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59裝甲運兵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59裝甲運兵車
Remove ads

M59裝甲運兵車(英語:M59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是一種美國裝甲運兵車,於1954年春天服役,用以取代M75裝甲運兵車。M59相較於M75有三大優勢:具備水陸兩棲能力、車體高度更低,且生產成本大幅降低。1960年停產,總產量約6,300輛。其衍生型包括M84迫擊砲運載車。M59後來被M113裝甲運兵車系列取代。

事实速览 M59裝甲運兵車, 類型 ...
Thumb
M59裝甲運兵車
Remove ads

發展

1951年底,美國開始研製M75的後繼車輛,由食品機械與化工公司(Food Machinery and Chemical Corporation)設計多種原型車。其中性能最佳的T59在1953年5月被定型為M59,並交由FMC量產。

為降低成本,M59並未採用單一大馬力引擎,而是裝設兩具較小的平民卡車引擎,分置於車體兩側。然而這種動力系統可靠性不足,加上裝甲防護較弱,是M59相對於M75的主要劣勢。

設計

M59採用焊接鋼板車體,上裝甲厚約0.375英寸(0.95公分),底部厚約1英寸(2.5公分),平均厚度0.625英寸(1.59公分)。外觀與M75相似,保留了平直車側與鈍形車頭。

動力系統為兩具GMC 302型直列六缸汽油引擎,每具輸出146匹馬力,搭配Hydramatic 301MG(早期型為300MG)自排變速箱,具四前進一倒退檔。轉向透過控制差速裝置,駕駛以操縱桿操作。

履帶由前置驅動齒輪帶動,每側五組負重輪與三個托帶輪,採用扭力桿懸吊,首末兩組負重輪裝有避震器。最高公路時速約32英里,低於M75。油箱容積135美制加侖,最大行程約120英里。具備水陸兩棲能力,艙門與艙蓋有橡膠密封,車首配有防浪板,水上速度約4.3英里每小時(6.9公里每小時)。

艙室為一體式結構,駕駛位於前左,車長於其右。駕駛使用M19紅外線夜視潛望鏡與M17潛望鏡。車長配有M13旋轉塔,裝備M2 12.7毫米重機槍,攜帶彈藥2,205發。後部乘員艙設有兩條沿車側的長凳,可容納10名士兵,長凳亦可折疊以裝載一輛吉普車。乘員由後方跳板進出,跳板設有緊急出口,車頂亦設有艙口。

Remove ads

M84迫擊砲運載車

M84是M59的改裝型,搭載一門4.2英寸M30迫擊砲,後向安裝於乘員艙地板。車頂裝甲可打開,使迫擊砲可直接在車內射擊。M84僅能搭載6名乘員,因迫擊砲與88發彈藥重量,其總重達47,100磅(21,400公斤)。1957年1月起量產,後由M106自走迫擊炮取代。

LVT-6履帶登陸車

部分M59曾改裝為流線型車體,命名為LVT-6,用於美國海軍陸戰隊需求,但最終競標輸給LVTP-5

操作國

相關條目

  • 美國軍用車輛目錄編號列表
  • 美國軍用車輛型號列表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