列車在明石站由「快速」改為「普通」,開往大阪方向的列車在西明石站由「普通」改為「快速」。
到 1991 年 3 月 15 日為止,白天有一半的列車往返於西明石站;到 2004 年 10 月 15 日為止,早高峰開始時有開往西明石的列車;到 2009 年 3 月 13 日為止,深夜也有開往西明石的列車。在 2013 年 3 月 16 日的修訂中,平日午前的一班快速列車也改為開往西明石。到 2000 年 3 月 10 日為止,還會有一班從大阪方向開往赤穗線備前片上站(姬路方向在外側線運行)的列車;在 2013 年 3 月 16 日的時刻表修訂中,增加了晚間新快速列車的班次,並停止了這一時段在外側線運行的快速列車。
Remove ads
在該線路上,有幾種類型的普通列車:大阪站至姬路站的各站停車列車、大阪站和西明石站/加古川站之間的通勤型列車(兩側各有 4 個車門)(緩行列車[6]),以及明石站和姬路站/網干站之間的近郊型列車(兩側各有 3 個車門)。
在內側線路上運行,尼崎站和須磨站/西明石站之間有一半的列車是與 JR 東西線和學研都市線直通運行的。 基本上,神戶方向的列車會運行至西明石站。 此外,還有一些往返於西明石站的列車,這些列車在直通進入學研都市線後,會做為區間快速列車運行。 在這種情況下,列車會在尼崎站改變列車編號。直通JR京都線和東西線的上行列車,其方向窗幕的顏色也會有所改變。
早晚時段的列車數量更多。 每天清晨 5 點,有從神戶始發,開往京都和西明石的列車。 在早高峰時段,有從加古川和大久保出發的列車,也有從神戶、甲子園口和尼崎出發的列車。 這些列車在蘆屋站與新快速列車和快速列車可接駁換乘,提供從神戶市內各站到大阪站的快速服務。 尼崎始發的列車可與 JR東西線的直通列車接駁換乘。
白天時段,每小時有 8 班列車運行(須磨站和西明石站之間有 4 班)。 在此期間,與JR京都線直通的列車在須磨站折返,因此只有與JR東西線和學研都市線直通的列車在西明石始發終到。
每天晚上,前往甲子園口和神戶的列車各一班。 在蘆屋站和須磨站與快速列車可接駁換乘的列車,以及在須磨站和西明石站折返的列車,由於停車時間較長,因此使用車門旁邊的按鈕開關車門。
在 15 和 20 分鐘周期內,列車在尼崎站可與 JR 寶冢線-JR 東西線的直通列車接駁換乘。 在周六和節假日的時刻表中,列車幾乎全天每 7.5 分鐘運行一次(夜間每 10 分鐘運行一次)。
從京都開往西明石的末班下行列車,到達西明石站的時間為 1:14,這是 JR 西日本在京阪神地區線路中終到時間最晚的列車。
這部分的普通列車的列車均使用 207系和 321系,採用七節車廂編組運行。
列車時刻表於 1972 年 3 月 15 日修訂為白天每小時 4 列、每隔 15 分鐘一列(大阪站至甲子園口站之間為 8 班);1985 年 3 月 14 日,大阪站至甲子園口站之間的列車數量減少為 6 班,並開通了往返加古川站的定期班次,早高峰期間往返加古川的列車為 2 班,白天和傍晚為 1 班。
1986 年 11 月 1 日開通了往返神戶站的日間列車,1996 年 7 月 20 日阪神淡路大地震[10]後,普通列車服務範圍擴大到須磨站。1998 年 10 月 3 日明石海峽大橋通車後,普通列車一在西明石站始發終到。直到 2006 年 3 月 17 日,每天早上都有往返大久保站的列車。在 2006 年 3 月 18 日的修訂中,根據實際運輸情況重新審查了時刻表,須磨站和西明石站之間的列車數量從每小時 8 列改為 4 列(僅與 JR 東西線直通運行的列車)。在 2008 年 3 月 15 日的時刻表修訂中,大阪方向(在京都站始發終到的列車)的日間列車有一半改到在西明石站始發終到,至此往返於西明石站的列車有 6 班,在須磨站折返的列車有 2 班。在 2010 年 3 月 13 日的改版中,半數日間列車在須磨站就折返,該時段的運行系統也進行了重組。
