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TS-12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STS-120(國際空間站任務編號10A)是一次載人航天任務,此次飛行任務使用發現號航天飛機執行,主要任務為國際空間站補給及運送遠征16成員丹尼爾·塔尼與和諧號節點艙。這是發現號的第34次飛行,這也是美國航天飛機總的120次飛行。
Remove ads
機組人員
STS-120任務機組人員發射與返回都分別有7人。其中發射時搭載航天飛機的成員丹尼爾·塔尼通過STS-122返回地球,返回時增加的乘員克萊頓·安德森則是通過STS-117進入國際空間站。
Remove ads
任務概況

發現號航天飛機於美國東部時間2007年10月23日11時38分(協調世界時15時38分)於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號發射台發射升空[2],於10月25日8時40分(協調世界時12時40分)與國際空間站命運號實驗艙對接[3],於11月5日6時32分(協調世界時10時32分)解除對接[4],於11月7日14時1分(協調世界時18時1分)降落於肯尼迪航天中心航天飛機着陸設施[5]。任務期間航天飛機指令長帕梅拉·梅爾羅伊與國際空間站指令長佩吉·惠特森同時在軌,這也是歷史上首次有兩名女指令長同時在軌[4][6]。
此次發射的主要有以下三大任務[7]:
- 運送並安裝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註 2]製造的和諧號節點艙,它將連接NASA製造的命運號實驗艙、歐洲空間局製造的哥倫布號實驗艙[註 3]、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製造的希望號實驗艙[註 4],同時提供載人飛船與貨運飛船的對接口,還將宇航員們的生活空間增加了18%[8]
- 測試航天飛機隔熱板修補劑
- 重新部署安裝P6桁架,將其永久置換到綜合桁架結構最前端
為紀念《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問世30周年,此次發射發現號航天飛機還攜帶了《星球大戰》主人公盧克·天行者的武器光劍,這把劍是由系列電影導演喬治·盧卡斯親自送往NASA所在的林頓·約翰遜太空中心的,在隨航天飛機上天前曾在休斯頓航天中心展出[9]。
發射前曾有技術人員警告發現號航天飛機機翼放熱板嚴重老化,擔心發生與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和2003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類似的災難,但是NASA沒有改變發射計劃[10][11]。
-
STS-120着陸
-
P6桁架上被撕裂的太陽能電池板
-
第二次艙外活動,沃爾海姆在移動液氮罐組件
-
第三次艙外活動,圖中為惠洛克
-
扎木喀展示自製的鏈扣
-
第四次艙外活動,圖中為帕拉茲斯基
Remove ads
STS-120任務中共進行了四次艙外活動。在第二次艙外活動中,宇航員丹尼爾·塔尼發現S4桁架上太陽能電池板的太陽阿爾法旋轉接頭(SARJ)[註 5]內有大量金屬碎屑,為此NASA決定將任務延長一天進行分析。由於為避免旋轉接頭進一步損壞,太陽能電池板被固定,這導致了空間站發電量減少[12]。在第三次艙外活動中,宇航員安裝P6桁架後展開上面的太陽能電池板時,4B電池陣列因鉸鏈問題只展開了80%,宇航員還不慎將電池板撕裂[13]。在第四次艙外活動中,斯科特·帕拉茲斯基和道格拉斯·惠洛克成功修補了太陽能電池板因撕裂產生的裂縫,將其完全展開,並將5個用金屬絲等材料自製鏈扣縫在電池板上加固、釋放結構載荷,不過修復結束時飄落了一把尖嘴鉗[14][15][16]。
此次發射原計劃五次艙外活動[7],其中第四次艙外活動任務計劃為測試航天飛機隔熱板修補劑[1];第五次艙外活動任務計劃由佩吉·惠特森與尤里·馬連琴科執行,將重新設置密封對接適配器2(PMA-2)[1],最後由遠征16成員在發現號航天飛機撤離後繼續出艙完成[4]。
注釋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