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T7/6、T8次列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T7/6、T8次「天府之星號」列車,是中國鐵路運行於首都北京至四川省會成都的一趟特快列車,自1978年8月1日起開行,現由成都局集團成都客運段北京二隊負責客運任務[1]。列車使用3組中國鐵路25K型客車,沿京廣鐵路、石太客運專線、太中銀鐵路、包西鐵路、隴海鐵路、西康鐵路、陽安鐵路及寶成鐵路運行[2],橫跨秦嶺及黃河,全程2286公里,穿越四川、陝西、甘肅、山西、河北、北京五省一市。其中北京西站至成都西站運行28小時14分,使用車次為T7/6次;成都西站至北京西站運行28小時42分,使用車次為T8次。列車多年被評為段、分局、路局的先進集體,自1985年首次獲得鐵道部授予的「紅旗列車」稱號以來,已連續25年保持該稱號,是全國鐵路規範化服務活動「十站十車」示範列車、鐵道部安全優質標準車。並先後獲頒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獎牌[3]。

Remove ads
歷史
1978年8月1日,中國鐵路列車運行圖作出了較大調整,開行了多趟特快旅客列車,同時也對既有列車運行區段有所更改。其中,來往北京和瀋陽的11/12次特別快車被延長至成都,運行區段調整為瀋陽至成都,車次改為7/12次(瀋陽至成都)、8/11次(成都至瀋陽),經由瀋山鐵路、津山鐵路、京滬鐵路、京廣鐵路、隴海鐵路、寶成鐵路運行。
1981年10月11日,沈成特快被分拆為京瀋特快、京成特快,恢復了京瀋之間的11/12次特快列車,京成特快獨立運行,車次改為7/8次。
1995年5月14日,7/8次列車車底更換為25G型客車。
1996年1月21日,北京西站啟用,7/8次列車的始發站由北京站調整至北京西站。
2000年10月20日,為配合首屆中國西部金融論壇在四川舉辦,7/8次列車作為四川的形象大使,正式註冊冠名為「天府之星號」。以利用其良好的公眾形象,推介天府之國的風光、特產及文化,展示天府美德。[4]
2000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實施第三次大提速,這次大提速對西部地區給予重點傾斜,對多班涉及烏魯木齊鐵路局、蘭州鐵路局、成都鐵路局的旅客列車調整了運行圖。其中7/8次升級為特快列車,車次改為T7/8次,車底更換為25K型客車,全程旅行時間分別壓縮4小時05分(下行)與3小時48分(上行)。[5]
2004年4月18日,中國鐵路實施第五次大提速,T7/8次列車取消鄭州站停靠換向,改為經由鄭州鐵路西北環線(東雙橋站-鐵爐站)運行。
2011年1月11日,中國鐵路開始執行新的列車運行圖,隨着太中銀鐵路、包西鐵路的建成開通,T7/8次列車在柳辛莊站至新豐鎮站間改經石太客運專線、太中銀鐵路及包西鐵路運行。
2022年10月11日,配合成都站關閉並展開擴建工程,T7/8次列車改為成都西站始發終到。[6]
2025年1月5日一季度調圖後,列車不再經由北寶成鐵路運行,改為經由西康鐵路、陽安鐵路運行。下行車次由原T7次改為T7/6次,上行車次不變。同時列車增加西安站調向[7]。
Remove ads
列車編組
T7/8次列車自開行以來,經歷了開行22型客車、25G型客車以及25K型客車三個發展階段。目前採用的是25K型空調客車,裝備有自動塞拉門氣動和電動控制。列車採取19節編組,其中硬臥車8節、硬座車6節,軟臥車、郵政車、空調發電車、餐車和行李車各1節。整個車廂以淡藍色為基調,車窗配上繡有星月圖案的乳白色窗簾,座椅配有白色頭枕。GPS定位系統隨時將車速、車內溫度及前方到站時間、天氣狀況等顯示在每節車廂兩端的電子屏上。盥洗室備有洗手液、紙巾盒,以及美國生產的電自動集便器。餐車通道裝有表現四川民居、茶館風情的木質裝飾,增設了獨立音響、吧檯、音樂茶座等[8]。另外,列車在抵達綏德站與西安站後會各有一次換向。
Remove ads
機車交路


T7/8次列車全程由西安局集團西安機務段擔當機車交路。其中北京西至西安間由和諧3D型電力機車擔當,西安至成都西間由韶山7D型電力機車擔當。
時刻表
- 數據截至2025年1月5日。
Remove ads
T7/8次(2023年7月1日)
T7/8次(2022年12月26日)
T7/8次(2007年4月18日)
Remove ads
事故
1984年6月21日,由成都開往北京的8次列車運行至寶成線樂素河站至王家沱站區間時,有3塊石頭將正駛經該處的8次旅客列車9號硬座車廂砸壞3處,震壞車窗玻璃,造成5名旅客受傷。
參見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