1991 年 3 月 16 日,快速列車開始在加古川站始發終到,來往加古川站的普通列車減少到只有早上一班,1997 年 9 月 1 日增加到五班。 2007年8月27日,由於甲子園口站的無障礙施工,往返於該站的列車改為往返於尼崎站或蘆屋的列車[11],施工結束後,在2009年3月14日的時刻表修訂中,每天清晨和深夜又設定了列車(深夜的列車改為開往西明石)。
Remove ads
女性專用車廂 | |||||||
←加古川方向 大阪方向→
| |||||||
|
在大阪站至西明石站和加古川站之間運行的普通列車中,207系列車編組京都方向的第 3 號車廂和 321系列車編組的第 5 號車廂,不分平日和節假日,每天從首班車到末班車都設有女性專用車廂。 女性專用車廂的信息顯示在上車位置。 當時刻表混亂或中斷時,可能會取消女性專用車廂的設置。
JR神戶線於 2002 年 12 月 2 日引入女性專用車,從首班車至上午 9:00 和下午 17:00 至晚上 21:00 提供女性專用車[12];從 2011 年 4 月 18 日起,無論平日或節假日,每天從首班車至末班車提供女性專用車[13]。
在這段線路上,大阪站和明石站之間作為快速列車運行的列車變為「普通」運行,各站停車。但在早晨、傍晚和深夜,西明石站和姬路站之間也有普通列車運行。這些列車是 JR 神戶線上為數不多的四節車廂編組列車的一部分。
到 2008 年 3 月 14 日為止,平日上午設定有從西明石開往加古川的列車為七節車廂列車,到 2002 年 3 月 22 日為止,岡山方向開來的的岡山電車區所屬的115系擔當的普通列車只在早晚開往西明石站,但自 2002 年 3 月 23 日修訂後,岡山方向的列車只允許開往姬路站,進入神戶線的班次廢止。
使用車輛
- 285系
- 289系
- 擔當特急樂樂播磨
- 223系(1000・2000・6000番台)・225系(0・100番台)
- 使用網干總合車輛所(本所)的車輛。223係由1995年8月12日起、225係由2010年12月1日起[14]開始運用、使用作新快速・快速(明石站以西為普通)和西明石站 - 姫路站間區間運行的普通列車。225系0番台・100番台和223系1000番台・2000番台系列一起做為新快速列車所用編組,但223系1000番台的V3和V4編成經改裝後,搭載了A-seat,因此編組運用方式固定。
- 221系
- 使用網干總合車輛所(本所)的車輛。 剛開始運行時,它們也被用於新快速列車,但在引進 223系後,此型車退出了新快速的運營,從此被用於快速列車(以及明石站以西的普通列車),以 6 節車廂編組或 12 節車廂編組運行。
- 207系・321系
- 使用網干總合車輛所(明石支所)的車輛、使用作普通(京阪神緩行線)大阪站 - 西明石站・加古川站間運行。
-
221系
-
223系1000番台
-
223系2000番台
-
225系0番台
-
225系100番台
-
207系
-
321系
-
289系
-
285系
-
HOT7000系
-
KIHA189系
歷史
- 1874年(明治7年)
- 5月11日:大阪站 - 神戶站間(20M27C56L≒32.74km)旅客線開業(三宮站 - 神戶站間複線)。大阪站・西宮站(現在的西宮站)・三宮站・神戶站開業。
- 6月1日:神崎站(現在的尼崎站)・住吉站開業。
- 12月1日:大阪站 - 神戶站間貨物營業開始。
- 1888年(明治21年)
- 11月1日:山陽鐵道兵庫站 - 明石站間 (10M68C11L≒17.46km)開業。兵庫站・須磨站・垂水站・明石站開業。
- 12月23日:明石站 - 姫路站間 (22M14C94L≒35.71km)延伸開業。大久保站・土山站・加古川站・阿彌陀站(現在的曾根站)・姫路站開業。
- 1889年(明治22年)
- 8月:垂水站改稱舞子站。
- 9月1日:神戶站 - 兵庫站間 (1M11C25L≒1.84km)複線延伸開業。神戶站與官營鐵道接續。
- 1894年(明治27年)4月16日:西宮站 - 三宮站間複線化。
- 1896年(明治29年)
- 3月11日:大阪站 - 西宮站間複線化。
- 7月1日:鹽屋假停車場(現在的鹽屋站)・舞子公園假停車場(現在的舞子站)開業。
- 1899年(明治32年)
- 1月1日:兵庫站 - 姫路站間複線化。
- 4月1日:舞子站改稱垂水站、舞子公園假停車場改稱舞子假停車場。
- 1900年(明治33年)
- 4月1日:鷹取站開業。
- 4月18日:御着站開業。
- 5月14日:寶殿站開業。
- 1906年(明治39年)12月1日:山陽鐵道國有化。同時和田岬線延長。鹽屋假停車場・舞子假停車場變更為車站。
- 1908年(明治41年)
- 2月10日:西宮站 - 住吉站間戎假乘降場(初代)開業。神崎站 - 西宮站間武庫川假信號所(初代)、西宮站 - 住吉站間蘆屋假信號所(初代)開設。伴除西宮神社祭典有對應的列車增發。
- 2月12日:戎假乘降場(初代)・武庫川假信號所(初代)・蘆屋假信號所(初代)廢止。
- 2月22日:岡本梅林公園旅客輸送的原因、西宮站 - 住吉站間岡本假乘降場(初代)開業。
- 3月16日:岡本假乘降場(初代)廢止。
- 11月16日:神崎站 - 西宮站間武庫川假信號所(2代目)、西宮站 - 住吉站間蘆屋假信號所(2代目)開設。對應神戶港觀艦式開幕時的列車增發。
- 11月19日:武庫川假信號所(2代目)・蘆屋假信號所(2代目)廢止。
- 1909年(明治42年)
- 2月8日:岡本假乘降場(2代目)開業。
- 12月21日:西宮站 - 住吉站間戎假乘降場(2代目)開業(初代相同目的)。神崎站 - 西宮站間武庫川假信號所(3代目)、西宮站 - 住吉站間蘆屋假信號所(3代目)開設(兩者廢止日不詳)。
- 1910年(明治43年)
- 3月29日:神崎站 - 西宮站間水野信號所、西宮站 - 住吉站間打出信號所開設。
- 10月1日:灘聯絡所變更為車站、貨物站的灘站(初代)開業。
- 1913年(大正2年)8月1日:打出信號所變更為車站、蘆屋站開業。
- 1915年(大正4年)2月24日:戎假乘降場(2代目)・岡本假乘降場(2代目)廢止。
- 1917年(大正6年)
- 5月15日:明石站 - 大久保站間小久保信號所開設。
- 12月1日:灘站(2代目)開業。貨物站灘站(初代)改稱東灘站。
- 1918年(大正7年)5月15日:大阪站 - 神崎站間歌島假信號所開設。
- 1922年(大正11年)
- 4月1日:信號所改稱信號場。
- 4月15日:大久保站 - 土山站間魚住信號所、土山站 - 加古川站間平岡信號場開設。
- 1926年(大正15年)11月15日:歌島信號場 - 東灘站間雙複線化。歌島信號場廢止。
- 1930年(昭和5年)4月1日:營業距離單位由英里變更為公里
- 1931年(昭和6年)10月10日:兵庫站 - 鷹取站間3線化。神戶站 - 鷹取站間高架化。
- 1934年(昭和9年)
- 5月25日:大阪站 - 神崎站間歌島信號場開設。
- 7月20日:大阪站 - 須磨站間電氣化、電車運行開始。塚本站・立花站・甲子園口站・六甲道站・元町站開業。歌島信號場廢止。
- 9月20日:須磨站 - 明石站間電氣化。
- 1936年(昭和11年)9月9日:魚住信號場・平岡信號場廢止。
- 1937年(昭和12年)
- 5月23日:東灘站 - 兵庫站間雙複線化。
- 10月10日:大阪站 - 塚本站間雙複線化。
- 1938年(昭和13年)9月22日:兵庫站 - 鷹取站間5線化。
- 1944年(昭和19年)4月1日:明石操車場變更為車站、西明石站開業。明石站 - 西明石站間電氣化。
- 1949年(昭和24年)1月1日:神埼站改稱尼崎站。
- 1954年(昭和29年)4月1日:新長田站開業。
- 1958年(昭和33年)4月10日:西明石站 - 姫路站間電氣化。
- 1961年(昭和36年)10月1日:魚住站・東加古川站開業。
- 1965年(昭和40年)3月28日:鷹取站 - 西明石站間雙複線化。垂水站附近高架化。
- 1968年(昭和43年)6月20日:朝霧站開業。
- 1972年(昭和47年)10月1日:東灘站變更為操車場、東灘操車場開設。
- 1981年(昭和56年)4月1日:東灘操車場變更為信號場、東灘信號場開設。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國鐵分割民營化。
- 1988年(昭和63年)3月13日:JR神戶線的愛稱開始使用。
- 1995年(平成7年)
- 1月17日:阪神・淡路大震災、全線運營中斷。
- 1月18日:部份區間恢復運營(之後分階段開通、不通區間消解)。
- 4月1日:最後不通區間住吉站 - 灘站間復舊完成,全線重新開通。
- 1996年(平成8年)
- 3月8日:日中的快速全列車221系化[16]。
- 10月1日:甲南山手站開業。
- 1997年(平成9年)3月8日:時刻表改正、日中的223系新快速30分間隔、全部快速由221系運行[17]。全部新快速・快速於尼崎站停車。
- 2002年(平成14年)
- 2003年(平成15年)
- 2005年(平成17年)3月1日:姫路別所站開業[22]。
- 2006年(平成18年)
- 2007年(平成19年)3月18日:櫻夙川站開業[11]。西ノ宮站改稱西宮站[25]。
- 2008年(平成20年)3月15日:須磨海濱公園站開業。
- 2009年(平成21年)7月1日:車站月台全日禁煙[26]。
- 2011年(平成23年)4月18日:女性專用車於毎日、全日設定[13]。
- 2016年(平成28年)3月26日:摩耶站、東姬路站開業[27][28][29]。
車站列表
以下列出JR神戶線的停車場(車站、信號場)與營業距離、停靠列車、接續路線等。廢站、廢除信號場參見「東海道本線#廢站」與「山陽本線#廢站、廢除信號場」。
- 大阪東線的正式起點是新大阪站,但作為運營線路的 "大阪東線 "的所有列車都通過東海道本線貨運支線(梅田貨運線)到達大阪站。
- 大阪站與北新地站之間的徒步轉乘是特例(參見JR東西線#乘車制度)
- 沒有直接接續,只限神戶市內發着的乘車券途經地下鐵等,在新神戶站與山陽新幹線轉乘途中下車而特別認定。詳細參見「新神戶站#與JR在來線的接續」。
- 赤穗線的正式起點是相生站,但播州赤穗開出的列車全部直通至姬路站
- 櫻夙川站、甲南山手站、須磨海濱公園站、鹽屋站、魚住站、曾根站、姬路別所站、東姬路站是JR西日本交通服務的業務委託站,除此以外的旅客站是JR西日本直營站。
自 1997 年 3 月 8 日起,各車站開始使用專用進站旋律[35]「日語:さざなみ」。 在原本不屬於 JR 神戶線的姬路站和上郡站,以及赤穗線的相生站和播州赤穗站之間(因為前者在上郡站之前屬於兵庫支社的管轄範圍),都使用了這一旋律。 不過,大阪站使用的旋律與大阪環狀線相同。
櫻花夙川站自 2007 年 3 月 18 日開業以來,一直使用根據可苦可樂的歌曲《櫻花》編曲的特別旋律,但由於版權使用費的原因,2010 年 3 月 2 日改為「日語:さざなみ」(到站廣播也停止使用,2015 年 3 月 12 日在旋律中添加了 「日語:さざなみ」)。 2015 年 3 月 12 日,改為「さざなみ(音質修訂版)」)[32]。 此外,在須磨海濱公園站還使用了「かもめの水兵さん」中編排的特別旋律,但在 2014 年 7 月 16 日更改為 「さざなみ(音質修訂版)」[33]。自 2015 年 3 月 12 日(平成 27 年)起,該旋律修訂版的使用擴展至 JR神戶線的所有車站,以及山陽本線的相生站和上郡站以東車站,和赤穗線的播州赤穗站。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關連項目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